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創業的三個選品方法

想創業做小吃,這幾樣小吃我該如何選

年前年後,有一位網友一直在和我聯繫,50多歲,想創業,想做小吃。

老大哥認準了方向,認為小吃類別的餐飲有生命力,好賺,發展前景還不錯。於是,在全國各地蒐羅了不少特色小吃,臭豆腐、鍋貼、肉夾饃、雞蛋灌餅、中式蛋撻……

感覺每樣都不錯,通過網絡上了解生意都非常好,利潤可觀,老闆們各個都掙得盆滿缽滿。老大哥是個有心人,不能偏信網絡,先是電話溝通,建立起友誼,然後疫情管控松點的時候直接殺到現場。

餐飲創業的三個選品方法

從東北的到上海,再到珠三角,最後經西安回河南,信心大增,每家關注過的小吃店生意都非常好。然而,回來之後又迷茫了,都是好東西,不能都做吧,怎麼選品?

餐飲界有句行話,選擇大於努力!選擇對,比做的努力還重要。那麼,選品就是餐飲創業者的第一個選擇,以上的幾樣該如何選?有哪些坑要防備?有哪些方法可以利用?

餐飲創業選品的三個誤區

幾乎所有創業新手在選品上會遇到這三個誤區:

1、找冷門,找另類,找空白市場

這個市場是空白的,沒人做,沒有被同行發覺,那麼我們要提前挖掘,挖掘出來就是黃金寶地,而且提前站位,能夠佔領頭部商家,想不賺錢都難,市場一旦形成,再進入就晚了。然後,自我安慰地舉出很多例子,例如酸菜魚市場、粥市場、串串香市場,等等,自己都信以為真。

我以前的時候有個搭檔,安徽人,突然想到他們那裡有一種叫沙湯的東西,淮南地區的一道特色湯,早上很多人吃,市場很大。但是,在南方沒有人做,屬於空白市場,要提前站位,獲得市場先機。理由很充足,這道湯有歷史淵源,產品有根;口味清淡,鹹鮮味,適合早餐,也適合南方口味;沙湯主要以雞蛋為主,還有放有海菜之類的輔材,營養豐富,符合市場的發展趨勢。

這樣分析是不是連你都感覺可行?的確,當時我也是這麼認可這個項目的。然而,實際操作起來,你才發覺,市場根本不允許你搶佔這個空白市場。

餐飲創業的三個選品方法

早餐攤開了幾個星期,一大鍋一大鍋的沙湯被倒掉!為什麼?南方人習慣了原味湯粉,粥之類的,對沙湯一無所知。不少客人看到這一鍋東西很是詫異,這是什麼東西?很好奇,又不敢試錯,怕試錯的成本高,萬一不好吃呢,豈不是損失一頓早餐的享受?帶著試錯心理的客人畢竟佔少數,我們做生意的,哪有時間等待每個人來試錯,然後在慢慢的喜歡上沙湯?

最後,我們只得更改了早餐經營項目。你看,空白市場是一個美麗的設想,這個市場既然是空白的,客人也是空白的,市場需要教育,除非資本大佬想操作,小本創業的新手還是乖乖收起這個念頭,因為教育市場的成本太高,時間,精力,資金等都耗不起。

2、找最火爆的產品

好吧,做空白市場是奢望,那我們就做現有的火爆品類。某雞排品牌火,很受歡迎,我也做雞排;某酸菜魚火,那我們也做酸菜魚;某串串香火,那我們就開一個串串香,等等。類似的案例是不是很多?

餐飲創業的三個選品方法

是很多,但細心的朋友也會發現,天吶!越是火爆的品類,關店和開店的比率越高。一個品類打得火熱,優勢品牌越來越大,新手炮灰越來越多,最終大品牌的佔領消費者心智,壓縮新手生存空間,失敗率自然就高很多。

餐飲創業加入死亡軍團,也是一個不小的坑。

3、自己喜歡,所以客人都喜歡

這一點幾乎每個餐飲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受自己的偏好影響,我喜歡某個品類,所以我就要做某個品類,然後全身心投入,發覺市場不接受,投入了一大筆資金,最後收穫一地雞毛。

幾年前,我遇到過一個創業者,喜歡吃一種鴨翅火鍋,說是自己吃過最好的鴨翅火鍋,而且還特地跑了幾個地方去驗證人家的生意,各個火爆,於是從公司辭職創業,開了一家鴨翅火鍋店。結果呢,三個月都沒支撐過就把店關了。什麼鬼東西,還說好吃,客人都說老闆娘瘋了。

這是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品類,也會讓自己墜入誤區。

現實生活中,這些坑三三兩兩地組合在一塊影響著創業者的決策,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那麼該如何正確地選品呢?我們可以適當地參照以下三個方法。

三個正確的選品方法

​1、順應發展趨勢,走得遠

順應發展趨勢就是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比如快餐、簡餐是剛需,那麼選擇它們就順應了發展趨勢;健康營養的品類是大眾所需,我們完全可以往這個方向靠;地方特色菜受到客人歡迎,哎,瞄準一些地方特色菜,說不定就踏上了風口。很多市場發展趨勢是明顯的,我們從媒體上,從官方數據上,甚至從微觀的朋友群裡都能瞭解到,宏觀和微觀相結合,數據一綜合,可以很容易看到市場發展的大趨勢。

光知道發展大趨勢還不夠,我們還要考慮到它足夠走得遠。

舉一個失敗的案例:很多年前的土掉渣兒燒餅,當時很多人看到這個產品的,市場接受程度很高,但沒有生命力,所以現在很少再見到排著長隊的土掉渣兒燒餅攤了。和它相對應的小炒類,是不是自制始終是人們所期待的美食呢?

餐飲創業的三個選品方法

怎麼判斷一個品類的生命力?這個品類有根源,有自己的歷史,而且符合人們的飲食意識形態。

2、抓住大趨勢中的小趨勢

瞭解行情,瞭解行業大趨勢,這個不難,現在媒體發達,很多數據又公開,周邊的微觀圈子又信息透明,所以很容易得知。

那麼從大趨勢中尋找一個小趨勢,這就需要創業者動腦子了。現在我們能夠感知到,市場在催化餐飲行業細分,以單品為主打的品類型餐廳獲得越來越好。比如說酸菜魚,上文不是說不讓選擇最火爆的產品嗎,這不是自相矛盾?不是自相矛盾,是要認清事實,當酸菜魚沒有出現佔領客戶心智的頭部商家,當一個品牌還沒有代表了一個品類,這個時候完全是一個好時機。吃魚健康是發展大趨勢,酸菜魚又是大趨勢中的小趨勢,抓住這個小趨勢,成功的概率就大很多。

舉一個例子:我見過一個做水煮魚的店做得非常好,每天排隊。吃魚健康是大趨勢,水煮魚是川菜中的經典,有歷史有根源,生命力自然強,然後酸菜魚被單列出來迅速發展,水煮魚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這家老闆就靠水煮魚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餐飲創業的三個選品方法

當然了,現在很多同行都摸清了規律,開始分裂一些經典菜式,期望抓住大趨勢下的某個發展小趨勢,踏上了風口也可以活得有滋有味。

3、選品要符合當地的需求

“縣官不如現管”,一個餐飲店服務的是周邊客戶,你的客戶不在北京,不在上海,也不在紐約和東京,所以你調查其他市場沒用,調查當地市場,竭力滿足自己要服務的客戶以及潛在客戶。

再拿我搭檔選擇的沙湯為例,開在珠三角活不了多久,但是開在淮南地區呢?大家都知道,不用教育市場;大家都喜歡,符合市場需求;在淮南有歷史淵源,生命力自然就強,再加上符合吃的大趨勢,做成功的概率一定會比珠三角地區高。

這就是選品的第三種方法,符合當地市場的需求。

總之,餐飲創業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有運氣的成分,也有努力的成分,但每一步的抉擇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或多或少決定了一個餐飲店的成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