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聚英才丨人才引進實現首季“開門紅” 疫情當下提升產業“含金量”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延期到崗、線上辦公讓他們發展的腳步一度放緩。疫情當前,既是危難,又是倒逼企業升級的好機遇。能否轉危為機,人才至關重要。

在3月17日召開的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提出,要將“人才興魯”戰略變為具體行動,構建全類別、全方位、全週期的高效制度體系,聚焦聚力打造人才高地。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如何讓更多優秀人才來到青島高新區,如何讓高新人才助力企業化危為機?《化危為機聚英才》專題系列報道將陸續呈現青島高新區最新的人才工作動向,呈現青島高新區對引進人才作出的努力,呈現青島高新區企業對人才的懇切需求,讓企業找到對的人,助力青島高新區和企業共渡難關,攜手共贏。

化危為機聚英才丨人才引進實現首季“開門紅” 疫情當下提升產業“含金量”

開年以來,青島高新區聚焦人才引進,以“雲簽約”形式引進5名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以“產業鏈吸引人才鏈、人才鏈補強產業鏈”,雙向互補發展,實現2020年人才工作“開門紅”。針對疫情期間企業的需求,青島高新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發揮平臺作用,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能,為園區企業生產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據瞭解,今年簽約的5名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專精於大數據+智能製造、精密儀器儀表、高端裝備製造、醫療醫藥產業等諸多領域。其中,國家特聘專家梁教授就在醫療醫藥產業領域頗有建樹。

化危為機聚英才丨人才引進實現首季“開門紅” 疫情當下提升產業“含金量”


人才 推動產業“高精專”發展

“如果能實現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那無論是對青島高新區來說還是對於這個行業,都是件利好的事情。”國家特聘專家梁教授專注於核酸化學和生物技術方面的教學及研究,此次簽約的項目主要致力於多種核酸檢測設備、技術及配套軟件的設計開發。他表示,之所以選擇青島高新區,就是看中了從園區到產業園再到企業各方面為醫療醫藥產業作出的努力,希望能進一步推動青島高新區相關產業“高專精”發展。

“首先是真正好的項目,能真正服務於社會大眾的項目,其次就是對於人才的環境改善和服務質量提升。”說到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梁教授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國家的人才政策是基礎,更重要的是每個地區、每個企業真正把後續的服務落到實處,每個人做好本職工作,包括我們的科研人員,踏實努力負責,把服務社會看成是自己追求,才能有機會一點點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據梁教授介紹,目前他已與青島高新區相關企業共建青島市核酸擴增技術專家工作站以及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實踐基地,研發項目落地也在順利實施的過程中。

化危為機聚英才丨人才引進實現首季“開門紅” 疫情當下提升產業“含金量”


企業 人才驅動企業“內動力”

梁教授所說的核酸擴增項目,也是立菲醫療器械創新園接下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在立菲負責人黃寧看來,技術儲備是企業發展的內動力所在,而得以支撐和創新的關鍵,就是人才的驅動。“應對各種變化最有效的就是不斷地自我升級、迭代,這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不斷去研發和實踐,所以能把人才吸引來並留下來,是我們重點要去做的。”黃寧介紹說。

“我們有誠意也有能力為來高新區的醫療器械高層次人才提供從創業載體、研發平臺、團隊組建、技術共享、資源匹配、柔性生產、市場營銷等全流程的服務。”針對立菲接下來重點發展的醫療器械產業鏈“3C”(CDMO+CRO+CSO——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組織+臨床研究組織+醫療器械供應鏈和流通服務)創新服務平臺,企業為招攬人才鉚足了勁兒。據介紹,平臺建成後,將涵蓋新產品研發、樣品生產、註冊檢驗、臨床試驗、註冊申報、批量化生產、供應鏈管理、產品銷售流通等各服務環節,充分實現資源集約化利用,為進入平臺轉化的企業大大縮短產品上市週期,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

化危為機聚英才丨人才引進實現首季“開門紅” 疫情當下提升產業“含金量”


園區 幫助人才解困 助力復工復產

這樣的企業不只有立菲醫療器械創新園,在青島高新區,無數的專家和企業都在為各行各業的發展作出最大的努力。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通過人才集聚,不斷提升產業“含金量”,是贏得未來競爭,實現“危機”向“機遇”轉化的“關鍵一招

”。

記者從青島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瞭解到,青島高新區近期堅持防疫情、抓復工兩不誤,積極發揮平臺作用,依託人才服務大廳開展遠程業務辦理、政策解答、業務指導等服務,“一對一”為企業提供社保、公積金、就業等綜合服務,將人才服務落到實處。疫情期間,青島高新區已通過人才招聘平臺、“青島高新人才”微信公眾號等途徑累計為園區200餘家企業線上發佈人工智能、生物製藥、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崗位1000餘個,收到簡歷5000餘份,保障園區企業復工復產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接下來,青島高新區將與園區企業攜手並進、共克時艱,將人才工作與產業發展緊密融合,真正實現讓人才發展有舞臺、讓人才創業有保障,當好人才“後勤服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