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前些日子看環球時報的新聞,說珍珠奶茶不止在日本消費者之間流行,連日本黑幫都靠開奶茶店致富。

看來這個世界的運行機制也都差不多,甭管地上地下,哪裡有錢賺往哪裡走。

島國人民很愛珍珠奶茶,當然也有可能是愛奶茶背後的少女消費,總之是願意為了研究奶茶花心思。

上週又看到日本出了一種會發光的珍珠奶茶,奶茶中的發光珍珠是這樣的:如果用手機或者發光的物體照射,珍珠就會變得透明,呈現出金黃色。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據說這種珍珠的味道比一般的珍珠奶茶更濃郁。

我開始陷入深思:到底是什麼讓世人沉迷奶茶不能自拔?


現代奶茶源頭


港奶和臺奶不一樣。港奶澀口,臺奶甜膩。和這兩個地方的女人很像,一種幹練灑脫,一種軟嗲甜。

出於歷史原因,香港人喝奶茶是跟英國人學的,臺灣奶茶囊括了很多日本文化,所以臺式奶茶在日本非常受歡迎。

臺灣人一直很擅長這些小資情調的甜品飲料。除了珍珠奶茶之外,手衝咖啡和翻糖蛋糕都少不了臺灣人的功勞。

根據網絡標準傳說,珍珠奶茶起於臺灣一家叫春水堂(或者另一家也在爭這個名頭)的奶茶店。

但根據奶茶的原材料和珍珠的原料看,這種說法並不可靠。

早期奶茶是在茶水裡加奶製品,茶葉用紅茶,這種喝法從茶馬互市開始在中國西北地區和歐洲都不罕見。

珍珠的原料是地瓜粉或者木薯粉,材料不新奇,也不是近代才出現的。

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中早就記載過這種把紅薯或木薯蒸熟、碾碎、揉成粉團加入湯中的吃法。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具體是誰把第一個小地瓜丸子丟在奶茶裡一起吃掉很難考證。最有可能的是西北某個既能吃到地瓜(或者木薯)又喝奶茶的人。

世人愛奶茶,卻厭惡甜膩與肥肉。當我們對某物痴迷,就可以看到這一痴迷背後的渴望。

威廉·詹姆斯說,“脫離不適才是真正的愉悅”。渴望會激發你採取行動:餓了去找食物吃,渴了找水喝。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痴迷狀態讓一個人的羞恥心、征服感、舒適感、掙扎感和滿足感互相糾纏。

面對一杯奶茶,在能喝與不能喝之間糾結糾纏,對糖和脂肪的愛恨交加最令人著迷。

那是不是奶茶成了生活必需品,對身體有益了,人們就不再熱愛奶茶了?

未必。

我曾經以為奶茶只是靠糖和甜奶蠱惑年輕人,但在研究奶茶前進歷程時發現並非如此。

讓我震驚的是,奶茶居然征服人類這麼久了。即便是西北邊陲地區的傳統奶茶沒有那麼多糖、珍珠和椰果。牧民們依舊熱愛它。


中國古代也有奶茶


奶茶=奶+茶


值得驕傲的是,奶茶始於亞洲文化。可口可樂可以席捲世界,奶茶一樣可以。

茶起源於中國,西北地區牛羊成群,能最完美將這二者結合的地方,就只有中國。

整個西北邊陲都喜歡喝茯磚茶。

北疆以畜牧業為主,人們多以放牧為生,最喜歡煮加了牛奶的奶茶喝。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北疆牧民煮奶茶,一般是在帳篷的中間懸掛一把鋁製茶壺,一整天都燒著,隨時都能喝。

奶茶的煮法不復雜:先將茯磚茶敲成小塊,抓一把放進盛水八分滿的茶壺內,放在爐火上烹煮,沸騰幾分鐘後,加上一碗牛奶或幾個奶疙瘩和適量鹽巴,再沸騰幾分鐘。一壺鹹香熱騰的奶茶就好了。

茶壺裡可以接著續水,加茶葉、奶和鹽,慢慢燒煮。每戶人家隨時都有奶茶喝。

受到氣候和環境影響,北疆高寒,少蔬菜。食品以奶肉為主,缺乏維生素和蔬果中的天然營養,每天吃肉喝奶,更需要去膩消食的飲料“刮油”。

西藏的酥油茶和奶蓋茶比較像,茶水中加的是酥油。

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記載過一種“酥簽”,可見酥油茶在元代就有了,“取金字茶的茶末兩湯匙,加入適量的酥油一同攪拌均勻後,用白開水沖泡成茶湯即可。”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古代早有酥油,在蒙古人的飲食中地位僅次於馬奶。“把浮在牛乳表面的油脂狀凝結物取出,放入鍋中煎熬煉制,得到的油脂就是酥油。”

蒙古人從牛奶中提取出奶油後,不直接在奶油裡放鹽,而是通過長時間的熬煮脫去水分,收藏在用羊胃製成的皮囊裡,方便隨時取食。

藏區主食肉奶、餈粑,牧民以放牧和種旱地作物為主。茶葉也是藏區居民補充維生素的主要來源。

根據官方數據,西藏的年人均茶葉消費量達15千克左右,在全國各省、區之間排名最高。

藏族有的喜歡喝清茶,有的喝奶茶,但喝得最多的還是酥油茶。

蒙古族牧民更習慣鹹奶茶,把茶、牛奶和鹽一起煮。

蒙古煮鹹奶茶用的多是青磚茶和黑磚茶,用鐵鍋烹煮,這一點與藏族酥油茶和維族煮奶茶時用茶壺的方法不同。(他們用鋁製茶壺)

這些地區的奶茶都要“煮”,而不是泡。

高原地區氣壓低,開水不到100℃,水不夠熱。所以選磚茶,質地緊實耐煮,茶汁濃厚可以和奶香互抵,煮出來的奶茶味澀奶濃但不膩。

古人和邊疆牧民們對奶茶的熱愛不亞於我們,對他們來說,煮奶茶、喝奶茶已經成為一種習俗和禮節。

據說蒙古族姑娘出嫁,新娘得煮得一手好的鹹奶茶才能顯得家教有方。

可見煮奶茶、鹹奶茶、酥油茶也一樣蠱惑了西北牧民,那它們滿足了牧民的什麼?心理需求還是甜蜜口感?

也都不是。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所有能傳承千年的飲食文化,都與居住環境和身體需要有關。

邊陲地區對奶茶的依賴,最重要的一點是身體需要通過它消食解膩補充維生素。

不過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現代交通便利物流發達,已經沒有多少人缺少維生素或者其他營養,人們更想要一種美食入口的愉悅感。

根據愉悅科學的研究,不同形式的愉悅有不同的大腦活動模式,這些大腦活動會緊密的重疊在一起。

而隨著人類演化以及文化在人類腦中留下的印記,甜味,可以成為快樂本身。


為什麼奶茶可以帶給我們愉悅感?


從多年來的研究結果看,人類的愉悅感連接著內臟和大腦更高等的功能。

在威廉·詹姆斯的年代,科學家們還不知道多巴胺這種腦內化學物質。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是人類一切活動的關鍵,包括動作和情緒。

大腦藉由如多巴胺神經遞質傳遞信息,觸發神經元。神經元再對很多種不同的內啡肽產生反應,這時候大腦中的眾多系統互相作用,最終表現為你的愉悅感。

大腦中有一個愉悅感的獎勵區域,這個區域的活動和嗅覺機制和體內化學反應有關。

在一定程度上,一個人聞到香味的感覺和吃到美味其實差不多,而且都和愉悅掛鉤。

在生理上,奶茶可以刺激慾望,與其中的糖有很大關係。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當我們吃到甜食時,會表現出開心,這是大腦內部深處的某些神經元產生了多種興奮激素的結果。

糖分子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幾乎所有生物都要依靠它生存。生物喜歡糖這種慾望的原始程度或許始於單細胞生物,比性愛還要早。

曾經因為生理構造不同和糖的難得,早期人類對糖的慾望是一種求生和快樂。

但在人類文明進化後,隨處可見的糖和沒有消除的原始慾望產生了矛盾。

過度攝取糖將會擾亂正常的欲求、喜好和學習節奏。

至今為止,人們仍然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糖過多的問題,更不用提解決問題。

如果持續、過量的攝取糖分,內臟的會開始自我懷疑,給出錯誤的反饋:果糖會提高胃裡飢餓素的濃度,這種激素會刺激飢餓感。所以越吃糖,越想吃更多糖。

當我們的身體無法承受過剩的能量,總會引發很多問題。大量工業化製糖引發了一系列失配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

畢竟人類進化最多的是腦子,不是把身體改造成超級賽亞人。


好在,我們已經發現了糖的潛在影響,也逐漸意識到了糖的危害。斷糖飲食越來越流行,對碳水化合物的認知也更清晰。

雖然...各種飲料和奶茶的市場不減反增。

畢竟是征服地球的物種啊!愛的就是這種征服和放肆。

但如果身體有糖尿病前兆、內臟脂肪過多,或者肥胖者,還是建議你儘量減少糖分攝取(包括超市裡大部分的食物飲料)。

奶茶不加糖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奶茶背後的商業推手


奶茶為什麼要蠱惑你?因為有人想讓你著迷,然後付錢。

上帝之手在召喚。

奶茶從開端到市場化完全是兩個路徑。

很顯然,能讓全世界為之痴迷的不是蒙古鹹奶茶,而是珍珠奶茶、奶茶三兄弟、烏龍芝士奶蓋、熊貓芝士奶蓋、抹茶奶蓋…bulabulabula….

奶茶懂人心,懂營銷,懂味道,也懂故事。

商業化奶茶也是經過進化的,這種進化從味覺到視覺再到嘴唇觸覺,還有廣告包裝和營銷策略,隨時衝擊各種感官。連周杰倫接了奶茶廣告後都一發不可收拾。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珍珠奶茶的確開創了一種形式,可以在飲料里加上軟糯的甜品丸子。

在1990年代珍珠奶茶在臺灣崛起之後,食品業在“珍珠”上下了不少功夫。現在不止可以加珍珠,還可以加椰果、布丁、紅豆。

其實除了珍珠奶茶,臺灣人也做大了手衝咖啡。我猜想肯定也有人試過往咖啡里加甜品丸子,但咖啡很苦,加上甜品丸子不好喝。

奶茶店老闆為了飲料好賣,開創新飲料很正常。把珍珠奶茶發展為商機與文化,把奶茶推向世界市場,臺灣奶茶業有不小的功勞。

不過奶茶的形式越來越多,好像又開始走向最初的形式。

2015年喜茶開業後,奶茶的席捲趨勢更猛烈了。

2017年有報告預估,綜合茶飲銷售額大約472億元,潛在市場規模400~500億元。有意思的是,喜茶對年輕人主打健康。

或許以前,年輕人第一口奶茶從吸管滑入口腔,腦子裡開始有一個聲音強調:“我要的就是這種放縱。”鮮泡茶出現後,腦海裡的聲音變成了“這是一杯可以喝的奶茶”。

不評價營銷與包裝,以喜茶為代表新開創的奶蓋茶和港式奶茶、臺灣奶茶最大的不同是:不用奶茶粉+奶精+果糖漿了。

就是鮮泡茶+牛奶蓋。原料的簡單搭配,倒是恢復了奶茶的本色模樣。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奶茶背後的故事一點都不簡單

西藏的酥油茶和奶蓋茶很像,只是奶泡沒那麼精緻。

當奶茶越來越迴歸本質,走向淳樸茶香和香濃牛奶的簡單路子。或許就會有人更憧憬奶茶別的樣子,那就看你的腦洞能不能預估商機了。

無論如何,奶茶對當待人的意義絕對是不可磨滅的。它是我們快樂的源泉,是撫慰年輕人心理的一味良藥。

儘管關於奶茶健康與否的爭議很多,作為一名理智的年輕人,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理智飲用,多攝取健康食材。如論什麼時候,快樂與健康,都該是生命的第一要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