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長沙吃蝦記,讓我後來成了一個廚子


十年前長沙吃蝦記,讓我後來成了一個廚子


10年前吧,剛回長沙,朋友帶我去吃蝦,座標大概是火車站附近,火炬村。五六點鐘到了那裡,三家店一字排開,門口好不熱鬧,人山人海,就差鑼鼓喧天了。
店名也很有意思,辣、不、怕,三個字排列順序不同,組成不同的三家店。招牌、面積、風格也都差不多,我也不記得進的哪家店,等了20來分鐘才有位置。落座以後,菜很快就上來,點了一大盆蝦,一大盆蛇,在這兩個主菜面前,其他的菜都黯然遜色,好不好吃,不重要了。


十年前長沙吃蝦記,讓我後來成了一個廚子


重點說蝦。


那是用錫盆裝的蝦,油光水亮,滿滿的紅油裡,炸得通紅的小龍蝦堆得高高的,幾根香菜趴在上面,紅綠相間,相映成趣。小龍蝦依然張牙舞爪,並沒有潰不成軍。
說來丟臉,我雖然年少時在長沙讀過幾年書,因為窮,卻從未吃過小龍蝦,那時連肯德基麥當勞之於我,都屬於高級玩意,我一度把漢堡包上校雞翅之類歸集為西餐的範疇,直到有一回好同學的富豪爸爸來看他,才跟著蹭了一回麥當勞。
所以,面對眼前一大盆小龍蝦時,我是有點不知所措的,不知如何下口。成年人就是有一點不好,虛偽得不敢表現自己的任何不諳世故,怕說出來我沒吃過這麼普通的東西,是丟了體面。
於是靜靜地抓了一隻蝦,放在面前的碗裡,假裝拿張餐巾紙擦手,暗地裡觀察別人如何操作。他們把蝦鉗掰下來,放在嘴裡吸吮;把蝦背掰開,吃裡面的肉。我便依葫蘆畫瓢,裝作很熟絡的樣子。


十年前長沙吃蝦記,讓我後來成了一個廚子


當那個蝦肉在我嘴裡磕碰的時候,我終於忍不住了,我靠,這麼好吃,又Q彈,又入味。我開始放開雙手,放肆地與那一隻只小龍蝦扭打起來。它們終於沒有打贏我,我把它們的肉體全部吞噬,只留下一地硬硬的殘骸。當然,它們的靈魂也佔據了我的靈魂,每年都會提醒我:還打嗎?
那天,我死不要臉地要朋友加了一盆又一盆蝦,我邊吃邊重複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這樣的字眼,以至於舌頭打結差點變成結巴。


十年前長沙吃蝦記,讓我後來成了一個廚子


10年過去了,那天與我同行的朋友,有的平步青雲做了高官,有的順風順水成了富商,呵呵,我學會了做一鍋好蝦。
說是紀念逝去的年華,是假的;為了生活,沉浸於煙火,才是真的。


做一個好吃的食客,是幸福的。

從一個食客變成一個廚子,有時,真的是無奈且心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