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最近一些博主都在吃大腸刺身,比如敬漢卿、手工耿。但是我們中國人並不習慣吃生食,大多喜歡吃熟食。刺身最常見的國家是日本,也是最喜歡吃刺身的國家。但是很多中國人都不敢吃生食的原因是,擔心沒有經過高溫烹飪的食物存在寄生蟲。

寄生蟲並不是活物就感染,每種寄生蟲都有喜歡感染的宿主。日本刺身大部分是海產品,感染這些海洋生物的寄生蟲大部分不感染人,就算吃下去也沒有事。但是中國有些地區有食用淡水魚生的習慣,也有一些不法商家會用淡水虹鱒魚來冒充三文魚,很多淡水魚都是感染人的寄生蟲的中間宿主,生食淡水魚是很容易感染寄生蟲的。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靠芥末、醬油、辣椒、大蒜、醋之類的東西殺死寄生蟲是不靠譜的,他們的作用只是用於調味。魚肉和小龍蝦一樣味道相對清淡,但是小龍蝦的營養價值卻比魚豐富很多。小龍蝦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且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肉內還富含鎂、鋅、碘、硒等,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塞。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三文魚的主要產地有挪威、美國、芬蘭、俄羅斯、日本。出口三文魚的國家都會有進出口檢疫,一般來說不會存在寄生蟲。美國FDA規定魚肉必須在-35℃冷凍15小時,或-20℃冷凍7天后才能生食,而歐盟要求-20℃冷凍超過1天。其實相比寄生蟲,更要擔心冷鏈運輸中是否化凍、被汙染等等。還假貨市場有一種假三文魚,學名虹鱒,很多是以現撈現切(虹鱒本來就是淡水魚,放水裡沒問題)的方式出售。三文魚一般都在1米以上,重量一般為12斤以上;而虹鱒魚則要小很多,個頭在40釐米左右,重量8斤左右。很難從外觀上辨別,最好的分辨方法是,便宜!因為三文魚很貴,如果你發現標著三文魚卻賣的很便宜,那100%可以確定是假貨。同樣是水裡長大的,小龍蝦就無需擔心買到假貨。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關於吃刺身會寄生蟲侵蝕的問題,其實是個很大的誤導!如果你知道了海魚和河魚寄生蟲的區別,只吃深海魚刺身的話。寄生蟲侵蝕的概率,和你吃青菜中農藥毒的概率是一樣低的!那為何日本人常年吃刺身,不會有寄生蟲侵蝕呢?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首先,很肯定的告訴你,生吃的刺身食材,多多少少都有寄生蟲,但是這個"多少"就非常的關鍵!很多在國內報道的,某某因長吃刺身或吃生魚片導致寄生蟲,那些新聞所說的都是淡水魚,也就是內河魚類!而日本人吃的刺身食材,基本都是深海魚!同樣被誤解多年的小龍蝦也是沒有寄生蟲的。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為何海魚的寄生蟲,比河魚要少?主要是以下幾種原因

1、海里,鹽分較高,不適合某些種類的寄生蟲生存!而淡水裡寄生蟲的繁衍能力強,而且品種繁多!

2、深海魚體內的寄生蟲,不適應人體的滲透壓!一旦進入人體,不適宜生存。河魚的寄生蟲,比較適應人體的溫床!從古至今因吃河魚刺身而身亡的事故有不少。

3、處理方法不同,日本人的海鮮都是超低溫保存,在那麼低的溫度下寄生蟲也是活不了的,和高溫殺菌剛好相反,這叫低溫殺菌。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海魚的寄生蟲通常都是在魚內臟裡,死後2-3天才會轉移到肉裡。但是像金槍魚,三文魚這樣體積較大,又很適合做刺身的魚種,一旦上岸是要馬上放進急速低溫冷凍櫃的!在零下20度的低溫中,海魚體內的寄生蟲會大量死亡!但是河魚,基本生吃都是新鮮的,沒有人會拿去低溫速度!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一個低溫速凍的冰櫃好幾萬!除了低溫,高溫也同樣能殺死寄生蟲!但是沒有人會把刺身煮熟來吃吧!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如果不敢吃生魚,還是吃神驚小龍蝦吧!神驚小龍蝦既有刺身的口感又有能滿足社交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吃刺身只能到日料店裡,但是神驚小龍蝦隨時隨地可以吃不用火、不用電、不用熱水,8分鐘自加熱。更有六種口味等你解鎖。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為什麼日本愛吃刺身?把寄生蟲當蛋白質?還是另有烹飪手段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