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買新不買舊,有些十年的小區硬是和新房一個價,七十年產權少了十年為啥還要價和新房一樣?

二掌櫃帝


房子買新不買舊,雖然這是很多人的看法,但其實,買房子可不等於買白菜,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現在的房子,產權70年,即是住了10年,但其實如果有其它因素“彌補”,價格真的有可能和新房一樣高,甚至有可能超過新房。

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樓市、社會現象

現在的樓市可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如果房子很值錢,人們都爭著買房子,在這樣的社會現象下,二手房的價格就會被哄抬到一手房那樣高。隔壁張大爺的房子要賣100萬,我這個戶型,比他家大1㎡,我肯定不能賣低於100萬,對吧?

當每家每戶都是這樣,那二手房的價格就會有一個“潛移默化”的共識,房子很值錢,大家都別降價,保持這個價位,不愁沒人買。

地段、交通、教育、醫療、商業等配套

房價在大環境(樓市)的影響下,還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地段、交通、教育、醫療、綠化、商業等等。

各方面配套都完善的房子,價格肯定不會低,這是必然的,即使有開發商腦子進水,樂於慈善事業,虧錢,把各方面條件都非常棒的房子賣成白菜價,也輪不到你去買,當然,也不會有開發商這麼傻。

所以,配套越好的房子,價格就越高,哪怕是二手房,如果配套比新樓盤的一手房更好,價格絕不會低於一手房。

再說,賣房的人也不傻,配套這麼好的二手房,誰願意低價賣出去?你的新房子,沒有地鐵,沒有商業配套,子女上學不方便,我的二手房,小區有幼兒園,樓下還有大商場,走過對面馬路就能坐地鐵,誰更貴?一目瞭然吧?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有些十年的小區硬是和新房一個價了吧?

謝謝大家的觀看,喜歡的請點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