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在人間,就大愛這人間的煙火氣兒

記得前幾年看《舌尖上的中國》,都不敢在深夜看,擔心抑制不住自己被挑逗起來的味蕾而去廚房掏吃的,這顯然與女生“至高無上”的減肥大計相沖突,萬萬不可。

陳曉卿開創了中國紀錄片美食的先河,起碼在我的印象裡是這樣。以前從來沒想過,美食原來可以拍的如此文藝、有文化又惹人食慾噴張,更沒有想到紀錄片竟然可以這樣拍。真實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開了思維貧窮的眼界。

至味在人間,就大愛這人間的煙火氣兒

前天搜來陳曉卿寫的《至味在人間》,其實這本書是陳導之前在博客上的文章集錦的一部書,自小作為深情的吃貨,對於美食自是不可辜負的。就像是選擇情人,陳導也是有著自己倔強的標準,比如口味大於一切,道地重於環境,自在大於形式......

他總能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去尋尋覓覓那一可口的飯菜。他在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吃貨的世界與幸福,為了吃上那一口“心頭好”,可以跋山涉水、可以驅車幾十裡前往、可以託朋友專門打包從南國帶來帝都;待到吃上了那一口,作者彷彿變成了一位美食哲學家,總是那麼多意興闌珊的詩詞曲調可以來附和那一口的美妙,當然還有那獨屬雄性視角的打趣和幽默心思,看得我不時哈哈笑出聲,還好是自己一個人,不然暴露了“女漢子”的不矜持。


至味在人間,就大愛這人間的煙火氣兒

其實,特喜歡陳導在書中寫到的關於沒吃的一些吃法和吃相問題,比如中國很多的美食都是熱菜,所以要趁著“熱乎氣兒”吃,看著那文字,就感覺一股飯菜的香熱氣迎面撲在我臉上,那種人間的煙火氣息讓我頓時感覺到一種幸福感。還有的美食就要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邁吃相,比如大棒骨,直接用手拿起來三下五除二啃得通透吸得過癮,戴上手套配上“于勒叔叔”吃牡蠣的吃法,吃完手上一點作案的痕跡都沒,顯得過分講究了。


至味在人間,就大愛這人間的煙火氣兒

其實要沒有那麼多束縛女性的條條規規,我倒是挺喜歡陳導的很多選擇和吃法的,喜歡特色小店的吵吵鬧鬧,煙火氣十足;喜歡吃東西時候的大快朵頤,如鳥自在啼;喜歡約三五好友聚在特色的飯館裡,而不是拘謹地在大飯店裡吃形式。當然,喜好的飲食是很私密的情緒,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是好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至味在人間,就大愛這人間的煙火氣兒

讀陳導的文字,感覺原來人間有那麼多值得的事兒,就美食這件足矣。而且陳導話語裡的幽默是隱藏不住的,果然每個吃貨對人生都是深情的,每個胖子都是善良地愛著生活的。

我也要做個善良的吃貨,胖子還是留給陳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