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的是歲月 不變的是童年

餌塊粑"又叫二塊粑,原產於貴州省黔西南州,在黔西南州已具有悠久的歷史,屬布依族特色食品。由於外地口音不一,後被廣泛的叫做二塊粑,一直延續至今。

變的是歲月      不變的是童年

打"餌塊粑"過年已屬於當地布依民族傳統的一種風俗活動,通過祖祖輩輩流傳至今,每到大年除夕之前,當地的民族每家每戶都要用本地方獨特的優質"豌米",將其煮熟後趁熱用杵舂成米諮,冷卻後可切片、切絲後將其以蒸、煮、煎、炒、炸等方式食用,成為當地民間過年過節不可缺少的一種活動。當地民族認為"餌塊粑"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是一種吉利、神奇的象徵。每每在客人到來或隆重的節日,都會用自家親手舂的"餌塊粑"款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戚朋友,以示熱情與祝福。

"餌塊粑"具有其獨特口味和多種食用方法,但以前常常是過年過節食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州許多仁人志士看重商機,將其作為商品不分季節的將"餌塊粑"做成了各種不同規格的品種,推向了市場。並因其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風味和當地民族的人文主義色彩而被外界其他民族和地區接受,成為風靡一時的貴州特色旅遊食品。

變的是歲月      不變的是童年

二塊粑選用上好的梗米和糯米,淘洗浸泡後蒸熟,先舂搗如泥,再趁熱揉成長方、橢圓、扁圓德形狀,涼後即為二塊粑。兩種米質巧妙混合而來的二塊粑,爽口而有彈性,切片之後也是晶瑩潤澤的一片片。

記得小時候每年快要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二塊粑,弄得多還會放在水缸裡泡著,以防粑粑裂開影響口感。不管是煮、炒、炸還是烤,沒有一樣是不喜歡吃的,最喜歡的就是一家人圍在火爐邊,邊烤邊吃邊聊天,感受到滿滿的年味。而現在,二塊粑沒有那麼稀奇了,隨處可見,隨時可吃,但卻沒有小時候吃二塊粑的味道了。

變的是歲月      不變的是童年

如果說原先的二塊粑還像一道小吃,現在它就已然被潮流發揚光大為一道特色菜了,和著火腿炒,香而不膩且賣相十足。香雖香,但我卻更懷念逝去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