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合一的清明,除了踏青、祭掃,可以吃點什麼呢?

說到清明,現在我們首先想到它是一個傳統節日,一般會在這段時間去祭祖;其次會想到這也是個踏青的好時候,不少人會選擇在清明假期出門去郊遊;最後會想到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一個,這段時間也非常適合進行春耕春種,"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其實清明作為一個歷史悠久中華傳統節日,發展到今天已經融合了其他兩個節日,分別是"寒食節"和"上巳節",它們的特殊習俗也被融合,最終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清明文化。

三節合一的清明,除了踏青、祭掃,可以吃點什麼呢?

清明文化中最"香"的部分就是飲食文化了,不少人雖然都非常喜愛這些噴香的食物,但是卻並不瞭解它們為何而生,今天我們就介紹其中兩種美食,以及它們的由來。

第一種是在南北兩地都流傳廣泛但是略有差異的傳統美食,饊子。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一般呈長條狀,色澤金黃,層層疊疊,不但精美而且十分誘人。北方的饊子多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則多以米麵為主料,雖然原料不同但是外表相似,好吃程度不相上下。饊子一般是幹吃,香脆可口,但是也可以泡牛奶或豆漿,之後入口即化,兩種不同的吃法,兩種不同的風味。

三節合一的清明,除了踏青、祭掃,可以吃點什麼呢?

饊子還有一個別名,"寒具",其實從這個名字上就能看出它和原先的寒食節絕對是關係密切。寒食節的起源今天有很多人以為是幾年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但實際上並不是,寒食出現要早得多。

寒食節最早起源於上古時期就有的"改火"習俗,不過那個時候,它叫做"禁火節"。在古代,先人們對於火種是十分重視的。在寒食,首先需要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謂之 "禁火",之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標誌,這一套將舊火換新火的儀式就叫做"改火"。據《後漢書》記載,最初的寒食時間竟然長達105天,哪怕是最短的也要近1個月。在這期間不能夠私自生火生火,想吃東西也只能生食,所以就需要提早準備吃的,以保證寒食期間的生活所需。

三節合一的清明,除了踏青、祭掃,可以吃點什麼呢?

饊子的記載也不少。屈原《楚辭·招魂》中,就有"粔籹蜜餌,有餦餭兮"的句子。到了宋代,蘇軾甚至專門寫了一首,名為《寒具》"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明代醫學大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有這樣的記載:"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麵,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見從古至今,饊子一直都受到人民的喜愛。


饊子是簡單地長條狀,可是另一樣麵食卻是造型獨特,十分可愛了,它就是寒燕兒,也叫子推燕。光看這個名字,我們就知道它一定和有關寒食的一位著名人物介子推有關了。這種麵食主要流傳在北方,到了清明左右,各戶人家就用白麵捏成一個個玲瓏可愛的各種飛鳥或十二生肖形象的麵糰,但又因為主要是以燕子的造型為主,所以叫"寒燕兒"。

三節合一的清明,除了踏青、祭掃,可以吃點什麼呢?

春秋時期,重耳在還未即位前流亡他鄉十多年,介子推就是他流亡過程中的得力干將。不但屢次保護了重耳,而且在當重耳萬分飢餓的時候,介子推竟然割下了自己的大腿肉給重耳充飢。當重耳返晉成功即位時,雖然給很多身邊跟隨的人大肆封賞,但是卻獨獨忘記了他的恩人介子推。

介子推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沒有任何不滿,反而是當機立斷揹著老母進山躲避。已經是晉文公的重耳不久後發現了,他想起了介子推的恩情,但為時已晚,介子推不肯從山中出來。重耳沒有辦法,他想將介子推從山中逼出來,於是下令放火燒山,可是直到死,介子推也沒有從山中走出,反而是與老母抱樹活活被火燒死。重耳悔不當初,但是現在後悔已經沒用了,他只得下令在這一天禁火,以此來紀念介子推。這就是"禁火節"改名"寒食節"的由來。

三節合一的清明,除了踏青、祭掃,可以吃點什麼呢?

寒燕兒也是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創造的。介子推死前抱著的樹是柳樹,寒燕兒就是用柳條串起來紀念這位忠臣。想要捏成一個個寒燕兒,就得用比較硬的發麵,這樣便於成型,哪怕是蒸熟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形,燕子還是十分可愛的。

三節合一的清明,除了踏青、祭掃,可以吃點什麼呢?

給雪白的寒燕兒上色需要在蒸熟後才能操作,而且做工很有講究,要求嘴、眼、羽、尾,形成層次鮮明的色澤對比。最後用柳條穿起來,可以掛在門上,在人們心中有著驅邪的作用。可以說,小巧玲瓏的寒燕兒寄託了不少人們的思想。

今天,清明節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節日,而更是一種文化符號,關於清明的小吃,也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哪怕不是清明節,我們也可以吃到這些,這就是發展的表現。一種事物、一種文化,只有深入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