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ea
古人在客棧、飯莊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來不問價錢,店小二也從來不數銀子,這隻能是影視劇中的情節了。在小說、評書等文字性的文學作品中,通常會說明給了多少兩銀子,畢竟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比如成書於明朝,寫宋朝故事的《水滸傳》,其中描寫了吳用見到了阮氏三兄弟,取了一兩銀子讓阮小七去買酒食。一兩銀子就買了一大甕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然後還把阮小二以前欠的酒錢全還上了。
一兩銀子,已經足夠四個人好酒好肉,吃到酒足飯飽,還結餘很多了。實際上一個人一次吃5斤牛肉,半隻雞,還有數碗酒水,應該是吃不了這麼多的。而且這個物價水平,跟我們現代寫小說類似,應該都是比照當時的實際物價水平,略帶誇張的進行表達。也就是說,一兩銀子的實際購買力應該更高。
明朝的一兩銀子大概是多大一塊呢?明朝的標準兩約是現在的36克,銀子的密度是10.5克/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毫升,差不多也就是4毫升水的體積那麼大。形象一點比喻,也就是比一個實心的可樂瓶蓋的體積稍微小一點。
這麼一比較,四個人吃飽一頓還算很不錯的酒食,扔下一塊可樂瓶蓋大小的銀錁子,通常情況下都是多給了不少呀,店小二當然樂於接受了。如果是直接丟下一個銀元寶,最小號的銀元寶一般也在5兩、10兩左右了,那就更豪了。
如果影視劇中,吃完飯了,還要去問店小二多少兩銀子,然後,店小二還要找零,除非是拍紀錄片,否則,劇情就太拖沓了。自然,如果要表現窮苦,還是要掏銅板的。
扔下大塊的銀兩就走,即顯得人物比較有錢,還顯得豪氣,正好可以用來襯托江湖豪俠,富商巨賈,或者高官貴戚的氣質。即使要問,也是交由下人處理,或者扔下一個大塊銀兩,說不用找了。當然,也有可能有突發事件,需要趕快離開,比如躲開不願意見的人,異或被人跟蹤,或者跟蹤別人。
當然,這些只是在文學影視作品中的表達,特別是明清以後的小說中,才大量出現銀兩的使用。這也符合實際情況,銀子作為正式貨幣,開始大量使用,原本就起自明朝中後期。
根據《明史·食貨志》的記載,明英宗繼位,收取稅賦開始使用折算銀兩的方法,廢除了之前不準使用銀兩交易的禁令。從此,“朝野率皆用銀,其小者乃用錢”。
所謂的錢,即常見的銅錢。至於銀、錢的換算,在不同時期換算比率是不同的,比如明孝宗時期,一兩銀子可以兌換七百枚銅錢。宋朝時,經濟發達,銀子短缺,一兩銀子最高時,可以兌換2000多枚銅錢。其他時期也基本類似,這就像現代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一樣,在不斷的變化。
在明朝之前的歷朝歷代,金銀都是非常匱乏的,甚至銅的供應量都不足夠。英宗之所以敢使用銀兩折算,是因為明朝並沒有完全禁止海外貿易,所需的大量銀兩,就是通過海貿,從美洲大量獲得的。這時候的中國才是真正的金銀遍地。
可惜的是,到了清朝,數十億兩白銀的賠款,把大明朝積累下來的銀子大量的賠了出去。
明清時期,銀子的規制,大多是五十兩左右的馬蹄形大銀錠,用來統一上繳稅賦時容易計算。而民間流通的,多為錘形中銀錠,也稱小元寶,大約十兩左右。更多使用的是小饅頭狀的銀錁子,一個大約一兩、二兩。其他的就是小於一兩的散碎銀子。
通常情況下銀兩交易,還是要找零的。當時的人們,有專用的稱,來稱量散碎銀兩,並且有專用工具進行銀兩的切分。錢的事情,根本不用我們替古人操心。至於扔下大塊銀子不用找零的富豪,肯定也是有的。這跟我們現在的某些富豪,大把大把的撒鈔票應該是一樣的。有銀子就是任性。
奕天讀歷史
首先,電視裡東西不要將他當做一個歷史事實來看待。
其次,中國歷史幾千年,古人指哪個時期的古人呢?
所以,這個問題語焉不詳,隱含前設有問題。但是,不等於沒有討論價值。
因為就我看到的歷史資料顯示,明清時代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對銀子的重量、成色的估算,確實特別在行。
這應該這是長時間使用銀子訓練出來的。
就跟今天一個雜貨店老闆,辨認人民幣的真假,絕對不遜色於銀行工作人員。
超市收銀員女孩,收錢、找零、辨認真假的速度,應該又快又準吧?
說明一般人經過訓練,可以達到收銀員的水平。
所以,我對題主的問題中的「古人」,設定為明清時代。先假設問題的隱含前提成立。
----------------------------------------------------------
第一,我國古代以白銀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是從元代開始的,而且標準單位是「兩」。
那種像船一樣的「元寶」,就是所謂「元代的寶貨」。元朝的元寶銀錠以兩為單位,有「50」、「20」、「12、5」三種規格。
元蒙沒有入主中原以前,受西亞國家的影響,曾經鑄造過銀幣。
也受漢文化影響,也鑄造過外圓內方的「大朝通寶」。
入主中原以後,主要貨幣就是「元寶」。
從元、明、清開始,白銀成為主要貨幣,銅錢退居次要位置,即便是鈔票等信用貨幣,其【標的物】也是白銀,而不是銅錢。
引自:注1
所以,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時期銀子都是以「兩」做主要單位計算的。
到清末民國才有「銀元」這種標準統一貨幣,「元」就成了貨幣單位,直到今天。
第二,在元明清三代,一兩銀子購買力是非常強的,一般的普通消費,一兩銀子絕對是要割開使用的。
我們知道,白銀本身就是貴金屬,是非常保值的貨幣。
(中國在古代就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國,當時的絲綢、瓷器、茶葉貿易,使得西方在美洲殖民掠奪來的白銀,大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國。明代隆化以後,白銀開始貶值,但即便是這樣,白銀的購買力依然很強。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在此不討論。)
我看了一些學者估算的材料,如:明代嘉靖、萬曆時期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米兩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幣。
在元、明、清三代,國家髮型的銀錠,最小的單位是「十兩」。
「十兩銀子」在明清也能過幾個月的日子。在唐宋時代是一筆鉅款。
平時生活購物,銀錠就要分割開來用,以「兩」、「錢」做單位,或者再以銅錢作為輔助。
就跟今天「元」以下有「角、分」單位,作為輔助一樣。
第三,明清時代的大媽、店小二。。。等市井小民,都是分割銀子和識別成色、估算重量的高手。
銀子跟金子一樣很軟,牙齒都可以咬出印記,所以,用鐵器很輕鬆的就可以割開。
因此,久而久之,市場上購物流行的銀子,都是「碎銀子」。
十兩、五十兩一個的元寶銀錠,用於大額支付、官方、銀行結算等場合。
碎銀子的形狀是不規則,也很容易參假,那麼做生意的小商人,飯店老闆,平時買菜買米的大媽,經過生活經驗的「千錘百煉」,就擁有了跟今天超市收銀員一樣的技能。
我看到過一些明清時代西方傳教士著作史料,他們發現中國當時的老百姓使用白銀的特色:
1、使用的不是標準單位的銀幣,而是形狀隨意的銀條、金條。
2、婦孺老少對準確估算銀子重量和成色的技能可謂「穩準狠」,讓「老外」十分吃驚。
法國人杜赫德編寫的《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有很詳細的描述【註解5】:
傳教士利國安神父的信中,對中國不鑄造標準金幣和銀幣,而是使用不規則的金塊、銀塊十分驚奇。
信中描述中國人善於辨別金銀的成色,銀子經常被分割小塊(頁118):
如果是大額支付,也就是以【兩】為單位的銀子,中國古人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秤。而且戶部官員隨時要校驗:
法國學者布羅代爾的《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冊1,頁538)引用西方傳教士的著作,描述了明清時代的中國人,如何使用白銀【注6】:
隨身攜帶剪刀和一種叫戥(děng)子的東西
估算白銀的成色、分量的技巧令人驚訝,中國小孩子都會。
隨身帶著蠟塊和盒子,收集白銀的銀屑。
這就是傳教士口中的【戥子】
-----------------------------------------
綜上所述:
因為古代中國沒有標準化的白銀貨幣,吃飯、購物這種小額支付,當時的古人必須將以「兩」為單位的白銀,分割為「錢」這樣更小的單位。
久而久之,人人熟能生巧。
那麼,收銀的店小二看一眼客人付的銀子,就大概知道分量,以及銀子成色,跟今天超市收銀員一樣,並不值得稀奇。
那麼結論是:
這就是經常使用「非標準單位」的白銀貨幣訓練出來的。
-------------------------------------
溫才榮. (2006). 中國貨幣發展史. 廣東教育:頁225-226
舞起. (2007). 古代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幣. 產權導刊(2), 70-70.
鍾正和. (2007). 古代銀兩價幾何. 知識窗(3), 18-18.
林泉. (2016). 我國古代的物價. 社區(2), 39-39.
杜赫德, & 鄭德弟. (2005). 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 大象出版社.頁118
布, 羅, 代, & 爾. (1992). 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結構: 可能和不可能. 三聯書店.頁538
小漢字見大歷史
古人、客棧、吃飯付銀子、大喝一聲:“不用找了”!店小二抓了銀子往錢屜子裡一放。這樣的一系列場景我們只有在電視劇裡看到吧。
實際上古代吃飯如果用碎銀子付賬的話會很麻煩的。古代能用碎銀的,做大生意的店家,他們會用專門的一個道具叫做戥(deng)子來稱這個銀子的重量,就是稱銀子的,老闆們為了信譽,客人給的銀子多了一定要找零的。
如果身邊沒有足夠的碎銀子,就用鋼剪刀剪下大塊的銀子找零。
而身上能帶銀子出門的也都是些豪們,因為在古代銀子也是相當值錢的。明朝一兩百銀=200元人民幣=1000文錢=1吊(貫),而1錢=0.2元。例如在清朝一兩銀子足可以買150斤高檔大米。宋朝一兩銀子買200多斤大米。《紅樓夢》裡的劉姥姥說:“二十兩銀子夠莊稼人用一年的了” ,明代一兩半銀子夠一個老百姓用一年了。
所以如果是兩個人吃飯有酒有肉的話,幾十個銅板就夠了,像有些人說的“放下銀子就走”不現實。如果再看到電視劇裡這樣的坑人鏡頭大家就可以說:這都是騙人的哈!
話說回來用碎銀子作為交易的貨幣實在太不方便,碎銀子大小不一,形狀不一,稱過來稱過去的實在浪費時間,由於銀子貴重還得精確到幾錢幾釐浪費精力,而且還有磨損損耗。另外古代人是很有智慧的,但是有的人把智慧用錯了地方就叫卑鄙! 他們有的會在銀子裡摻錫、鉛製造假銀,如果被收銀方發現,還得打官司,找專業鑑定的地方鑑定,實在讓人頭大。
另外,銀子也分好壞,好銀子叫紋銀,差的叫底銀都得需要估價,無論怎樣使用碎銀子是很麻煩的。為了達到銀子的純度一樣,就要使用鑄銀。始於漢代,盛行與明清。有小錠,中錠,銀元寶,有一定數額。一般用於置辦田產等大的交易。
古代平常人最常用的就是用銅板來付錢。清朝一兩銀子大概能換2000銅錢。清朝末年慈禧禍國殃民,大量白銀外流,一兩銀子能換到3000銅錢。要是做大生意海外貿易的就用銀票啦。
小姐姐講史
說個很有意思的橋段,出自金庸先生的新版《射鵰英雄傳》第七回“比武招親”(郭靖張家口初見乞丐黃蓉)。
話說郭靖來到南北通道張家口這個地方,牽著紅馬,四處張望,這裡他未曾來過。恰逢肚子飢餓,便找了一家酒店,大快朵頤起來,爽乎其爽。
這時,門外吵鬧了起來,原來店夥計在呵斥一位衣衫襤褸的瘦小子,十五六歲,郭靖見他可憐,便給了饅頭。不料,這小子不買賬。一推二就,郭靖請客,一斤牛肉,半斤羊肉。
之後又點了幾個菜,什麼果子蜜餞,什麼鴨掌,什麼鴨舌羮,什麼爆獐腿。等等,十二個菜,八樣點心。比較起之前郭靖吃的一盤牛肉下二斤麵餅,極為的奢侈。
菜是點了,店小二道:“價錢了不少嘞。”意思待會你們有能力付賬不?少年手一指,“莫非他吃不起?”店小二心裡盤算,郭靖身上著一身珍貴的黑貂,心裡嘀咕“夠抵債。”
兩人喝酒討論,快哉快哉。但郭靖這人,第一次使用銀子,絲毫不知這頓價格詳情,加上他鄉遇故知,說話也投機。應該的!
事後結賬,一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郭靖所給的是一錠黃金,讓小二去銀鋪兌銀。然後付賬。
而舊版中,總共是三百零九兩七錢四分。這次郭靖摸出的是兩錠黃金,同樣讓店小二往銀鋪裡兌,總共是五百兩。付款結賬後,掌櫃小二皆是歡喜,恭敬送人離去。
所以說,天下沒有霸王午餐,吃完放下銀子就走,說明錢夠,否則還能離開嗎?至於多餘的錢,就當小費。大俠或公子哥闊綽,不行嗎?好比吃碗牛肉,丟一百塊後順當離開。若是給五塊,能出店門?
銀子主要是元及之後明清時期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銅錢倒是其次,退居二線。平常上街買賣,借貸,皇帝的賞賜都是白銀,儘管它起起伏伏,貶值厲害。
而銀子的大小、成色都是價值的體現。問題來了,銀子怎樣進行買賣?
一般來說,對於商戶,他們隨身都會攜帶一杆秤,雙方都認為公平的秤,不大,很小,最大不超過二十五兩,銀子很軟,用一把小剪刀,一剪,便可進行交易。
碎銀子就是這樣來的,也是市面上較為流通的一種銀子形式。
事關自個利益,人都成精了,客人給的銀子價值幾何,看不出來?若面值較大,或者碰到金子,或者貨物抵押,如同前文所說,可去銀鋪兌換,再來交易。
所以,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不存在錢少的情況。
一壺濁酒喜相逢,這裡是史小二記,關係關注我!
史小二記
這一幕只能在電視上能見到,古人總會在客棧吃完是,尤其是大俠,進去之後屁股一坐,巴掌一拍,“小二,來二斤牛肉,一壺酒”,然後吃的時候還可以從旁邊的人那裡聽到點消息,接著不管吃沒吃飽就說“小二,結賬!”之後丟下銀子就走了,也不問這頓飯要多少錢?讓人吃驚的是,就連小二還屁顛屁顛的跑過來,拿起銀子也不數,隨口說一句“客官慢走!”
根據我對古裝電視劇的瞭解去推測,古人之所以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也不問多少錢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視金錢如糞土,他們明知道一頓飯要不了這麼多錢,但是還是要給,大俠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劫富濟貧是常有的事,自己的錢都是搶來的或者很多行走江湖的人都不缺錢,真正缺錢就不會出來了,所以他們對錢並不看重,更多的是結交好友,遊歷四方,因此,這點錢也不在乎。
其二:有急事,或者是劇情需要,問了多少錢也沒用,只能丟在桌子上就走,因為古代的白銀一兩能換取1000文銅錢,據說清朝普通人一個人的薪資也就二兩,這意味著一兩銀子,店裡面不可能有那麼多銅錢找給你,再者一般古人這樣做,可能有急事就走了,反正夠這頓飯錢,問多少錢也白問,最主要是大俠的話還可以強行裝酷一把。
店小二不數,是因為他們一眼就能看出這頓飯遠沒有這麼多錢,都是多給的,因為古代還有一種叫碎銀,一頓飯基本上幾個碎銀就解決了,留下一整塊銀子小二自然更加高興,還有什麼好數的。
以上都是根據電視劇情推測,接下來說點實際的。
銀子其實是明清時期才逐漸成為貨幣,一開始也是銀錠,也有面值,基本上是五兩,後來才有了碎銀,碎銀的出現就和現在的一塊五塊一樣,按照當時的物價,據統計,一兩銀子可以購買377斤大米,一畝地的價格也才八兩銀子,從這裡來看,一般人是不會帶這麼多錢出門的。
所以人們開始將銀錠敲碎,弄成碎銀,這樣就解決了銀兩面值太大,出現找零困難的問題,畢竟一些商家都是小本生意,沒有那麼多零錢,有了碎銀就不同了,可以更好的購買等值產品。
其實碎銀也是要估值的,他們會用一個小秤,專門稱一些碎銀的重量,這樣可以準確的計算出碎銀的價值,其實還有個經驗問題,很多人尤其是經商的人,碎銀只要用手一掂量就知道大概的價值,而古人即使給的碎銀,小二在看的時候往往也會用手掂量幾下,這就是經驗,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古人一般有錢的都會多給,不會少,所以小二才不會看,而真正的窮人也就不會進客棧,即使進了也都是用的銅錢結賬。
羽評郡主
實際上,我們一直被武俠小說和武俠影視劇誤導著。俠客吃完飯,不問飯錢多少,掏出一塊銀子放在桌子上,扭頭就走。店小二走過來拿起銀子在手中掂量掂量,喜笑顏開,拿走送到掌櫃跟前入賬。這樣的橋段完全是文藝作品中虛構出來的,古人吃完飯絕對不會出現這麼瀟灑付賬的情況。
銀子在古代可是大面值貨幣,在明、清之前,西方大量白銀還沒有流通到我國,因此,銀子在此時還不是主要貨幣,主要貨幣是銅錢。即使在明清之後,也只有一些富商出門才攜帶較多銀子,普通老百姓生活消費用銅錢支付就足夠了。
一兩銀子約等於1000個銅錢的價值,其購買力非常強悍,由於物價、生產力等方面的因素,一兩銀子在各個朝代的價值也不一樣。如果以大米作為物物交換的基準,換算下來,在唐代,銀子的價值最高,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5000元人民幣,宋代相當於1500元左右,明代是1000元左右,清代最低,相當於500元左右,清代晚期,甚至下降到了300元左右。
在看一個俠客一頓吃多少食物?以古典小說或影視劇常常描述的情節為例。
就算是1碟小菜,2斤醬牛肉,4個饅頭,5斤花雕,這些食物放到現在也最多值200元。實際上,在古代,還要更便宜一些。
東漢文史學家班固(32年——92年)曾經撰寫了一本《漢書·食貨志》,是一本紀傳體史書,詳細記載了歷朝歷代的人口數量、國土面積、耕地面積、糧食產量,以及老百姓吃喝玩樂消費的情況。自漢代後,各個朝代都效仿《漢書·食貨志》的題材,編撰和記錄本朝的各行各業發展情況。
其中,《清史·食貨志》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一個老百姓拿1文錢去醬貨鋪買東西,店小二用小碗,跟喝茶的蓋碗大小相當,給他打了四樣東西,分別是醬、醋、油、酒各1碗,如果按照重量來計算,每碗不會少於1兩。可見,1文錢在清代還是挺值錢,抵得上現代的5毛——1元錢。
而清代1兩銀子等於800文錢。如果拿1兩銀子購買這四樣東西,要買好大約320斤。也現在的物價來計算,這幾百斤東西少說也值2000元。進一步說,清代1兩銀子的實際價值不止500元或300元。
如果一個俠客一頓吃了1碟小菜,2斤醬牛肉,4個饅頭,5斤花雕,就放下1塊銀子離去,那不是敗家子就是傻子了,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實際上,這些吃食用幾十到100個銅板完全夠支付了。
況且,古代銀子都由官方統一鑄造,每塊規格主要有50兩,20兩,10兩,5兩,2兩,如果吃那麼一點東西,扔出這麼大的錢,分明不合常情。購物時也極不方便,需要別人找出好多錢,做小生意的商人也不願意接收。
所以,人們就把銀子切割成小塊來使用,即使這樣,還是很少用到銀子。銀子只有在那些錢莊結算時才用到,或者在購買大件東西時才用到,普通人家還是用銅錢。
鴻鵠迎罡
古裝劇裡,大俠們吃完飯一抹嘴,放下一錠銀子,招呼也不打,便揚長而去,店家笑眯眯地招手歡送。
何止是古裝劇,現代愛情劇中,你何曾看到鏡頭裡的明星男女糾結於付款方式?仔細回憶一下,電視劇中的光鮮亮麗的妙人兒會有耐心等待服務員找零嗎?這個過程瑣碎囉嗦,一點也不好玩,缺乏鏡頭表現力,沒有戲劇衝突。觀眾更愛看現代劇男女主的小三插足恩怨情仇,更愛看古裝劇大俠們高來高去屌絲逆襲。
假如畫風一轉,電視劇中的大俠掏出一錠十兩的銀子,拍在桌子上,眉開眼笑的小二湊上前來:“客官,就一碗麵一盤涼菜,幾個銅板的小意思,您這樣做讓我們很為難呢。”言外之意您這不是來吃霸王餐的吧,帶著一百大鈔坐無人售票車,您這誠心來出難題不是?
大俠深表遺憾,表示沒帶零錢,坐等找零。
小二捧著銀子回到櫃檯,交給同樣一頭霧水的老闆娘。
鑑於成錠的銀子一般都有標識,通過觀察是可以判定成色的,老闆娘只好認栽,翻箱倒櫃尋找找零銅錢,最後找回大俠九兩的銀錁子加 996枚銅錢,大概十幾斤重量吧,大俠在施展輕功的時候多少會收些影響。
大俠不幹,揣著太沉,換碎銀子吧!
好說好說,老闆娘拿出戥子來稱稱,把稱好的一小包碎銀子交給大俠。
大俠仔細打量:呶,這兩塊,成色明顯不對路!我這是足銀,你這是底銀,差價怎麼算?
兩邊就開始熱烈討論這兩小塊底銀成色達到百分之七十沒有,激烈討價還價後,總算達成共識,額外差價又給大俠補齊了幾百枚銅錢作為補償。
倘若大俠帶的本身是碎銀倒容易一些,直接剪去一部分飯資就好,但剪掉的同時,必定帶一點邊角的損耗,通常這時候店家是概不負責的,但考慮到店家面對的是大俠而不是普通市民,店家在就損耗該由誰承擔而溝通的時候,註定也是提心吊膽。
得,看過以上畫面後,腳本交給你,你該怎麼拍?
道具組對千年前的貨幣和物價也紛紛反映心裡沒底,不好製作,並懇求導演,銀子最容易製作,染色很簡單。
既然如此,只好給大俠設置一個豪爽的凱子人設了,一錠十兩的銀子,猛拍出來:“店家,就照個這個數,好酒好肉,只管上來!”
古代大俠從來不事農桑不做買賣,花錢卻如流水一般,這樣拍攝出來效果才好看不是?
真實?電視裡的美女畫面只有吃喝,何曾有拉撒睡?
歷來現實
問出這個問題,感覺題主好像已經穿越過經歷了一次而已,其實他只是看了一個古裝電視劇而已。
不是說電視劇不尊重歷史,如果電視劇百分百還原歷史,一方面難以做到,另一方面實在是很無聊。
就說現代電視劇吧,你不是也經常看到買東西的直接丟票子走人嗎?要不然很瀟灑的寫支票,把信用卡丟給店員。反正,怎麼瀟灑怎麼來!事實上,你去店裡買東西,刷卡要找收銀臺,然後輸密碼簽字,回單拿給店員取東西走人。
這樣的東西拍進電視劇有人看嗎?主要情節不是這個啊!
所以,電視劇沒有百分百還原歷史,我來給你還原!
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段,市井交易的主要貨幣是銅錢,唐以前是秦鑄造的五銖錢,唐以後歷朝歷代都有鑄錢,錢上刻有年號面值等信息,流通價值很穩定。吃頓飯通常有幾文錢足夠,最豪華的也不過幾百文。
到了宋朝,銅不夠用了,開始有了鐵錢,鐵太重,人們發明了紙鈔。只後的元明清三朝都有紙鈔發行,只不過購買力和信譽遠不如銅錢。
明朝中期以後,貨幣市場上,白銀開始流行。原因在意國際上發生了新航路開闢,馬尼拉大帆船給中國帶來大量白銀,這個時間點在萬曆十五年以後。
明朝開始的白銀交易,比原本的銅錢更方便了,但僅限於大宗貨物交易,平常吃個飯喝個茶還是要用銅錢的!如果面額大一點,那需要那剪子剪了。當時的會計和出納,都是用剪子的好手,一剪子下去,要二錢就是二錢,五錢就是五錢,都不帶第二次的。
那種拿出大塊元寶給店家還不讓找錢的,那是買房子的!
明朝的銀子,購買力相當大,一兩銀子能買兩石大米,就是240斤。明朝的房子更便宜,北京城的8間房子商住兩用,只用了35兩就買下了!到現在,至少要3500萬人民幣吧?
所以,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那種動不動就幾十兩銀子拿出來玩的,都是假的!
不過,讓我很費解的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生活在明初,為什麼水滸英雄也是到處扔銀子玩?
歷史知事
題主所問的場景都是跟武俠相關,比如喝了十八碗酒的武松,比如花和尚魯智深吃酒,比如喬峰喬幫主吃飯。他們都是及其好爽地呼叫店小二,然後大快朵頤地吃牛肉,開懷暢飲地喝美酒。臨了,掏出二兩銀子,向桌上這麼一甩,就瀟灑地離開。店小二滿臉堆笑地說慢走,就開始收拾桌上殘局。
細心如題主的人問題就來了。大俠銀兩這麼一扔,難道不怕給多。店小二難道不怕給少,尤其是給的銀兩分量不足甚至是假幣嗎?為什麼大俠不問價,店小二不數錢呢?
福垊曾說影視劇裡都是騙人的,我們看武俠之類的影視劇,一般都是都兩宋時期的,而元朝之前用的貨幣都是銅板,宋朝四川地區用過被稱為交子的紙幣。武松、花和尚、喬峰他們吃飯說起來帶得應該是銅板,而不是銀子。再說了他們這些人本身就是元末甚至今天的小說家創造出來的人物。
那麼站在小說家和影視劇的角度再糅合(元明清)歷史實際,福垊也能給您解釋原因。小說和影視劇之所以大俠買單簡單化,為得是表現出大俠是大款,大俠很豪爽,以及大俠是這裡的常客,店小二收銀技術的專業,還有就是牛肉很貴。因為是常客,所以不用問價也不用講價。明清時期的店小二(收銀員
)只要通過眼睛觀察、小手掂量就知道銀子的真偽甚至成色,常客原因也就有了信用,一看就知道多少錢。福垊印象中大俠一般都是支付二兩銀子。二兩銀子大概相當於5000塊左右吧。為什麼他們吃一頓飯就要5000塊呢?電視劇裡的武松竟然拿了個銀元寶,真是太有錢了。拿武松舉例、武松喝得是黃酒,喝了十八碗,吃了兩斤牛肉。那時候的牛肉可貴了,有多貴,估計不比神戶牛便宜。因為牛是生產工具,國家禁止宰殺,而宰殺的老牛卻又寥寥無幾,物以稀為貴嘛。加上大俠們都大受大腳慣了,難免會給店小二一些小費。福垊猜想這也算是大俠們仗義疏財,對店小二的補貼吧。
而在元明清實際的歷史中,無論是大俠、商人他們帶得都碎銀子,這些碎銀子完全夠他們路途上的盤纏所用。至於吃飯還是要找零的,店小二通過掂量碎銀子來判斷銀子的品相、成分,甚至有專門的稱銀子工具戥子。戥子實際就是小秤。此外還有鋼剪,還有鑿子、錘子、刀子來分割碎銀子,完成今天所說的找零。如果是小額交易,他們一般用銅板。所以福垊說,吃個飯動輒二兩甚至一個元寶還不用找錢的場景只存在於小說和影視劇中,當真您就輸了。
福垊
為什麼?因為那是演的!根本不真實,只不過影視劇嘛,為了體現主角的豪爽常常都會有這麼一段,丟給店小二一錠銀子,然後揚長而去。
當然了,如此不真實的場景裡有一點是很真實的,那就是在古代一錠銀子的購買力非常強,所以主角留下銀子,店小二根本不用考慮這錠銀子夠不夠飯錢,除非像“海天盛筵”那般奢靡,否則一頓普通甚至稍微豪華一點的飯,最小的一兩銀錠都足夠了!
其實在古代,民間流通的貨幣最主要的不是銀錠而是方孔圓錢。銀錠最初只是用於官方貿易,明初朱元璋還曾下令嚴禁民間流通銀錠,只不過隨著白銀開採量以及民間貿易量的增加,銀錠也開始在民間流通,但也是在大宗貿易市場上流通,普通老百姓生活當中是根本不可能用到銀錠的,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連個銀錠就沒見過,因為銀錠對他們來講根本就是巨資!
那麼這裡就看看古代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如何吧!
在唐朝,1鬥米賣5文錢,一般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左右,這樣一兩銀子可以買200鬥米,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3元一斤計算,那麼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7080元的購買力。
在宋朝,1石米賣600—300錢,一兩銀子是200文銅錢,那麼一兩銀子可以買到4—8石大米,宋朝一石約為66公斤,那麼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約1584—3168元。
以此類推
在明朝,一兩銀子可以買兩石大米,差不多370斤,那麼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1110元。
在清朝,一兩銀子能夠兌換1000文銅錢,一石米需要600到700文錢,一兩銀子可以買1.4—1.7石大米。一石大約70公斤,那麼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約588—714元。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白銀在古代的購買力是逐漸下降的,到了清後期一兩白銀的購買力甚至降到了200元左右。
但很多古代影視劇的背景都常常設置在比較久遠的唐宋明時期,所以那種動不動就拿出一錠銀子付飯錢是極其不真實的。
就比如說《射鵰英雄傳》郭靖和黃蓉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郭靖不僅請黃蓉大吃大喝還送她馬匹送她銀兩,這大手筆,根本就是比肩王思聰的存在好吧!
還有《紅樓夢》裡劉姥姥進大觀園,被賈府賞賜了20兩,紅樓夢設定的場景是明朝,那麼這20兩就是兩萬多塊錢啊,怪不得劉姥姥那麼激動!
當然了以上這些數據只是一個大概的數據,而且每個朝代不同時期一兩銀子的購買力也會有所不同,戰亂等特殊時期更不包含在內。畢竟考慮這麼多,太複雜,本人水平有限更不可能詳加細分。
但以上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影視劇中動不動拿出一錠銀子是有多麼不靠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