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CT輻射,又恐結節變大,這個隨訪咋辦呢?

擔心CT輻射,又恐結節變大,這個隨訪咋辦呢?

肺結節的現狀:肺結節是指3cm以內的肺內不透亮病灶,多表現為圓形、類圓形或者磨玻璃樣等形態。隨著低劑量螺旋CT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增加,通過CT發現的肺結節也不斷增多。

擔心CT輻射,又恐結節變大,這個隨訪咋辦呢?

以上這些背景資料的鋪墊是想說明一個問題,CT發現肺結節,有大有小,有良性惡性,總體而言,以良性的肺小結節佔比更大,所以,發現肺結節千萬不可等同於肺癌,引發不必要的焦慮。除了診斷為肺癌或者疑似肺癌的小部分患者需要手術外,很大一部分發現肺結節的朋友得到的建議是隨訪,也就是定期複查CT,動態觀察結節的大小和形態變化。

這樣看來,可能有90%以上的肺結節患者是需要長期隨訪觀察的,這個人群確實不小。

問題來了,這些需要隨訪的肺結節患者從此落入了一個糾結的泥潭,定期複查吧,CT有輻射,經常做對身體有傷害嗎?不復查吧,結節變大,萬一肺癌漏過了,怎麼辦?

擔心CT輻射,又恐結節變大,這個隨訪咋辦呢?

關鍵要理清思路,抓住重點。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可以隨訪的肺結節不必焦慮。既然醫生建議隨訪,無非幾種情況:

1 結節很小,可能是5mm以下的微小結節,還無法從CT上判斷良惡性;孤立性肺結節的直徑大小對良惡性診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①直徑<5毫米,結節的惡性程度小於1%,一般不採用外科手段干預。②直徑在5~10毫米,惡性率為6%~28%。③直徑>2釐米,惡性率為64%~82%。專科醫生對於肺結節的隨訪建議已經考慮到結節大小和形態的特點。結節越大,惡性可能相對越高,醫生建議手術的可能性也越大;

2 結節的形態上沒有惡性特徵,不必急於手術;結節的性質當然不是完全憑大小確定的,尤其是1cm~3cm的結節,CT上的形態特徵相對較明顯,如果沒有毛刺、支氣管空泡徵等典型惡性表現,也可以經過一段時間的隨訪再做決定;

3 有些結節,尤其是5mm以上的磨玻璃結節,可能是不典型腺瘤樣增生或者原位癌,屬於癌前病變,發展非常緩慢,也不用急著手術。畢竟手術有創傷,肺功能的降低,能不做手術儘量不做。

第二個問題就是CT的輻射,CT有輻射這是毋庸置疑的,一次胸片的放射劑量0.2mSv,一次胸部CT 的放射劑量為8mSv(mSv是放射劑量單位),也就是說,做一次胸部CT相當於拍40次胸片的放射量。不過,X光輻射造成的損害是一種隨機性效應,發生的概率與劑量有關,嚴重程度和劑量無關。也就是說單次照射即使受照的劑量大,也不一定導出問題,具有隨機性。這樣看來,肺結節患者的複查,3個月、6個月、甚至一年做一次CT對身體的輻射影響是有限的。

總結而言,可以隨訪的肺結節不必過於焦慮,就算CT有一定的輻射傷害,比起盲目動刀,接受不必要的手術而言,定期的CT複查所受的輻射可以忽略不計。

擔心CT輻射,又恐結節變大,這個隨訪咋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