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社交電商進入爆發期 流量紅利或催生新巨頭

今年社交電商進入爆發期 流量紅利或催生新巨頭

據瞭解,當前,傳統綜合電商行業紅利進入消退期,社交電商則悄然盛起,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最大的風口。

據易觀智庫發佈的2018年移動App月活增幅TOP20榜單顯示,3月份,排名第一的社交電商平臺貝店,月活環比增長達到133.37%;居第二位的為高調進入打車業務的美團打車,增幅達95.8%。

位居獨角獸之列的母嬰電商貝貝網,就是典型之一。去年7月,貝貝網推出社交電商平臺貝店,採用“自營+品牌直供”模式,依託社群自身的流量裂變,短時間內快速拓展市場。去年11月,在該平臺正式運營100天、雙11期間,其訂單量突破100萬單。

貝貝網創始人張良倫認為,社交電商是多對多的去中心化,碎片化地連接供給和需求,“這是一個用個體連接世界的時代。”

據悉,根據貝店的2018戰略計劃, 其將通過“超級品牌”、“城市合夥人”、“雲貨架”、“一縣一品”四大行動佈局社交零售,到2020年實現100倍增長。

拼多多是另一個社交電商代表。據公開資料顯示,拼多多在正式上線僅四個月時,單日成交額就超過1000萬,用戶數已破兩億。

社交電商突然走紅,讓資本們興奮追逐:4月,拼多多再次被傳出籌資30億美元;1月,品牌庫存分銷平臺愛庫存宣佈完成1億元A 輪融資;2月,環球捕手宣佈獲得戰略投資,估值20億;4月23日,社交電商平臺雲集微店宣佈,已完成1.2億美金B輪融資。

不過,運營社交電商需要在供應鏈、倉配和物流等方面配合完善。貝店總經理顧榮就指出,社交電商亦是消費電商,這類平臺最核心的是將供應鏈與買家需求匹配,供應鏈有三個緯度:第一個是品牌商品,需要有非常多品牌商品能夠供應給買家;第二是要有非常多工廠直供商品,以幫助供應商、買家找到優質優價的好貨品。據透露,上述平臺今年計劃為買家提供10000個品牌,以及100000個SKU(庫存量單位),並實現100%倉庫自營入倉以及品牌直供,

有業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社交電商領域市場格局尚未定型,誰能在倉儲、物流、品控、消費者增值服務上做得更多更好,誰就更有機會勝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