殉國後的丁汝昌,連美國都說他們是英雄,偏偏清政府不為所動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曾經與日本有過好幾次戰爭吧,在抗日戰爭前的那幾次我國都輸了。雖然在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我國實力是比敵人強的,但是那只是表面看起來強大而已,在那些時候我國的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的。因為當時我國的統治者並沒有把心思放在國家上,就連為國家戰鬥的人也並不尊重。

殉國後的丁汝昌,連美國都說他們是英雄,偏偏清政府不為所動

不管是哪個國家,保衛領土的人都是應該受到群眾的尊敬的,但是清朝的時候卻恰恰相反。中日甲午戰爭我國慘敗之時,有幾位將領因為不願意投降而吃鴉片自殺了。在那個人人都自顧自己安全的時代,他們可以為了更重要的東西放棄自己的生命,這甚至感動了遠方的美國人,但是清朝卻只會推卸責任。

殉國後的丁汝昌,連美國都說他們是英雄,偏偏清政府不為所動

丁汝昌是幾位自殺的將領之一,他的遭遇也最為悲慘。按照常理來說他為國家犧牲了,國家有義務照顧好他的家人,但是當時的統治者把他的孩子全部發配到偏遠的地方去了。這看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但是他們的理由卻很充分,他們認為我國失敗的原因在於丁汝昌沒有帶領海軍的經驗,他應該為我國戰敗負責。

這個理由足夠讓丁汝昌成為國家的罪人了,但這個理由是真的嗎?很顯然不是的。當時日軍雖然人數比較少,但是他們的武器是遠遠要比我國好的。我國的軍費有很大一部分被當時的官員扣下了,所以大部分彈藥的質量都不好,而且當時敵人擁有了貨真價實的軍艦,丁汝昌所掌握的軍隊實力是比較弱的。

殉國後的丁汝昌,連美國都說他們是英雄,偏偏清政府不為所動

除了參與作戰的人數之外,我國軍隊各方面條件都不上敵人,所以把責任完全歸咎於將領是不對的。丁汝昌原本出生於一個務農的家庭,他從最先參加的太平軍到後來做上提督靠的完全是自己的能力。如果他沒有帶兵作戰的能力,在那種依靠關係的年代裡他根本不可能成為那場戰爭的將領。

殉國後的丁汝昌,連美國都說他們是英雄,偏偏清政府不為所動

說到底是當時的統治者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完全推到了他的身上。當時的慈禧太后是實際掌控國家的人,但她不僅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還特別愛揮霍浪費。本來應該用在軍隊的上的支出被她挪出來慶祝生日了。她本應該為那場戰爭的失敗負責的,只不過她有權力可以讓自己逃避懲罰。

殉國後的丁汝昌,連美國都說他們是英雄,偏偏清政府不為所動

總的來說丁汝昌是被冤枉的。好在還是有很多明事理的人,他們極力勸告皇帝為他平反,最後他也恢復了名譽,並得到了安葬。像他這樣能夠為了國家犧牲自己生命的英雄居然會被當時的統治者拿來當作自己推卸責任的替罪羔羊,這是不應該發生的,從這件事也可以知道我國在當時失敗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