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首發:陳弘浩個人號(ID-gh_77ceb25952ec)

轉發:食材品牌觀察(ID-SCPPGC)

食材產業高速增長的背後是餐飲產業的繁榮興盛,一路同行的風景煞是好看。


偶爾間的電閃雷鳴、傾盆大雨,暫時遮蔽住了旅途中的美景,但如果此時食材產業經營者們選擇下車亦或是貪戀他鄉的繁花似景、安逸舒適,同行的旅途將就此終結,而遠方的風景也註定無緣共享。


既然此刻暫時遇到了些困難,也許是前方道路的泥濘被迫踩下了剎車,我們不妨暫且停下來,靜靜的面對面,開始用發現美的眼睛看看彼此,找尋更多的共同點,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近期互動了很多餐飲業界的經營者,發現大家面對疫情的積極態度、應對疫情的積極行動,以及開展疫後復甦的積極舉動,給了我很多的能量與啟發思考。

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由此我寫下了這篇文章。首先,還是來講兩段故事:


蒸瀏記的羅總來上直播,講到客單價21元的兩百多家蒸瀏記門店也開始思考有沒有售賣黑山羊肉菜品的可能性時,食材產業經營者們你們有什麼觸動?這傳遞了什麼信號?


另一個是我的好兄弟,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的梁秘書長,他的朋友圈發了如下的信息,我的評價是:“力求每個食材以後發朋友圈都要匹配一個餐飲品牌”,他回答說:“這是趨勢”。

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是的,這就是趨勢。疫情之前大家可能還淺嘗則止,疫情過後,一定大張旗鼓了。


我盤點了餐飲人推進這個趨勢所具備的以下六個維度特質後認定,餐飲人離全面開啟“菜品食品化”之路不遠了


特質一“懂胃口”。這是餐飲人的本能,沒有誰比餐飲更貼近食客的胃,沒有誰比餐飲更懂門店方圓幾公里的社區狀況及消費能力,沒有誰比餐飲更能拿得出菜品設計、出品方案。菜品食品化的定型試驗室就在餐飲人的廚房灶頭。

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特質二“多種子”這是餐飲人的命脈,會員制、預售卡、粉絲群等等,分分鐘圈粉無數,圈的粉還特別接地氣,都是直接有消費經歷的忠實粉。忠實粉啊,人家有群眾基礎,走群眾路線,種子級的信任用戶才是新消費場景成功的關鍵基礎。

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特質三“秀品牌”這是餐飲人的先天基因優勢,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使得餐飲人穿上圍裙進廚房,脫下高帽上舞臺。近年來他們彷彿像明星一樣經常活躍在聚光燈下,攝像機前。


一問到創業選擇時,人人都要開餐廳,以此為榮。這裡我們且不論餐飲經營的苦逼,就光鮮亮麗的形象塑造來說,就是餐飲人血脈裡濃濃的營銷氣質的體現。一句話,大家喜歡餐飲秀品牌。

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特質四“善跨界”這是餐飲人的邊際能力之一,當羅總談到之前從來就不敢想象作為快餐品牌的他們此生還能夠與黑山羊這樣的中高價食材結緣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時(這裡有我誇張的表達成分,羅總見諒),我隱隱覺得食材人的另一個春天也即將到來。


菜品食品化的跨界魔力打破了以堂食或者外賣菜品為主要經營方式的餐飲業態邊界,跨過去了,快餐廳賣佛跳牆也是“新常態”。

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特質五“善整合”這是餐飲人的邊際能力之二,菜品外賣已紮根餐飲成為必備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再加上菜品食品外賣,能整嗎?


1000家店的餐飲品牌,等於天然就具備了1000箇中轉倉、集散地,先天的門店優勢將很快形成管道的效應,菜品食品的血液一旦注入,將生生不息的流遍大街小巷。

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特質六是“生憂患”這是餐飲人的血性,在遭遇過兩次疫情危機的停擺後,我堅信餐飲人必將不會重蹈覆轍。


因為他們正在通過多年從業積累起來的能力、資源、創造力和不屈的血性,不斷推進著菜品食品化向前發展,當危機再次來臨時,我堅信,堂食可以停,但餐飲的另一條生命線一定會源源不斷的持續運作下去,服務民眾,服務社會。

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作為食材產業的經營者,只有把準了這個脈絡,用心去發現身邊人的美,用心去欣賞身邊人的美,從珍惜身邊的餐飲客戶做起,發現菜品食品化的“餐飲採購新空間”,做好菜品食品化的“賢內助”,才能攜手闖天涯。

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上)

問題來了,食材產業經營者們如何在即將到來的這場把“豬”都能吹上天的颱風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下期:食材產業經營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下),帶您學會欣賞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