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插柳,自古就有,原來這個習俗有這麼多講究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盛大春祭節日,一種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傳統文化節日。清明節有許多習俗,例如掃墓、踏青、插柳等等。那麼清明節插柳從何而來,有什麼寄意呢?

清明節插柳,自古就有,原來這個習俗有這麼多講究

清明節正好是柳樹發芽抽綠的時候,民間習俗有折柳、戴柳、插柳。有的人將柳枝插在門口或屋簷前,有人將柳圈戴在頭上,有的地方女子頭上簪柳,男子身上配柳。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這表明清明折柳在古代是很普遍的習俗。

清明節插柳,自古就有,原來這個習俗有這麼多講究

民間將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視為三大鬼節。清明節百鬼出沒索討,為防止侵擾迫害,於是人們插柳戴柳,因為人們認為柳是可以辟邪的。在佛教的影響下,人們認為柳可以驅散鬼魂,稱為“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避邪了。

清明節插柳,自古就有,原來這個習俗有這麼多講究

民間認為柳枝具有驅蟲滅邪的作用。在清明節這天,將其插於門框,還折來一大束握在手中當笤帚清掃土牆,口中還唸唸有詞:“清明柳,掃牆頭,蠍子蚰蜒上山走。”

清明節插柳,自古就有,原來這個習俗有這麼多講究

另外相傳,晉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時,他們發現當年被大火燒燬的那棵老柳樹居然重生了。晉文公當即將這顆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並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於是清明插柳也成了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徵。

清明節插柳,自古就有,原來這個習俗有這麼多講究

如今清明節成了我們中國人表達對先人的追思,孝道的傳承,同時激勵我們砥礪前行。大家家鄉清明節有插柳的習俗嗎?歡迎廣大網友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