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再次“金針探底”,疫情影響供需失衡,底部支撐到底在哪?

白糖再次“金針探底”,疫情影響供需失衡,底部支撐到底在哪?

今日白糖主力2009合約大跌,走出了一波“金針探底”的行情,而在原油減產不及預期、海外疫情依然嚴重、巴西提高製糖比的多重因素下,國際原糖和國內白糖是否還會一直陰跌呢?還是會在快速探底後走出一個不錯的反彈行情呢?

白糖再次“金針探底”,疫情影響供需失衡,底部支撐到底在哪?


現貨方面,今日國內白糖主產區現貨報價情況,廣西南華報價5590-5650元/噸,微漲5元/噸,廣西東糖報價5650-5660元/噸,報價不變,廣西鳳糖報價5670-5690元/噸,報價不變。南寧中間商報價5680元/噸,柳州中間商報價5680-5700元/噸,較前一段時間有所下降。


白糖再次“金針探底”,疫情影響供需失衡,底部支撐到底在哪?


國內食糖供應方面,據中糖協數據,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產糖981萬噸,比上年度同期減少9萬噸,降幅0.9%;累計銷糖477萬噸,比上年度同期減少12萬噸,降幅2.5%;銷糖率48.6%,同比減少0.8個百分點。目前,北方甜菜糖廠已全部收榨,南方甘蔗糖廠除雲南外大部分已收榨。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擊及局部降水顯著偏多,南方各甘蔗產區砍、運、榨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生產有所延誤。綜合判斷,本月下調食糖產量10萬噸至1040萬噸。而廣西產區方面,截至 3 月底,82家糖廠已經全部收榨,本榨季累計產糖 600 萬噸,同比上榨季減少34萬噸;產糖率 13.11%,同比提高 1.52 個百分點;累計銷糖 287萬噸,同比增13萬噸;產銷率47.85%,同比增加 1.88 個百分點。


白糖再次“金針探底”,疫情影響供需失衡,底部支撐到底在哪?

國際產區情況,巴西方面,巴西 2019/20 榨季,截至3月16日累計產糖 2653.2 萬噸,同比增 0.61%;累計壓榨甘蔗5.8292 億噸,同比增 2.98%。而巴西20/21新榨季即將於4月開始,在原油暴跌的背景下,巴西中南部製糖比與食糖產量預估大幅上升,多數機構產量預計在3250-3350萬噸之間,食糖出口量方面,則會因為雷亞爾的貶值而提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3月31日巴西糖廠已在原糖期貨上套保1700萬噸20/21榨季產糖量,同比增加54.5%,巴西糖廠平均套保價格為13.43美分/磅。印度方面,截至 3 月 31 日印度 2019/20 榨季開榨糖廠總數 457 家,同比上榨季同期減少 70 家,已有 271 家糖廠收榨。累計產糖 2327.4 萬噸,同比上榨季同期減少 21.6%(640萬噸),預計19/20榨季總產糖在2650萬噸左右。由於印度實行封國防疫措施,4 月 11 日,印度總理莫迪與各邦首席部長進行了 5 個多小時的視頻會議,會議一致同意將全國封鎖措施繼續延長,多地將“封城”期限延長至 4 月 30 日。當前印度的疫情情況,被市場普遍擔憂,後續若出現大規模爆發,可能會影響到白糖的短期出口。

泰國方面,泰國市政府在4 月 3 日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宵禁,時間為晚上 10 點-次日凌晨 4 點,以減緩冠狀病毒的傳播。泰國貿易相關人士在 4 月 8 日表示,該國食糖出口不太可能受到全國宵禁影響,因糖廠到港口的運輸已被列為基本服務。

目前泰國港口仍正常運轉,但因為實施在家辦公,食糖貿易商在運輸和政府文件審批方面仍受影響。


庫存方面,據糖協統計,2019/2020榨季,截至3月底,國內食糖新增工業庫存為504.2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萬噸。

白糖再次“金針探底”,疫情影響供需失衡,底部支撐到底在哪?


進口方面,2019 年全年中國進口糖為339 萬噸,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 年 1-2 月份中國進口食糖 32.37 萬噸,同比上年同期增長118.73%。

下游需求方面,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顯著的,人們收入的減少,奶製品和飲料的消費降低,使得食糖的消費跟著降低。據糖協,截至3月底,本製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476.95萬噸(上製糖期同期489萬噸),累計銷糖率48.61%(上製糖期同期49.41%)。當前國內外也不斷在加大出臺恢復經濟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經濟恢復至常態或仍需一段時間,並且由於疫情而減少的消費已成事實。國內 2019/20 榨季食糖產量減幅或小於消費量減幅,食糖的供需原本存在缺口,但供需缺口在變量因素的影響下趨於減小,這抑制了未來糖價上漲的幅度。


觀點小結:巴西預期調高製糖比、原油可能繼續磨底、配額外進口糖利潤加大,這些都是國內糖要面臨的壓力,而國內外的消費需求因為疫情影響確實減少,原本的供需缺口趨於縮小,

當前09合約價格已經打穿國內糖廠的生產成本,但在疫情還沒完全過去,消費沒完全起來的情況下,抄底需要等待磨底出現,而且是偏離成本價格比較更遠的下方才更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