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老成都的甜軟回憶

蛋烘糕歷史要從清朝算起。

成都文廟石室書院旁有位師老漢,看小朋友玩“姑姑宴”受到啟發,用雞蛋、發酵過的麵粉加適量紅糖調勻,在平鍋上烘煎,蓉式pancake就成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記得剛上小學那會兒,校門口突然出現了一輛小推車,四五隻鐵皮桶裡裝著各種花色的餡兒,甜鹹皆備。

推車的老爺爺燒熱紫銅小鍋,倒入調好的蛋漿烘烤,出香味了,舀一勺餡兒蓋進去,蛋皮一合,上下翻飛套好袋,捧在手裡香香軟軟一沓,心都要化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從此以後每天放學時分,小推車跟前人滿為患,再聽話的乖寶寶也忍不住買一個偷偷吃完再回家。

誰的童年沒有被蛋烘糕俘獲過?你,出去,重新上一次小學!

100多歲的蛋烘糕到如今還生龍活虎

保留著老風味

新花樣也慢慢鋪開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賀記蛋烘糕

賀記在成都遍地開花,算是知名度Top1的蛋烘糕品牌了。

文廟街這家歷史最久遠,也因為靠近“師老漢故事”的發源地,被打上了「最正宗」的標籤。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雖然沒上過石室中學,但吃過它門口的蛋烘糕呀~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現在賀記開了兩個店鋪,一家開始使用電磁爐,另一家還是保留了小氣灶烘烤。(據說設備不同給鍋子帶來的受熱不一樣,口感也會有差異,可以試試?)

招牌怪味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餡料是大頭菜+老乾媽(?)+白糖芝麻,入口鹹辣,回甜,幾種味型並不衝突,對我這個不喜歡怪味的人來說,融合出來的口感都很驚喜。

麻辣牛肉紹子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還是以前的味道,牛肉末炒得很香,乾乾爽爽不會滿口油,有一點點辣度提味。

賀記的皮很飽滿,外面微脆,裡面香軟,跟牛肉紹子簡直天作之合!

肉鬆沙拉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啥子喃?你還沒吃過賀記的肉鬆沙拉蛋烘糕?嘖嘖。(給個眼神自己體會)

肉鬆好大一坨,握在手裡跟個小錢包一樣,鹹甜口的搭配讓我想起《中華小當家》裡:

好像在美味的河流裡徜徉。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店裡現在還有榴蓮和芝士的,榴蓮沒試過,據說味道不是很濃郁;芝士餡就很簡單粗暴了,蛋烘糕正中間放一塊芝士片,味道會相互掩蓋,個人感覺一般。

地址:文廟西街1號附8號

口味

:27種

價格:3元/個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工人村陸記蛋烘糕

南賀北陸”的名頭不是白叫的,張家巷好多人都是吃陸記長大的。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老爺子年近古稀了還非常健談,一天要站6個小時,也不是回回都能吃到他的手藝,下雨天不開張。(據說打麻將輸了不開,吵架了也不開)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跟賀記遍地加盟不同,陸記到現在仍然還是租個小鋪子單幹,用的還是老式蜂窩煤灶,不會有很陡的火候,一直恆定火力。

碎肉蘿蔔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陸記的獨家餡料,泡蘿蔔炒肉末,泡蘿蔔酸酸的非常提味,肉末炒得脆香無比,去吃!!!

鮮肉三鮮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這家的蛋皮不像其他店子鬆鬆軟軟一沓,他家蛋皮內裡也很綿軟,但偏薄,口感脆脆的。夾著肥瘦相宜的紹子和榨菜碎,可以再來五個。

椰蓉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沒有找到圖,假裝是椰蓉)

香甜口,甜得比較淡雅,也是老爺子自創的,很適合小孩吃。

對了,爺爺只收現金哦。

地址

:內曹家巷工人村2棟

口味:12種

價格:3元/個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陳記爺爺婆婆蛋烘糕

曾經成都蛋烘糕界的扛把子,十多年前二老決定停業休息,2016年又重出江湖,不過現在掌勺的是兒子和兒媳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沒有固定的攤位,下午兩點左右出門,慢慢散步到玉林四巷口子上,聞到香味了抬頭就是。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大概六七點左右,賣完就收攤了,要去趁早。另外每週一他們休息,也不出攤。

魚香土豆絲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一向喜歡吃鹹味的蛋烘糕,裡頭翻江倒海風起雲湧,外面蛋香一蓋太平盛世。土豆絲炒得軟硬正宜,嚼起來層次分明。

五香芝麻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甜食控必點~芝麻+白糖+黃豆碎,質感滿分,餡料放進蛋皮上能聽到滋滋響聲,趁熱咬一口,還能吃出黃豆的香味。

原味冰粉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冰粉是婆婆自己搓的,加了薄荷葉子,吃起來涼幽幽的。沒有市面上那些花裡胡哨的配料,簡簡單單一勺綠豆,一勺紅糖,有點像老冰棍的味道,夏季必點!

地址:玉林村玉林四巷口

口味:14種

價格:2.5元/個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蝸牛蛋烘糕

紅瓦寺附近的共和村美食扎堆,大大小小店鋪你壘我我壘他,怕找不到這家店?不存在的,一到飯點學生打堆,把門都堵住了的就是他們家。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為什麼叫蝸牛蛋烘糕?看長相就知道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特意在平整的邊緣揪起兩隻小觸角,起鍋糕體一卷,可不就是蝸牛本牛麼!

日復一日的製作中找到突破口,給傳統食物增加新的樂趣,衝這份匠心也要去試試。

小米辣拌豬皮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看到這份菜單我是蒙圈的,甚至有點想笑(不知道小米辣和豬皮哪裡戳中了我的笑點哈哈哈哈)。

豬皮切得很細,Q彈易嚼碼料入味,小米辣簡直是殺器,吃得整個人容光煥發神采奕奕。

奶油肉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不知道是哪個小可愛先發現奶油肉鬆的搭配,請接受我的滿天飛心!尤其這家老闆很實在,肉鬆一挖一大坨,奶油也不膩人,吃完還想打包幾個走。

地址:共和村10號附4號

口味:34種

價格:2.5元-3.5元/個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旦旦旦蛋烘糕

簡稱旦3,不能連著念,容易口吃。

新派蛋烘糕,從口味到出品都走的年輕路線,點餐都是電子自助,掃碼支付,不收現金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餡料除了傳統的麻辣牛肉、豇豆肉末等等,還加入了很多新把式——小郡肝、酸菜肥腸、奶油奧利奧、蟹黃脆松、金槍魚……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總之,師老漢都認不出了。

小郡肝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皮子很厚實,為什麼要厚實呢?小郡肝+香菇碎,油汪汪吃個滿嘴,沒有一張軟軟厚厚的蛋皮怎麼撐得住?

我個人喜歡吃這種油滋滋的餡料,外皮正好可以吸油解膩,入口滿足感UP。不過建議搭配甜口的點,這個挺辣的。

奶油奧利奧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小郡肝的好搭檔,吃完辣到飛起,趕緊來口這個。

奧利奧粉給得還挺足,奶油順滑濃稠,有點像在吃小蛋糕。(安慰自己多吃兩個並不會胖)

金槍魚

想清楚了!離開成都就再也吃不到最正宗的「它」了

金槍魚煎過之後帶點油脂香味,跟豆豉搭配聽起來有點黑暗料理(?),不過意外的還不錯。

地址:武侯祠大街新華文軒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