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芯股份IPO:研發實力遠不及同行,“專利戰”或使上市受阻


敏芯股份IPO:研發實力遠不及同行,“專利戰”或使上市受阻


近日,科創板受理企業蘇州敏芯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敏芯股份”)更新了首輪問詢中的財務數據等信息,並同步更新了相關專利侵權的訴訟進展。


敏芯股份主要產品包括MEMS麥克風、MEMS壓力傳感器和MEMS加速度傳感器,報告期內,MEMS麥克風銷售額佔貴公司的收入比例接近90%。


MEMS麥克風主要運用在消費電子行業,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例如airpods耳機)。消費電子行業的總體趨勢是迭代速度快。以敏芯股份為代表的供應商需要不斷適應下游行業的變化,為客戶提供最適合的MEMS麥克風產品,這需要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專利積累。


儘管在2008年,敏芯股份已是全球第六大MEMS麥克風生產商,但其銷售額遠不如行業前兩名,研發實力也遠不如同行。這些信息並未在招股書裡詳細說明。此外,歌爾股份針對敏芯股份的專利訴訟也許會使敏芯股份的上市之路中斷,未來即使上市後,專利“戰火”也許會持續燃燒,這給公司未來的發展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綜合實力與行業龍頭相距甚遠


MEMS麥克風行業面臨全球範圍內充分競爭的背景下,國內MEMS企業資本實力相對較弱,研發實力與創新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


敏芯股份聲稱自己是全球第六大MEMS麥克風生產商。但其實生產量全球佔比很低,銷售額遠不及行業前三名。


敏芯股份IPO:研發實力遠不及同行,“專利戰”或使上市受阻

上圖顯示,截止到2017年,全球MEMS麥克風行業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其中樓市(Knowles)的銷售額佔比約40%,位列全球第一。來自中國的歌爾股份和瑞聲科技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其中歌爾股份(Goertek)的銷售額和市場份額逐年走高。2017年敏芯股份的銷售額儘管位列全球第五,但銷售額遠低於樓市和歌爾股份。


招股書顯示,MEMS麥克風的銷售額佔敏芯股份總銷售額的比例超過90%,且主要銷往國內,歌爾股份和瑞聲科技可以說是敏芯股份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敏芯股份在招股書中列出的同行業可比公司並不包含歌爾股份和瑞聲科技。招股書給出的解釋是“歌爾股份和瑞聲科技等從事MEMS麥克風生產的聲學精密器件廠商,因公開的財務數據缺乏直接可比性或者產品芯片自研比例較低,未將其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然而,歌爾股份和瑞聲科技分別為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公開數據十分詳盡,且這兩家公司的發明專利數量和研發實力均遠高於敏芯股份,因此招股書裡的解釋並不令人信服。


研發實力遠不及同行,“專利戰”或使上市受阻


最近十年,通信行業發展很快,專利訴訟也非常密集,例如高通公司奠定了移動產業從3G-5G的基礎,制定了通信領域的專利遊戲規則,靠著專利費盆滿缽滿。


MEMS麥克風產品雖小,卻是當今主流消費電子產品都離不開的重要部件,MEMS麥克風有關的專利訴訟熱鬧程度不亞於通信行業。樓氏公司可以說就是MEMS麥克風行業中的“高通公司”。樓氏公司奠定產業版圖的手法與高通一致,都是將“專利布控-專利訴訟-專利收費”形成了完美的閉環,而其中的“專利布控”是關鍵。


樓氏公司用了近百件專利在MEMS麥克風行業構築起嚴密的保護網。從2013年起,樓市公司便與中國勁旅歌爾股份展開長達20個月“專利訴訟戰”。後起之秀的歌爾雖然在專利佈局和專利質量與樓市相差甚遠,但是憑藉一股子闖勁,硬是在強敵面前築起了一道防火牆,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專利訴訟和保護的經驗。


敏芯股份IPO:研發實力遠不及同行,“專利戰”或使上市受阻

上表顯示,無論是在累計申請專利、發明專利,還是在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數量上,歌爾股份遠超敏芯股份。去年8月5日,正值敏芯股份申請上市。歌爾股份以敏芯股份侵犯其3項專利權為由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敏芯股份立即停止其侵權的行為,並賠償合計1000萬元。截止到目前,敏芯股份與行業龍頭公司歌爾股份專利侵權案件尚未結案。


針對與歌爾股份的專利糾紛,敏芯股份在招股書中聲稱:”與歌爾股份的訴訟糾紛不會影響其今後的生產經營活動,亦不會對此後的經營業績與持續經營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所以“不會對本次發行構成實質性障礙“。而且在招股書中,敏芯微電子也沒有將上述訴訟視為“重大訴訟”。


然而,上訴三項專利的技術分別涉及MEMS麥克風的電路板、封裝結構和電源信號。總而言之,都與MEMS麥克風產品相關。而MEMS麥克風佔貴公司的收入比例接近90%,敏芯股份聲稱此專利訴訟不影響公司的核心業務的這一說法令人質疑。


此次針對敏芯股份的訴訟,歌爾股份展示了自己的研發和專利實力。很顯然,初生牛犢的敏芯在專利佈局和質量上比起前輩還顯得很稚嫩。可以合理地預期未來MEMS麥克風行業的專利訴訟戰仍會持續不斷,專利糾紛的“烏雲”會持續籠罩在敏芯股份的上空。


通常來說,企業在IPO期間涉及的重大訴訟會影響上市過會,甚至有可能面臨被證監會暫停IPO的風險。例如此前的擬上市企業安翰科技因為專利訴訟而不得不終止審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