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情緒勒索,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從小,大部分的人都被要求要有好的成績、好的表現,如此一來,才能讓父母在親戚朋友間炫耀,代表自己的小孩贏過別人的小孩,卻從未好好地瞭解,孩子是不是願意這樣做,這真的是他們喜歡的事情嗎?


面對情緒勒索,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媽媽給我的罪惡感-


宇佑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孩。


宇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他的媽媽一個人要撫養宇佑,又要工作,可又希望宇佑不會因為沒有父親而輸人一等,所以對小孩的教育非常重視,從小就想辦法讓他念好的學校、請好的家教,就是不想讓小孩輸在起跑點。因此,每次小考、月考,媽媽總是嚴格地檢視他的成績,如果沒有達到九十分,就會被嚴厲地斥責。


她總是這樣對宇佑說:“宇佑啊!不是媽媽要這麼嚴格,媽媽這是為了你好啊!我這是希望你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幫媽媽爭一口氣!”


宇佑聽了這些話,總是有著滿滿的愧疚感。


那一年宇佑十四歲了,叛逆期的少年對於“考個好成績”這件事,越來越沒有感覺,於是他開始不看書,也不好好上課,成績一落千丈。

這時候媽媽對他說:“宇佑啊!你是要氣死我嗎?你看你的成績,這樣對得起我嗎?你明明知道媽媽工作很辛苦,為什麼你不能體諒媽媽的心呢?”


宇佑聽了這些話,有著更深的罪惡感了。


於是,“我真的這麼糟糕嗎?”“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勁?”“我是個壞小孩!”“媽媽這麼辛苦,我真的很不懂事!”這些話語,慢慢地不斷滲透到宇佑的心中。平時,只要有任何事情不順媽媽的意,媽媽就會大哭大鬧,說自己很命苦,一個人賺錢養家,還碰到不懂事的小孩,這要她情何以堪?


不斷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宇佑瀕臨崩潰的邊緣,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對,他想要自己做主,但是媽媽又一直告訴他應該要怎麼做,如果不順媽媽的意,她就會哀怨地說自己很命苦,不斷加重宇佑的罪惡感。


看到宇佑這樣的狀況,聰明的讀者應該知道他碰上了媽媽的情緒勒索。如果對照上週講的四種類型,可以發現宇佑的媽媽,大多時候是用“悲情者”的方式來綁架宇佑,希望宇佑能夠依照她的所想做事。所以悲情者會利用人們的同情心與罪惡感,來達成他們的目的。


-四種情緒勒索模式-


首先,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四種情緒勒索模式:

悲情者的情緒勒索

他們會想辦法誇張自己的不幸,加深當事人的同情心與罪惡感,如果沒法趕緊離開現場,我們就會陷入情緒漩渦當中,這時候就很難抽身。

自虐者的情緒勒索

這類人會用死亡、自我傷害的方式,讓對方感覺到事情很嚴重,如果不順從他們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有時候,他們也會用“就是你害我”的角度來進行綁架。如果我們陷在這樣的情緒當中,就會感覺到自己對不起勒索者,所以我們得做出補償。當我們快速離開現場之後,就不會被這樣的情緒所感染,自然就有機會把事情看得更清楚!

欲擒故縱者的情緒勒索

遇到這樣的對象,我們很容易沉溺在對方的“好”當中,而認為自己應該要有所回報;如果我們不依照對方的想法行事,就會失去這所有的“好”。如果我們遠離這樣的誘因,以客觀的角度看清楚戲碼,自然就會破解這樣的情緒勒索。

施暴者的情緒勒索

不管是面對積極或是消極的施暴者,他們的狀態都會讓自己陷入被威脅的感覺,他們就是利用我們的恐懼心理,來達成他們所要的結果。這時候我們更要遠離情緒中心,想辦法擺脫那樣的恐懼狀態,才能夠清楚地看見:我們正被情緒勒索威脅著!


當我們碰到情緒勒索的時候,除了要覺察並辨識出是哪一種情緒勒索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遠離現場!


-珍愛生命,遠離現場-


當我們碰到情緒勒索的時候,除了要覺察並辨識出是哪一種情緒勒索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遠離現場!


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心說:不就是走開嗎?有什麼難的?

回想一下你生活中被情緒勒索的時候,真的那麼容易走開嗎?

當我們面臨情緒勒索的時候,心裡是會害怕的。一面害怕對方,一面又怕傷害對方:萬一我離開,這樣對他(她)好嗎?


其實,快速離開情緒風暴中心,不管對自己或對方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因為當我們面臨情緒風暴的時候,對方通常是沒有理性可言的,除非他們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不然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如果面臨情緒勒索,我們還一直堅持不退的話,到最後只會弄得兩敗俱傷。暫時離開,對彼此都好!


記得,面對情緒勒索的第一個關鍵:覺察並辨識出情緒勒索的類型!

面對情緒勒索的第二個關鍵:離開情緒風暴中心!


面對情緒勒索,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書名:《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

ISBN 978-7-5080-9889-0

定價:42.00

頁碼:232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