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地帶2
研究過美國曆史的人肯定都知道,美國是一個離不開戰爭的國家,這個國家從成立那天起算,沒有發動過戰爭的年份很少,我們幾乎可以用屈指可數來形容。據說在美軍內部,軍官的晉升和提拔是靠戰功和戰績來作為依據的,一個沒打過仗的人,在美軍中是難以立足的,更別說升遷了。這個世界上,就因為有美國這樣噬戰如命的國家的存在,就難以獲得真正的太平。美國也是當今世界上,很多地區戰亂不止的幕後推手。自二戰結束以來的歷屆美國總統,尤其是蘇聯解體後的幾任總統,幾乎每人在任內都會對他國發動一場或幾場戰爭來彰顯自己的政績和榮耀。
美國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戰爭?我們研究一下就能發現,戰爭給這個國家帶去的不是災難,而是財富,因為這個國家發的就是戰爭財,他們靠賣軍火給國家賺了不少錢。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在戰爭中前期,一直保持中立,持觀望立場,如果要不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我估計他還不會參戰。就是因為日本的偷襲,他才不得不參戰。但他參戰時,二戰都已經進入尾聲了,最後他往日本的兩座城市各扔了一顆原子彈,就成就他成了二戰的最大贏家,讓他賺了個名利雙收盆滿缽滿。
美國在戰爭中嚐到的都是甜頭,沒有苦頭,所以他們都很好戰。迄今為止,被美國侵略的國家,沒有一家敢站出來向他索要戰爭賠款。因為這些都是小國和弱國,就是要,美國也不會給,他們也要不來。只有等到美國倒臺了,勢弱了,才能要來!
中國雄風
“我應該歡迎幾乎任何戰爭,因為我認為這個國家需要戰爭。” ——西奧多•羅斯福(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美國第26任總統,也稱為老羅斯福,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的遠房侄子富蘭克林·羅斯福日後也當選為美國總統(第32任總統))。 美國的建立就是一部掠奪史,通過戰爭建立了美國,而戰爭也成為了美國的最佳解決問題的一個手段,直接,乾脆,雖然戰爭會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但卻不留後患,通過戰爭可以獲得想要的利益,這個利益遠大於投入。縱觀美國的戰爭史,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從來不打沒準備的仗,美國所要征服的對手都是比美國弱小的國家,正是依靠征服這些小國,弱國才能夠少付出,多獲得。
美國又是如何擺平大國的呢?首先,美國從來不和大國、強國直接打仗,它玩陰招。例如,二戰前,英國可是大國,擁有眾多殖民地,二戰爆發時,美國看風使舵,出售作戰資源,日本,德國都曾經是貿易伙伴,美國成了戰爭時期的武器裝備、作戰物資倉庫。利用“租借法案”賺的缽滿盆滿,然後看準時機介入戰爭,同時把大英國的羽毛(殖民地)一個個剪掉,於是二戰結束後,大英帝國就成了沒毛的鳳凰。日本也是如此,美國利用二戰敲掉日本,並佔領日本,長期加倍收回投資,同時在歐洲建立北約組織,美國成了北約組織的頭。
美國的霸權戰略核心就是海外軍事基地,海上航母戰鬥群,推行前沿防禦戰略,美國軍隊的作戰任務都在對手的家門口,本土則是大後方,是戰時的兵工廠,大倉庫,只要本土安全,美國就不會失敗,也不會有其它國家能夠擁有美國式的戰時生產能力。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基地超過一千多個,這些都是美國控制它國的前沿陣地,灌輸美式思想,控制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等。我們從現在美國盟友們的外交上就能看出來,受美國影響有多大,美國不讓伊朗出售石油,很多盟友就不在買伊朗的石油,也不會和伊朗做武器生意。這都是戰爭給美國帶來的好處,而且是好處多多,北約組織的防禦都是集體性質的,都是受美國控制的,這裡的好處更多。
霸權戰略不單單體現在軍事上,戰爭也讓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美國的一位名人,海軍學院一位教授說的很直白:
“美元霸權”的背後,是我們只用很少的紙幣,去換取豐富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也足夠聰明的知道這一切並不公平……當我們送去這些紙幣時,我們必須要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求求美國太平洋艦隊。 ——美國海軍學院教授Thomas Barnett;美國利用軍事力量保障美元在世界範圍內不被拒收,而美元戰略是美國獲得經濟利益最大的財富來源。伊拉克,利比亞,包括伊朗美國為什麼武力對待,美元。美元是世界貨幣,但美國歸根結底還是美國控制的,任何貨幣都有利息,雖然美國沒有參與用美元交易的很多買賣,但美國卻有利益賺取,而且是隻賺不賠。 戰爭對於弱國是災難,是亡國之痛,是背井離鄉,流離失所,但對美國不是,美國本土自獨立後就從來沒有一發炮彈落入美國本土。美國在世界上創造戰爭,本土卻始終置身事外,原因就是霸權戰略,去別人家裡打仗,不需要憐憫,每打一場就多一個軍事基地,這些基地就像是一座座抽油機,通過美元管線把利益輸送到美國本土。美元是支撐美國強大的能源,軍事是維護美元霸權戰略的保證。當然,美國的霸權戰略不會永遠下去,因為要維護霸權戰略,就必須推行美國優先的一支獨大的霸道理論。而世界發展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這是大趨勢,美國的霸權戰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水火難容的矛盾,必將發生大碰撞。而美國的霸道也必然會激起民憤,美國雖然依靠戰爭推行霸權,但美國也不敢和大國直接對抗,這也給美國的單邊主義路線帶來了挑戰,可以預見,美國繼續推行霸權戰略,必將走向衰落。
兔哥哨位
在人們印象中,美國是個好戰國家,建國之後只有6年沒有仗。所以有人說,美國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準備打仗,或者是在去打仗的路上。
美國人為什麼那麼好打仗呢?
一、為了消滅落後的制度,洗清自己的原罪
這場戰爭就是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美國是黑奴起家的,沒有黑奴就沒有美國初期的繁榮。
但美國繁榮之後,全社會開始了一場反思,覺得農奴的存在跟現代文明格格不入,跟美國夢背道而馳,所以才會有美國內戰;那是一場廢奴之戰,是為了維護美國統一的戰爭。
二、為了美國的普世價值
美國是一幫清教徒建立的國家,他們不遠萬里到美洲去,不只是為了淘金,而是為了追求公平、正義、和自由。這是美國人的立國之本,也就是美國的普世價值。
這種戰爭以二次世界大戰為典型,美國本來可以坐山觀虎鬥,可以八面玲瓏、悶聲發大財,可以不讓子弟兵付出生命代價。可是美國人還是參戰了,因為他們覺得繼續沉默有違基督教義,有違美國的價值觀,良心上會說不過去。
三、為了維護美國霸權和它主導的世界秩序
美國在二戰後,一躍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因為參加二戰、實施馬歇爾計劃,拯救歐洲和世界,幫助歐洲經濟復甦,奠定了美國的領導地位。
因此美國人野心膨脹,把自己當成維護正義的天使,除暴安良的俠客,維護世界秩序的世界警察。
不管哪裡發生了什麼,都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一旦覺得有違美國倡導的秩序,有違美國人眼裡的正義,它就果斷出手,打你沒商量。
比如科索沃戰爭,美國說那裡發生了種族屠殺;比如兩伊戰爭期間兩國不由分說襲擊各國輪船,各國袖手旁觀,美國出頭;比如海灣戰爭,伊拉克吞併了科威特,美國覺得伊拉克公然違背聯合國憲章,就該暴打它,將它趕出科威特。
四、為了信仰、主義和冷戰需要
二戰之後,丘吉爾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把社會主義國家當做眼中釘,把共產主義看做洪水猛獸,世界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全球進入冷戰時期。
50年代的朝鮮戰爭和60、70年代的越南戰爭就是美國冷戰思維的產物。
兩場戰爭給參戰各國人民尤其是中、朝、韓、美各國和越南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傷口至今都難以癒合。
五、美國反恐鬥爭的需要
911恐怖襲擊震驚了美國人,美國改變了戰爭思維,提出了不讓襲擊發生在美國本土、可以進行“先發制人”打擊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
在這個戰略方針指導下,美國將不再允許恐怖分子做大做強,把他們消滅在萌芽狀態,剷除產生恐怖主義的溫床。
美國人覺得:(1)、所有集權國家、好戰國家不能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所有國家的政府不能支持和變相支持、包庇、甚至同情美國認為的恐怖組織。
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美國打擊敘利亞,都是為了美國的所謂反恐戰爭需要而進行的。
六、美國軍火工業的需要
美國的國家經濟結構非常獨特,三分之一的企業都從事軍事裝備的生產,核心產業幾乎都是軍事工業。
美國的技術進步、經濟發展,都是靠軍事工業發展拉動的。
靠什麼拉動軍工產業?就是戰爭。美國平均一年多打一仗的事實,就說明了這一點。
事實上,美國的軍工技術不僅影響了美國,也影響了世界,甚至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
今天人們用的手機,最早就是朝鮮戰場上的蜂窩無線電話;今天的電子計算機,就是核軍備競賽的副產品;今天的太空衛星技術,那是美國里根政府“星球大戰”的產物。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美國曆屆政要都和軍工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曾經策劃了越南戰爭的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之前是福特公司的總裁。
福特公司與軍事有什麼關係?今天中國盡人皆知的悍馬就是它的產品,黑鷹墜落的索馬里,現場就奔跑著該公司生產的軍車。
伊拉克戰爭的策劃者,小布什政府的國防部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是美國蘭德公司的董事長,而蘭德公司是美國大軍火企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智囊團。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美國不停地打仗,它打仗就是在“貿易”,就是發展軍工產業,能給美國經濟注入難以想象的活力。
可以推斷,只要美國一天不衰落,美國就還會以除暴安良、維護正義和秩序、以及反恐為名義發動戰爭,有些國家的日子就會很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