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投資盡調碰上財務造假,神仙遇見都怕!

一邊做事,一邊傳道,既要會做事,又要會傳道,我是虎哥,《虎成論金》讓中國人更懂金融!

IPO投資盡調碰上財務造假,神仙遇見都怕!

虎成論金--讓中國人更懂金融!

你要問發審委委員:“你最怕什麼?”“最怕企業財務造假沒看出來,這太有損我們的職業形象了。”

信達證券研報顯示,自2014年IPO重啟後,審核通過率達到80%,而審核未通過的原因,通常集中在財務會計不規範,持續獲利能力存疑,過度依賴關聯交易,業務運行不規範,商業模式合法性,同業競爭問題,募集資金運用,歷史沿革等重大問題的合法合規等八個方面上。


財務會計不規範的問題,在任何時候都是排第一名的,不光發審委委員怕,作為一個投資機構的法人,虎哥,我也很怕。光怕有什麼用呢?年輕的時候,我覺得防守最好的方式就是進攻,現在不這麼認為了,防守最好的方式就是以逸待勞,但這個“逸”,不是盲目樂觀自信,而是建立在對事物本質有深刻認知的基礎上的,對防範財務造假最好的認知方式,莫過於知道怎麼造假。正好最近在北大國發院又系統地學習了一遍財務知識,這彷彿都是上天的安排,我就用逆向思維,結合大量的案例,要將企業財務造假講個透徹。

財務造假,總的來說有三個level:低等級玩營收、玩利潤;中等等級的玩成本、玩費用;高等等級玩合併報表、玩遞延所得稅資產、玩少數股東權益。但對於擬IPO企業來說,發審委根本不可能給你高等玩法的用武之地,今天重點講的是低等玩法和中等玩法。《虎成論金》 裡說過,我現在看Pre-IPO企業已經有火眼金睛的能力了,那聽完虎哥這部分的內容,你也可以。

會計的恆定公式:收入減費用等於利潤。簡單理解,如果一家企業想要虛增自己的利潤,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要麼增加收入,要麼降低費用。

  • 增加收入

圍繞“增加收入”的造假方式,虎哥從手段的罪惡性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惡劣的:虛構收入

收入都是客戶自己子虛烏有、憑空捏造出來的完全百分百的虛構交易合同,類似的案例有萬福生科、太化股份、海聯訊,都是通過偽造合同、偽造收款流水以虛增收入的。

第二、嚴重的:陰陽合同

合同的名義單價和實際單價不同,常常是買賣雙方為了避稅或者是虛增收入等目的簽訂的。這裡有單方面虛增合同價格的,也有串通客戶或經銷商聯合起來虛假銷售的,比如說對方預付定金但不提貨,之後再將定金由第三方繞賬等方式退還給客戶,或者直接按照退貨進行處理。

第三、一般嚴重的:提前或推遲確認收入

隱瞞有失公平的關聯收入,將非營利的交易確認為收入,或者是藉助一次性行為誇大收入等等。華銳風電,就是在產品未發貨前就確認收入的案例,這是違背收入確認原則的。隱瞞關聯收入的案例就多的數不勝數了。

IPO投資盡調碰上財務造假,神仙遇見都怕!

虎成論金--讓中國人更懂金融!

虎哥:

虛構收入,有六種作案手段,我們必須多加留心。

第一種:成立空殼公司或關聯公司。當然這個很容易被發現,這個造假手法是比較低端的。

第二種:利用真實客戶來造假。難度有所提升,比第一種方法更為隱蔽,通常伴隨著銀行單據的造假。

第三種:利用海外客戶造假。難度再上一層樓,隱蔽性更高,因為盡調、核查的成本比較高,此外存在境外關聯公司配合開具虛假函證,或者不配合開具函證的情況等等。

第四種:和客戶串通,私下利益交換。隱蔽性最強,有真實的客戶,你情我願的配合,很難察覺出問題。

第五種:利用業內同行公司的客戶,代走業務流水,通過體外循環走資金流水。

第六種:通過預收定金來實現虛增收入。具體做法是:通過預收定金,提前確認收入,之後通過延後的形式將賬目攤平。比如在後續年度將銷售單價提高,但賬面仍然低價銷售,差額部分就被攤銷掉了。

採取虛構收入的方式進行財務造假,相對而言可以同時解決多個問題,包括:公司的主營業務變得十分突出,能很容易營造收入、資產、利潤同步增長的態勢。

  • 減少費用

2017年6月份,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證監會將進一步強化發行監管,在嚴防造假的同時,嚴密關注公司通過短期縮減人員、降工資、減少費用、放寬信用政策促進銷售等方式粉飾業績的情況,一經發現,將採取監管措施,嚴肅處理。

這就是費用的造假,比收入造假更為輕鬆自如,除了粗暴的少記財務費用,比如說:登雲股份,曾經幹過隱瞞諮詢服務費等銷售費用的勾當。費用造假可操作的手段更多,常見的有四大手法:

第一大手法:調節費用確認時間

主要是為了增加當期利潤,這裡又可以分為把費用延遲到未來確認和把本期該支出的費用往後拖,比如延長折舊攤銷年限和推遲高管年終獎發放,上市公司大智慧就這麼幹過;再比如通過臨時資金衝抵,將長時間的壞賬粉飾成剛剛形成的應收賬款;再比如推遲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的時點。

還可以“寬容在當下”,比如忽略已經形成的壞賬損失,少提壞賬準備金;再比如不對受損資產或過時的存貨提取減值準備;再比如工程企業隱瞞項目尾款保證金,無法收回的情況,少確認損失,那麼這虛減的部分就是當期可以虛增的利潤。

另外,還有增加未來的浮盈的手段:大額計提應收賬款或存貨差值損失,以便未來轉回;將經常性費用歸為長期攤費用計提以減少未來的費用。

第二大手法:混淆費用和資產

為增加當期的盈利,將研發費用資本化、利息成本資本化,將費用暫時掛在應收賬款或預付賬款科目,把本早就應該塵歸塵、土歸土的費用拎出來說它一直都在,還有為保住高新企業資質,把大額研發設備直接計入研發費用,設備依舊在,只是財務賬面上已經沒有它的身影,將生產經營期間利息支出計入“在建工程”等等。

第三大手法:賬外或關聯公司代付費用

用實際控制人及公司管理的個人銀行賬戶支付公司運營費用或代發薪酬,這是非常普遍和常見的手法。

第四大手法:洗大澡

IPO申報報告期相對比較短,所以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但對上市公司來說,這是最常見的利用財務技巧有意將公司經營和資產惡化的手段,具體方法包括:註銷資產或存貨,以減抵未來折舊或增加未來的浮盈;大額計提壞賬準備或存貨跌價準備。

以上就是財務造假裡基於費用造假常見的手法,不用擔心聽不懂,今天大家可以先了解個大概,後面還會有更具體地介紹。

  • 現金流造假

財務造假,除了在收入和費用上造假,還包括資產造假和現金流造假。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本系列視頻,再重點說說現金流造假的手段。

第一種:增加經營性活動現金流

互換貿易,我買入你的產品,你買入我的產品;或者你買入我的產品,我幫你做擔保融資貸款;或者我出售子公司或出售某塊資產,作價的總額分為首付款和未來收入分賬,收入分賬部分將計入經營活動現金流;或者先銷售存貨給出借方,到期再加價回購,創造本期經營活動現金流,以形成很漂亮的數據。

第二種:減少經營活動流出

第三種:美化現金流

比如給出不正常的高額折扣,刺激客戶,在賬期未到期前付清應收賬款;或者為客戶提供借款來採購;或者拖欠供貨商的貨款;或者減少正常的採購,以此來增加當期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

總之,除了分紅不能造假,因為你不能拿假幣造假,你也不能拿一塊錢分出兩塊錢,其它的數據都有可能造假。其實財務造假的成本非常高昂,一旦被識破,重建信用的成本非常之高,而且還需要繳納各種稅費,比如說增值稅、所得稅、關稅等等,所以財務造假,贏家只有一個——稅務局。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企業樂此不疲呢?因為利益巨大啊。

在創作這個系列的內容時,虎哥把兩年時間內,被否決的IPO企業全部研究了一遍,腦海中也時常回放起之前優選資本盡調過的那些企業,經常是倒吸一口涼氣,我們當初沒有投那些企業真是太對了,按現在發審委審核的標準和細緻程度來看,哭都不會讓你哭出來。但財務造假又是一個宏闊的話題,虎哥要把它分解成九期,從各個角度深入展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虎成論金》 “IPO那些事A股篇”第11期,關鍵詞:毛利率異常。


哪種財務造假手段最難辨? (單選)
0
0%
A:增加收入
0
0%
B:減少費用
0
0%
C:現金流造假
0
0%
D:評論留高見

【延展閱讀】

2018-04-24第182期【 】

2018-04-27第183期【 】

2018-05-01第184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