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敗後,紐約時報44字點評殉國名將丁汝昌,看完淚目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慘敗。但是戰前西方人一致都看好大清,因為當時中國擁有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日本的海軍在北洋水師面前可以說是螳臂當車。

甲午戰敗後,紐約時報44字點評殉國名將丁汝昌,看完淚目

但是清政府最後竟然被日本打敗了,這可以說是破天荒的笑話。戰敗後,海軍提督丁汝昌拒絕了投降,最後吞食鴉片自盡,還有兩位將領也跟著殉國了。

事後,《紐約時報》報道了此事,在文章中寫了一句很短的評論:“他們向世人展示,在四萬萬個中國人中,至少有三個人認為,世界上還有一些別的什麼東西,要比生命更寶貴。”

簡短的44個字,看似平淡,實則意味深長。他們對三位為國盡忠的將領,表達了由衷的讚歎。

甲午戰敗後,紐約時報44字點評殉國名將丁汝昌,看完淚目

但是清朝這邊,丁汝昌雖然戰死了,卻未得到朝廷的認可,竟然還被抄家,不許下葬。而丁汝昌的子女還被髮配邊疆,後來直到溥儀登基兩年後,丁汝昌才被平反。

甲午中日海戰的失敗,對於中國人來說可以損失巨大。日本敲詐了2.3億兩白銀的賠款還有一億兩白銀的戰利品,當時日本一年財政收入才八千萬日元,這些賠款就抵得上日本7年多的財政收入。

日本也因為有了這筆錢,大力發展了工業,使得軍事實力迅速提升,也為後來的侵華戰爭埋下了伏筆。

甲午戰敗後,紐約時報44字點評殉國名將丁汝昌,看完淚目

而清政府這邊,基本上宣告破產,當時世界第一經濟總量的寶座還被美國人搶了過去,至今沒有奪回來。

而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為何會失敗呢?其實當時清政府的戰艦都是進口的,實力上面也遠遠超過日本的戰艦。而且北洋水師的軍官好多都是留洋的,他們訓練嚴格,軍紀嚴明,具備良好的素養。

甲午戰敗後,紐約時報44字點評殉國名將丁汝昌,看完淚目

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統治者身上,明治天皇當年為了買吉野號,省吃儉用,軍艦不買回來,一天就吃一頓飯。

而慈禧一天吃整整118道菜,她還埋怨道:就這麼點菜,真沒辦法下筷子。

慈禧六十大壽挪用了海軍軍費,奉命購買軍艦的李風苞拿了兩成的回扣。李鴻章的外甥張士珩,負責軍需的供應,因為他中飽私囊,嚴重影響了炮彈的質量。估計這些事情,李鴻章都知道,但他懶得管。反正清朝也不是他的。

甲午戰敗後,紐約時報44字點評殉國名將丁汝昌,看完淚目

這樣看來答案就很明顯。沒落的體制,和只顧自身享樂不管國家利益的統治者,才是甲午戰敗的根源。

換句話說,當時的清政府,已經爛到骨子裡了,無論北洋水師的硬件設施有多好,參戰將士們多麼勇猛無懼,都逃不開慘敗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