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嫁接法和恐懼法(值得你收藏的文章)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在追求一個自由自在的生活,那麼,你認為什麼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呢?

追求是什麼呢?意思是說,你想要得到你想要的生活,你就必須得付出努力,努力的回報就是自由。

有的事情,不是你要它怎樣?它就會是一個什麼樣子,不是你想住“皇宮”你就會有一個“皇宮”,“皇宮”只不過是一個環境,你的環境就必須要自己去改變。

所謂的環境也包括你遇到的人,當然如果你遇見一個讓你著實看不順眼的人,你會怎麼辦呢?當然這個人是你無法躲避的,因為你畢竟沒有一個“皇宮”,意思是你本身就沒有這樣大的能力去逃避這樣的一個人,所以說你就必須選擇面對。

那麼,當你在面對你討厭的人時,你是要改變自己還是要改變這個人呢?有人說:要改變別人就必須改變自己 ,真的是這樣嗎?不要再讓這些鬼話把自己給欺騙了!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權力。

按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不但要改變自己,也要改變別人。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有一個人影響了你的生存環境,如果你不斷的改變自己,別人就是不改變,甚至還會變本加厲,你會怎麼辦?

心理學:嫁接法和恐懼法(值得你收藏的文章)

要知道,別人影響了你的生存環境就是干擾了你的自由,如果別人不改變,你就必須得改變這個人。比如你的環境別人“隨地吐痰”讓你很討厭,你要不要去改變這個人,這個也不是你自己不吐痰就能改變別人的。

在很多的時候,你要去改變別人,往往不是你要別人不這樣做,別人就會願意接受的。因為很多的時候,別人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往往還會認為你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就好像“隨地吐痰”的人,說不定他會認為它自己吐的“痰”都還要比別人都香,那麼這樣就不好去改變了,你越是說他吐的“痰”很臭,他就越是會“隨地吐痰”,彷彿是要證明自己吐的痰就根本不是臭的。這件事如果你處理不當說不定還會鬧出更大的矛盾。

就筆者認為:有很多的事情,往往不是我們沒有改變的方法,而是我們沒有從心理上去真正的深入思考過這樣的一些問題,也就是說要從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入手,很多的事情就會無形的化解。筆者從生活的細節得出了一些有效的心理方法,包括嫁接法和恐懼法希望可以獲得讀者的共鳴。

心理學:嫁接法和恐懼法(值得你收藏的文章)

1、嫁接法:讓一個人去模仿另外一個人不好的行為,通過引導間接的制止另為一個人不好的行為。

比如你要改變一個人的“隨地吐痰”,你就要把這個人不好的行為嫁接給另為的一個人, 假如你的父親“隨地吐痰”,你乾脆也讓你的母親也“隨地吐痰”,然後你當著你母親的面說很討厭,幾個回合之後,你的父親就會意識到自己也會讓別人討厭,以後自然就不會“隨地吐痰”了。

不是“隨地吐痰”可以用嫁接法,包括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試一試,說不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恐懼法:讓一個人看到自己行為的可怕之處,通過恐懼制止一個人不好的行為。

比如一個人得了“血吸蟲”病,哪怕平時每一次吃飯的時候都會喝酒,但是吃藥治療“血吸蟲”病的時候,這個人就自然不會喝酒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醫生說不可有喝酒讓這個人產生了恐懼。

恐懼法主要講的是一個證據和數據,醫生說的就是證據和數據,所以你要通過這個方法去改變別人,就必須要準備大量的數據和證據,通過無數次的說法,讓你要改變的人真正的看到他這樣做的危害,一旦有危害的時候,人是最容易產生恐懼的,也就自然改正了自己許多不好的地方。

總結: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實際上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只要明白了對方的心理,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連對方是怎麼想的都不知道,再多的交流也是徒勞。

心理學:嫁接法和恐懼法(值得你收藏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