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美食巡禮

乳扇

“雲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就是“牛奶做成扇子賣”,乳扇是到大理一定要吃的,這是一種用鮮牛奶或是鮮羊奶加熱後,做成薄片然後晾曬而成的奶酪,做法有點兒像內蒙的奶皮,不過口感不一樣,鼠二覺得乳扇有點兒羶還有點兒酸,味道比較怪,不過大理人很好這口兒。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乳扇呈半透明狀、看起來光滑油潤,吃法很多,當地人會生吃,也會蒸熟、涼拌、煎炸、燒烤著吃。在大理街頭,最常見便是烤乳扇,表面抹上自家做的玫瑰醬或是巧克力醬,還有在裡面裹上些豆沙的,吃起來又脆又香,還有人炸過之後撒上白糖下酒吃。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涼雞米線

雲南人有兩種主食少不了,一樣是米線,還有就是餌。米線在雲南不同地區做法也有差異,如果只是吃過橋米線,那就太遺憾了,這其中,大理的涼雞米線就非常有地域特色。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雲貴川地區的飲食口味厚重,喜歡用多種調料佐味,涼雞米線也不例外,醬油、花生醬、辣椒、梅子醋、蒜油、麻油、味精等等,米線上蓋了涼雞肉絲,再澆上核桃醬製成的滷汁,味道甜中帶著辣,米線涼涼的,滑溜又入味,清爽又開胃。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白族人家大多喜歡生皮涼米線(生豬皮),除了調味料外,還會加些蘿蔔絲,口感比涼雞米線更酸辣,重口味的人不要錯過了。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米涼蝦

米涼蝦可以說是大理街頭的消暑利器,和蝦其實沒啥關係,只是用篩子將大米漿漏進涼水裡,熱米漿遇涼水凝固成一段一段小蝦的形狀,糖水中還加了玫瑰花醬,入口香甜冰涼,很多吃過的人都喜歡。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賣米涼蝦的攤子,通常也有涼糕,吃起來像冰涼的布丁,不妨嚐嚐看。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喜洲粑粑

雲南土語管餅狀的食物叫“粑粑”,大理街頭隨處可見粑粑,看起來跟大餅沒啥區別,地道的喜洲粑粑,一定要到喜洲古鎮去吃,又叫破酥喜洲粑粑。做法很有特色,是用一種傳統的吊爐,上下各有生著炭火的鐵板,上層用大火,下層文火,中間架著平底大鐵鍋,裡面攤著塗了豬油的麵餅,烤得過程中還要刷幾遍油,一直烤到酥脆焦黃就可以出爐了。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喜洲粑粑有甜鹹兩種口味,鹹的撒了蔥花和花椒,而甜粑粑包裹了火腿、肉丁和玫瑰糖,烤出的粑粑外酥裡軟,香脆可口,是很受歡迎的大理小吃。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雕梅

雕梅和陝西的花饃一樣,既是當地白族的的傳統食品,又是民間藝術品,當地婚俗中,姑娘出嫁前就要給婆家送一盤自制的雕梅做見面禮,來顯示姑娘的心靈手巧。

雕梅是以鹽梅為原料,經過石灰水浸泡後晾乾,再在梅肉上刻出精緻的花紋,從空隙處擠出梅核,梅肉壓成菊花形狀的梅餅,再撒鹽、紅糖、蜂蜜等等入罐醃漬幾個月。醃出的雕梅色澤金黃,吃起來酸酸甜甜很爽口。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假雞肉

吃過素雞的人一說就明白了,這“假雞肉”也是長著雞肉的樣子,實際卻是紅薯粉做的,一根根橘色長條,上面撒著辣醬,吃起來是幹辣口兒的,最好就著一杯酸梅湯或是銀耳羹吃。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一根面

一根面是大理的巍山古城裡最有名的小吃,號稱“一個人一根面,一家人一根面,十家人還是一根面”,因為一面到底,所以又叫扯扯麵或是長壽麵,過去只有在年節、壽辰才會吃到。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一根面乍看有點兒像蘭州牛肉麵,不過做法更需要經驗和技巧,不然面很容易扯斷。麵條搓成拇指粗細的一根,然後抹上香油一圈圈盤好放在盤子裡,等客人點單,店家就會將拇指麵條扯出一根又圓又細的麵條。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一根面出鍋,舀上面湯,上面再澆一勺當地的荷包豆、野山菌、火腿絲、筍、紅辣椒等等炒在一起的“帽子”,紅通通的一碗,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豆腐

各種豆腐是雲南街頭很常見的小吃,烤豆腐、炸豆腐、包漿豆腐、懷胎豆腐、蛋松豆腐......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喜歡吃豆腐的人,還可以到大理彌渡縣的密祉鎮,那裡除了是個旅遊小鎮,還有一桌頗有名氣的“豆腐宴”,讓你吃到豆腐的七十二般變化。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青蛙皮

這是一種長得像青蛙皮的苔蘚類植物,生長於雲南原始森林中,還有一個名字叫“樹蝴蝶”。雲南人將青蛙皮和辣醬等佐料涼拌,口感香脆還有韌性,又酸又辣。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餌絲、餌塊

餌在雲南隨處可見,特別是騰衝、曲靖等地區,早餐餌絲做早點,中午做主食,晚上還要再來一頓餌絲夜宵,是很多在外打工的雲南人難解的一份鄉愁。

大理很多特色的美食都是由餌塊衍生出來的,到了當地,耙肉餌絲一定不能錯過。“粑肉”是將新鮮豬肉在炭火上猛火烤到表面焦黃,然後放進溫水浸泡過將表面刮洗乾淨,最後放入大砂鍋中加了調料文火慢燉一天製成的。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餌絲在開水中燙熟,加上燉好的粑肉、蔥花、蒜泥、醬油、辣油,再澆上一勺高湯,粑肉軟嫩、餌絲入味,湯頭濃香。

除了餌絲,還有餌塊,在炭火上烤熟的餌塊,根據個人口味抹上甜辣醬、芝麻醬、腐乳、花生碎、肉末、醃菜、豆芽等等,再夾一根油條或是火腿腸,咬一口下去,滿嘴的溫熱香辣,是大理人極常見的早餐。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燒餌塊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雲南各地的餌,吃法千變萬化,鼠二還會在以後專門給大家介紹的。


稀豆粉油條

清早起床,除了餌絲餌塊,稀豆粉也是隨處可見的早餐必備。稀豆粉一般是用豌豆麵製成的糊糊,熬出來色澤淡黃,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比單吃豌豆更有一番滋味。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稀豆粉更像豆漿,和各種主食都百搭,稀豆粉裡撒上蔥花、辣椒麵,再將油條、燒餌塊撕成快泡進去,口感很豐富。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也可以用稀豆粉拌著餌絲吃,除了蔥花、油辣子,還要加些薑汁、蒜泥、醬油、麻油,趁熱吃正好。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在昭通,還有一個更廣泛的吃法,就是在稀豆粉中放入洋芋做的炸得金黃酥脆的油糕,或是油炸的蕎皮,碗裡五顏六色的,不但養眼,而且美味。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鶴慶米糕

米糕在大理的白族地區非常流行,早先都是逢年過節才吃得起的東西,現在街頭也很常見了。米糕主要分為幹糕和水糕兩種,幹糕是用米粉加了橙皮汁、紅糖和薄荷混合後蒸熟的,吃起來清香軟糯;而水糕中則是加了少量的糯米麵,蒸熟以後上面撒紅糖和芝麻,口感更香甜。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到了每年清明時節,大理的白族還會在大米粉中摻了豆米粉,製成黃綠色的青豆米糕,這種米糕中間有一條紅糖、芝麻混合的“楚河漢界”,糕的一邊是白米糕,另一邊是碧綠的青豆糕,這個季節去旅遊的人不妨嘗一嘗哦!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酸木瓜

酸木瓜是雲南的特產,當地有不少外地人看起來的“黑暗料理”,酸木瓜蘸辣子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酸爽的木瓜混合了香辣的口感,吃習慣了就覺得滿口生津呢。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漾濞卷粉

漾濞縣位於大理市以西,卷粉在大理地區非常普遍,這其中,漾濞卷粉和巍山卷粉最受歡迎。白米漿製成的卷粉呈透明狀,可以煮著吃,炒著吃,還可以涼拌吃。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漾濞卷粉通常攤開後抹上甜辣醬、花生醬、油辣椒,再撒上醃菜或者泡菜、辣椒、香菜,還要來一勺店內秘製的肉醬,然後捲成長條,再切成小段,吃的時候蘸著醬料,就著一碗菜湯,卷粉口感彈滑、醬香濃郁。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煎炸蜂蛹

雲南很多地方都保留了良好的野生自然環境,所以不少食物都透著一股野味兒,蜂蛹用的就是各種野生蜂的幼蟲和蛹,這種天然美味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煎炸是當地很常見的吃法。蜂蛹炸過以後很是酥脆,喜歡的人還可以買一些蜂蛹禮盒做伴手禮。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酥炸蝦巴蟲

雲南人愛吃各種蟲子:蠶蛹、竹蟲、螞蚱、臭屁蟲......雖然看著有些驚悚,不過料理過的蟲子都香脆可口,營養豐富。在大理、麗江地區,盛行酥炸蝦巴蟲,也是水蜻蜓的幼蟲,油炸成金黃色,吃起來又酥又香。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西米露

除了米涼蝦,西米露也是夏天的消暑利器哦,和北京很多自助餐廳的西米露不一樣,大理街頭的西米露裡除了西米、碎冰塊,還加了葡萄乾、紅薯乾和玫瑰糖,而且價格很親民!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大理三道茶

三道茶又叫“紹道兆”,是大理白族招待貴客的禮儀。頭道茶是苦茶,又叫“烤茶”或是“百鬥茶”,味道苦澀,寓意年少時要吃苦耐勞;第二道是甜茶,代表經過努力,苦盡甜來;第三道是回味茶,代表生活中要多體味人生,將喝茶與人生融為一體,苦的時候想到甜之將至,而甜蜜的時候也要時時回味警醒。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三道茶中的第一道茶用的是大理茶葉,滾水衝開;第二道茶除了茶葉外,還加入了乳扇、紅糖和核桃仁,所以口感清甜;第三道回味茶里加入了蜂蜜、花椒、桂皮和薑片,所以甜中帶著一絲辛辣,回味無窮。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玫瑰冰稀飯

其實自己夏天都可以動手做起來,只要平時吃的大米稀飯,或是大米糯米混在一起熬的稀飯,冰鎮過後,放些玫瑰醬進去,不但消暑,而且還有美容養顏的效果呢!

雲南美食巡禮 | 大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