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鄧世昌犧牲因爲劉步蟾怕死?其實都是這個英國人造的謠!

甲午海戰鄧世昌犧牲因為劉步蟾怕死?其實都是這個英國人造的謠!

著名電影《甲午風雲》

1962年,電影《甲午風雲》轟動一時,其中鄧世昌:“撞沉吉野!”的吶喊至今仍然振聾發聵。

除了民族英雄鄧世昌,電影中對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描述為貪生怕死的反派形象也深入人心。

但是到了1977年,才有著名學者為劉步蟾翻案,到了1982年,經過專家學者多次討論,劉步蟾終於被官方確認為民族英雄。

那麼劉步蟾是如何從英雄被黑,而又翻案的呢?以史為鑑墨上桑為您慢慢講述!

一,被黑

甲午海戰鄧世昌犧牲因為劉步蟾怕死?其實都是這個英國人造的謠!

電影《甲午風雲》中的劉步蟾和方伯謙

當年北洋水師創建時找了個德國人當總教習,這個德國人找了個英國人泰萊(戴樂爾)當顧問兼秘書。

這兩人瞧不起不懂海軍的海軍提督丁汝昌,經常以統帥自居,但是劉步蟾可是和嚴復、薩鎮冰一起留過洋的高材生,是海軍行家。劉步蟾經常阻止這倆人一些逾矩的舉動,因此深受猜忌。

甲午海戰的時候,這倆人都在現場,清朝戰敗後,英國顧問泰萊(戴樂爾)也回到歐洲,根據自己見聞寫了一本叫做《在中國前線》的書,紀錄了部分甲午海戰的事情。

在這本書裡,由於和劉步蟾的私怨,泰萊(戴樂爾)多次汙衊劉步蟾戰時“擅改隊形、貪生怕死,故意發錯命令,造成了北洋水師隊形混亂。”

還說劉步蟾一心想著保命,根本無心戰鬥。

1931年,中國學者

張蔭麟在斯坦福大學偶然讀到了這本書,就把它作為甲午戰爭時期重要親歷者的史料,以《甲午中日海戰見聞記》為名,翻譯為中文後在中國發表。

1931年正是民國時期,對清朝紀錄的不信任和對外國人的盲目信任,一下子就讓劉步蟾從民族英雄變成了貪生怕死的典型。甚至當時著名的史學家都持這種觀點,在新中國拍攝《甲午風雲》時期,還是深受這種觀點影響,影片中劉步蟾都是以反面角色出場。

二,平反

甲午海戰鄧世昌犧牲因為劉步蟾怕死?其實都是這個英國人造的謠!

劉步蟾

1977年《中國近代軍事史》書稿討論會 ,著名學者戚其章認為應該重評劉步蟾。並引用當時的見證者李錫亭的《清末海軍見聞錄》手稿資料,查到英國人泰萊(戴樂爾)和劉步蟾的私人恩怨:   

定遠管帶劉子香,早年去英國習海軍,成績冠諸生,提前歸國。北洋水師創建之初,一切規劃多出其手。他在大東溝一戰(黃海海戰)中指揮努力,丁汝昌負傷後,表現尤為出色。有誣其怯戰者,特受洋員之矇蔽耳。……

洋員泰萊(戴樂爾),嘗倡議購置智利巡洋快船,交其本人指揮。劉子香聞之,從中梗阻,泰萊憤然,每尋機詆譭之。此後,泰萊又欲謀總教習一職,亦受阻於劉子香。

初,漢納根建議提督,以泰萊為其繼任,汝昌未決。劉子香聞此議,力陳泰萊之為人,野心難羈,終將僨事,汝昌韙之。泰萊乃大憤,益遷怒劉子香。

黃海海戰中,劉步蟾一開始就衝鋒猛進,擊傷日艦多艘(比睿號,赤城號,西京丸號等),並重創敵旗艦松島,完全不是英國人書中貪生怕死的人。

而且定遠艦管輪陳兆鏘在回憶錄中提到:當初丁汝昌不懂海軍,凡是操練和整頓事宜,全部委任給留洋海歸派軍官劉步蟾。

劉步蟾在最後北洋水師戰敗後,最後為了不資敵,選擇沉船。在復興無望的絕望之下,不願意苟活於世,吞食鴉片自殺,可以說其忠勇不在鄧世昌之下。

如今雖然劉步蟾民族英雄的稱號已經被平反,沒什麼值得懷疑。但是我相信以劉步蟾為代表的英烈們在九泉之下更願意看見的是中國國富民強!

甲午海戰鄧世昌犧牲因為劉步蟾怕死?其實都是這個英國人造的謠!

當年劉老將軍這一看讓多少人淚目!

正是有這一代代自強不屈的脊樑存在,才有我們如今安靜的坐在電腦前面打字,上網。

正值清明節,以史為鑑-墨上桑用一杯酒,一篇文章,致敬當年的先烈們!這盛世,如您所願!

甲午海戰鄧世昌犧牲因為劉步蟾怕死?其實都是這個英國人造的謠!

這盛世,如您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