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1894年甲午海戰,如果清朝四大水師齊上陣,那還是照樣慘敗。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去了也是炮灰。
南洋水師至甲午戰爭前,實力僅次於北洋水師。有巡洋艦、炮艦等十七艘約二萬噸。
南洋一直是湘系的地盤,北洋是淮系的地盤。清廷因為政治需要,也樂意給他們兩個搞矛盾。沈葆楨認為應集中力量防衛京師附近的渤海,因此每年海軍共計400萬兩白銀經費,南洋的那部分全部優先給予了北洋水師,多拿錢的李鴻章居然在之後兩三年內未曾購買新式鐵甲艦,海軍經費經常挪為他用。
即便後來收回這筆錢,由於歷任督撫對海軍認識的滯後,南洋水師的發展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也只有四艘蚊炮船和五艘"落後的巡洋艦"稍有戰力。
福建水師在十年前的中法馬尾海戰中已經遭到重創,幾乎全軍覆沒。就算福建水師還在,實力僅僅是26艘各類戰艦鐵肋木殼船和兵商兩用船,鐵肋木殼船即圍護結構都是木製的。
馬尾海戰開戰七分半,福建水師主力戰艦全部被擊沉, 最後的兩艘魚雷艇被清軍岸上炮臺擊毀。“但見敵放一炮,我沉一船”。在先進的法國裝甲戰艦面前完全被壓著打。
廣東水師僅有的三搜鐵肋木殼大船就在威海參戰,廣甲,廣乙兩艘被擊沉,廣丙被日軍繳獲。
其他艦船都是幾百噸的炮艦,不要說北上增援,出海都是難事。整個廣東水師一起上,戰鬥力還不如一條鎮遠艦。
甲午海戰前清朝海軍實力
海戰爆發前,清朝海軍由北洋、南洋、福建、廣東4支艦隊組成,共擁有大小艦船78艘,魚雷艇24艘,總噸位83900噸。
日本海軍編成常備艦隊和西海艦隊(甲午海戰時合編為聯合艦隊),共擁有艦船31艘,魚雷艇24艘,總噸位61373噸。
單看總噸位和艦艇數量,清朝海軍是超過日本,排名世界第九,而日本排名第十一。不過按最重要的艦艇性能和先進程度,日本明顯佔優勢。
要整個四大艦隊合併,噸位和艦艇量才佔優勢。在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面對的可是日本海軍所有軍力。
北洋水師除了“定遠”和“鎮遠”2艘七千多噸的鉅艦外,其餘10艘艦船排水量全在3000噸以下。
反觀日本聯合艦隊,除了“赤城”、“千代田”、“比睿”三艘戰艦外,期餘9艘戰艦排水量全部大於3000噸。
日本軍艦性能佔優勢
日本聯合艦隊性能有多好呢?我們可以從戰艦機動性、大口徑火炮、速射炮和彈藥四個方面的差距來分析。
機動性
首先北洋水師艦船速度慢,機動力遠不如日本聯合艦隊,機動力差對於海戰可是致命傷,很大程度上決定戰場主動權。
機動性差對於海戰中排列陣型、搶佔有利攻擊位至關重要。在戰鬥中“欲追則可追之,欲退則可速退”。
日本聯合艦隊所有艦艇航速普遍高於北洋水師最快的致遠艦和靖遠艦航速18節。
北洋艦隊的平均航速為每小時15.6海里,日本聯合艦隊為每小時19.4海里。
大口徑火炮
當時的海戰,艦船裝備的主要武器為火炮和魚雷發射管。其中最主要的殺傷武器還是大口徑火炮,數量上日本佔優勢。
雙方裝備的大口徑火炮數量比較(150mm口徑以上),中日之比195:268。
北洋海軍最先進的定遠與鎮遠艦上各配備了四門305毫米後膛榴彈炮,當時世界口徑最大的克虜伯大炮不過350mm,可惜射速太慢了,裝填模式極慢,嚴重影響戰鬥發揮。
速射炮
日本艦隊裝備了大量速射炮,北洋海軍的速射炮數量為0,只有舊式後膛炮,被火力傾瀉式壓著打。
北洋水師普遍裝備的是克虜伯150mm後膛炮和210mm後膛炮,射速為1發/分鐘,“定遠”和“鎮遠”的305mm主炮射速更慢,每3分鐘才1發。
日本聯合艦隊裝備的150mm和120mm速射炮射速為8~10發/分鐘。
據《鴨綠江外的海戰》記載:日本軍艦“獨佔彈注如雨之利”。北洋艦隊的水兵就是在冒著這樣猛的火力下堅持裝彈射擊的。
定遠艦的上層建築幾乎全部被擊毀,靠著超重裝甲被日軍群狼圍攻下屹然不動。戰後回到船塢整修的定遠艦,艦橋上密密麻麻布滿了日艦大小口徑速射炮造成的創傷。
鎮遠和定遠兩艘鉅艦日軍速射炮打不動,卻可以輕易壓制住剩下的致遠、經遠等八艘脆皮戰艦。
彈藥問題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所攜帶的彈藥只有半個基數,戰前百般催促下還是沒有供應上來,其餘用減三裝藥的教練彈代替。
假如說北洋海軍擊中日軍的炮彈能夠全部爆炸,戰況就可以大為改觀了。
北洋海軍用的大多是炮彈裡頭摻沙子的實心彈,實心彈依靠重力加速度擊穿敵艦令其進水沉沒。這樣打在吃水線以下才有用,否則幾乎就是個擺設。
開花彈才是那個時代最先進的彈藥,裡頭加入火藥,發射出去產生爆炸效果。清朝國內工業基礎薄弱,儘管李鴻章專門聘請了英國工程師,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和天津機器局還是隻能大量仿製落後的實心彈,開花彈方面嚴重缺乏經驗和技術,產量低下且殘次品居高不下。
開戰前夕的1894年七八月份,天津機器局臨時抱佛腳,加班加點生產彈藥,其中多是實心彈,開花彈的月產量不足三十顆,劣質品居多的開花彈打出去效果也等同於實心彈。
對日本人最有威懾力的四門“定遠”305mm主炮,在甲午戰爭之前也只補充了55顆國產普通開花彈,平均一門炮頂多分得十幾枚,開戰一個半小時後就全部打光。
有人要問了,既然開花彈威力巨大如此重要,為何不直接外購呢?北洋海軍被歐美國家譽為亞洲第一艦隊,光緒和慈禧沾沾自喜,加上朝廷內部派系爭鬥,軍費被嚴重縮減或挪用。早在1891年大清戶部甚至下達了停止購買外洋軍械的禁令,不能外採,那就只能依靠內供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艦採用全套開花彈,數量充足,且裡頭加的是自主研發爆炸力極強的“下瀨火藥”。以日本吉野艦為例,黃海海戰結束後,艦上尚剩餘120毫米和150毫米炮彈1251發,彈藥方面完全不用愁。
必輸的海戰
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艦幾乎都是新艦,艦齡不超過5年。
反觀北洋水師,自1888年建立之後,建設工作鬆懈,到戰爭爆發時艦齡都已近10年。
到現在,居然還有蠢貨責備北洋水師輸在丁汝昌使用以“人"字陣型接敵戰術。雙方的火力差異如此懸殊,採用什麼陣型對敵都是白搭。
日本聯合艦隊本隊的速射炮讓“人”字陣型中間的鎮遠、定遠兩艘亞洲鉅艦中彈三千多發,擋住如此多的輸出。若不是這兩艘軍艦的裝甲堅固,恐怕已經沉沒。
丁汝昌的戰略意圖是以鎮遠與定遠號為進攻的矛頭,高速衝過低命中區,然後在近身發揮重炮火力和撞角的船首對敵戰術。
實際上,選擇這種戰術也是因為北洋水師的船隻大多都是老船,火力配置以船首為主,側弦火力有限,所以才選擇了能夠發揮最大火力戰術,兩者的因果關係是很明顯的。
日軍憑藉著軍艦在側舷火力上所擁有的強大優勢,開戰時才敢擺出縱列陣形,艦身受彈面積非常大。不過也換來了火力的最大發揮和側舷火炮的最大射角,以達到集中優勢火力打擊北洋海軍側舷薄弱裝甲的目的。
總而言之,甲午海戰的失利,輸在朝堂上,輸在清政府腐敗無能,北洋水師的將領和官兵已經盡力英勇作戰。在政治制度落後的根本原因下,軍事工業體系一塌糊塗,就算清朝四支艦隊組成聯合艦隊參戰還是輸。
閱讀更多 譜寫歷史長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