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文化習俗、飲食、活動、精神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個時節天氣清潔寧靜,所以稱為清明。清明的意義絕不僅是自然狀態的,其與寒食節相融合,包含了更多文化內涵。第一,清明節的情感本體和它最原本的意思是紀念已逝的先人,當我們站在已故先人的墓前,他們的一生就浮現在我們的面前。使我們不由思考生命的意義、生命從哪裡來的,到哪裡去,這是一個永恆的疑問。那麼清明節的文化意義就在於提升生命的品質和價值。

清明節的文化習俗、飲食、活動、精神

第二,寒食節是為紀念功不言祿的介子推而設立,後與清明節相融合。相傳,介子推抱母葬生火海前曾留詩曰:“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介子推對政治清明的期盼也成為千百年來中國百姓的期盼。

清明節的文化習俗、飲食、活動、精神

第三,清明時節也是萬物生長之時,自古以來就有插柳的習俗,後發展為植樹造林。民間也有諺語說,“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所以清明節從插柳發展到植樹造林,發展到生態環保,是生態的清明、環保的清明,這正是我們當前所要提倡的。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日食品。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麵的習慣。在山東,吃雞蛋和涼饅頭,萊菜、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遇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節一日禁火的習慣。

清明節的文化習俗、飲食、活動、精神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旁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的精神,清明節是踏青掃墓、追悼先人、悲痛傷感的祭祀節日,祭祖能讓人知道自已的由來,形成情感上的依託、精神上的鏈條。這種關於先人的記憶是整個民族文化的共同記憶,如果得到很好的傳承,就會形成共同的力量。

清明節的文化習俗、飲食、活動、精神

追悼與祭祀是中國人過清明的最重要內容。

對親人寄託哀思,是一次宣洩哀傷的機會,有利於不良情緒,同時也利於心理健康。但是在這段時期,對於失去至親的人,清明節很容易觸景傷情,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大家悲傷、抑鬱的情緒,不宜持續得過久。

清明節的文化習俗、飲食、活動、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