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投資基礎:中國金融市場(一)

上期小豬講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基本概念,如果您打算在國內買股票、買基金、買債券的話,還得進一步瞭解中國的金融市場,因為這是您判斷基本面的基礎所在。

那麼中國有哪些金融市場呢?小豬給您嘮叨下:

A首先我們國家有貨幣市場,包括銀行之間的借貸,短期債券、債券回購和票據貼現市場。

B其次我們有債券市場,分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上一節講過所謂場內市場就是深圳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內,場外就是交易所外(如銀行間市場和櫃檯市場)。

小豬補充下:我們國家發行的債券包括利率債(國家政府發行的債券-風險小)和信用債(一般企業公司發行的債券)。

C接下來是大家經常接觸到的股票市場。也分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場內市場也是深圳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內交易,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滬深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版),場外也是一些櫃檯交易等。

小豬補充下:滬港通(2014年)就是上海/香港居民可以買香港/上海股票;深港通(2016年)也是一樣。

D外匯市場不多說,我國炒的人遠沒有股票多,不過我國實行的是結售匯的制度(銀行統一辦理外匯匯兌和結算),大家知道為什麼人少了吧?

E當然我國還有曾令大媽們瘋狂的黃金市場,中國黃金市場大致包括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現貨、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櫃檯黃金產品組成的交易市場。

F關於商品期貨市場,我國有三大交易所:1、鄭州商品交易所;2、上海期貨交易所;3、大連商品交易所。

G金融衍生品市場,按資產類別劃分主要包括了利率類、權益類、貨幣類和信用類衍生品。

接下來,小豬講講我們交易金融工具前,需要了解的影響金融市場的因素,它和我們投資前對基本面的分析是密不可分的:

1、經濟因素

通常有三個方面:

宏觀經濟的運行(GDP、經濟週期、通貨膨脹、匯率和資金流動)

國家的政策(貨幣政策-央媽、財政政策-調節財政收支如稅收和發行國債等、收入政策)

國際的金融環境(世界貨幣制度、寬鬆與緊縮的國際金融政策等)

以通貨膨脹為例,它上升了,您存銀行還是那麼多利息肯定是不划算的,所以銀行要抬高存款利息,那麼大家買股票和債券的錢就少了,股票和債券的價格就會下降,影響隨之體現,並且這種影響是全局性的。

2、法律因素比較簡單,金融法律的完善與否會影響到金融市場是否健康穩定地發展。

3、市場因素包含國內和國際統一的市場組織,豐富的市場交易品種,市場交易機制(比如合理的價格機制)。

4、技術因素這個最近大家感覺比較強烈,比如5G信息技術、半導體、新能源等技術因素;又比如信息技術的發展衍生了很多互聯網金融產品,加速了金融全球化信息共享等

5、心裡因素也比較直觀,最近油價大跌和疫情衝擊,導致連漲12年的美股大幅下挫,媒體調侃道指下跌超過1000點,有人~會被火箭發射到太空去。這更多的是心裡因素和恐慌導致,不出意外的話,會繼續反彈。

6、管理因素和其它如文化、歷史等因素:這兩點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就不多做解釋了。

綜上,評判一支股票,最重要的還是對基本面的掌控,所以對上述金融市場的影響因素要能迅速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並付諸行動,這密切關係著您在金融市場的投資盈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