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和家人“對著幹”,跟“白熊效應”有關,家長需要了解

表姐的兒子小澄6歲,剛進入小學,自我意識發展的不錯,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原本是件好事,可表姐告訴我,孩子處處跟她“唱反調”自己每天被氣得血壓升高,表姐讓小澄每天做完作業就可以玩耍,前提是先把幾分鐘就能做完的作業寫完,偏偏這幾分鐘的作業,孩子拖拖拉拉沒有四十分鐘做不完,而表姐越是催促,小澄動作越慢,最後表姐氣得拿戒尺“伺候”,孩子身上痛,表姐則是心痛。

孩子總和家人“對著幹”,跟“白熊效應”有關,家長需要了解

其實孩子諸多“唱反調”的行為都不是故意的叛逆行為,而是受到“白熊效應”的影響,受其驅使產生的一系列行為。

一、 白熊效應:越想忘掉記得越牢

1,什麼是“白熊效應”

“白熊效應”也是一種反彈反應模式,哈佛大學教授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項實驗,簡單來說他要求參加者不要在腦海中想像一隻白熊,結果參與者不僅無法做到,頭腦中的白熊形象還一直揮著不去。

2生活中的“白熊效應”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白熊效應”,比如,想靜下心來,專注地看完一本書,卻始終也沒法集中精力。躺在床上想趕快進入夢鄉,但是卻越來越清醒。

孩子總和家人“對著幹”,跟“白熊效應”有關,家長需要了解

3“白熊效應”在家庭教育中的體現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又快又好的掌握學習和生活中的方法和技巧,於是恨不得將自己所知道的通通都告訴孩子,然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漸漸會形成獨立的自我意識,使他們不願意被迫接受家長的說教,因此往往會跟家長“唱反調”。

以上就是“白熊效應”,換句話來說,有時人們身體反應和實際思想活動出現與原始思維意識相違背的現象,是因為意識在經過不斷強化後,身體會出現反彈。而孩子“唱反調”與“白熊效應”之間的關係就非常緊密。

二、孩子“唱反調”跟“白熊效應”密切相關

1是一種反彈反應

實際上“白熊效應”和彈簧的原理是一樣的,施加的壓力越大,那麼彈力則越強,反彈的力度越強。孩子“唱反調”就是強烈反彈的一種體現。

孩子總和家人“對著幹”,跟“白熊效應”有關,家長需要了解

2是一種意識強化

剛下過雨,道路表面凹陷的區域會出現積水,你告訴小孩,“要避讓水坑,否則鞋子會溼掉。”當孩子聽到這句話後,可能只關注到了“水坑”這個關鍵詞,於是在經過水坑時,會忍不住直接徑直走過去。

“白熊效應”直接導致了孩子這種“唱反調”的行事模式,也不能完全責怪孩子明知不可,故意為之,而是孩子的思維接受理解能力尚不完善引起的。

3是一種沒有樹立後果意識的行為

家長常常苦惱孩子對於他們提出的警示話語完全不走心,還直接作出與之相違背的行為,這可能是由於孩子並不知道,如果自己這樣做會出現怎樣的後果,因而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孩子會忍不住去挑戰家長的“權威”。比如:如果家長只是簡單地告訴孩子不要在飄窗臺上玩耍,孩子會因為好奇而爬上窗臺,他們不知道家長為什麼不讓自己去做這件事。

孩子總和家人“對著幹”,跟“白熊效應”有關,家長需要了解

正是“白熊效應”致使孩子跟家長“唱反調”。孩子不知道事情的嚴重後果,家長簡單的言語警告只會激發他們強烈的情緒反彈。

家長面對如此“唱反調”的孩子,難道應該事事順從他們嗎?當然不能!家長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在減少自己焦慮抓狂情緒的同時,還能讓孩子逐漸遠離“白熊效應”,建立更加親密和諧的親子關係。

三、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遠離“白熊”

1包容孩子

當孩子開始“唱反調”時,家長應及時地給予孩子包容和理解,嘗試跟孩子建立平等的交流,瞭解孩子的近況,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家長可以先跟孩子聊聊自己工作中的煩心事,讓孩子幫忙想想辦法,將孩子的興致調動起來,再適機詢問,而只有讓孩子放下心理防備,家長才能得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孩子總和家人“對著幹”,跟“白熊效應”有關,家長需要了解

2理智批評孩子

有些家長在孩子“唱反調”時,立刻就給孩子順毛,以滿足孩子要求的方式來緩解情緒。孩子確實會因此開心,立刻就能看到孩子的情緒改善,但長期來看這種方式不僅不合時宜,還會帶來一系列可怕的後果,過於溺愛會導致孩子更為嚴重的“唱反調”。

如果孩子隨意說出一些不尊重長輩的話語,那麼家長一定要理智地指出孩子的錯誤,採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以孩子喜歡的名人或者遊戲主角尊老愛幼,有禮貌的故事為教育素材,增加他們的興趣和接受度。不能隨意順從或視而不見,因為家長的不重視會讓孩子在原來的基礎上變本加厲將惡劣的行為習慣進一步發展。

3傾聽孩子

當家長髮現孩子的行為不對勁時,應真誠地告訴他們,自己願意做一名傾聽者。需要注意的是,合格的傾聽者首先應做到在孩子講述的過程中不要打斷,也不要隨意插嘴將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一股腦告訴孩子,

更不應認為孩子所思所想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便立刻批評孩子。一定要完整耐心地聽孩子傾訴完,然後再引導孩子想出解決的方案,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提供建議和提示,最終還是以讓孩子獨立完成為目標。

孩子總和家人“對著幹”,跟“白熊效應”有關,家長需要了解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時刻要想到“白熊效應”,太過於緊張和嚴苛,只會起到反作用,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強化,簡單的壓制不能讓孩子從心底認同家長的管教,只是被迫接受,而隨著情緒的積壓,孩子“唱反調”的情況只會愈演愈烈。

今日互動話題:您家孩子喜歡“唱反調”嗎?您在讓孩子遠離“白熊”方面有什麼想法?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