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相逢”衝刺港股IPO之際 旗下一分公司人去樓空疑似失聯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仲琦 馮櫻子 北京報道

兩個多月前,汽車融資租賃公司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喜相逢”)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IPO上市。正當喜相逢上市的關鍵時刻,該公司爆出分公司疑似失聯的消息。

3月3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佈“疑似失聯融資租賃公司名單”的公告顯示,該局2019年部署開展了融資租賃公司梳理排查工作,根據排查情況,有46家疑似失聯融資租賃公司。其中,喜相逢的分公司福建喜相逢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贛州分公司(下稱“贛州分公司”)赫然在列。

“在江西金融監管局排查的時候,恰好贛州分公司全員回總部參加年中會議,導致幾天無人駐店,使得金融監管局未聯繫到分公司的負責人員,因此被列入異常名單,目前已經向當地監管部門遞交了報告說明。”喜相逢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解釋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整體營收放緩、淨利減少、融資難等大背景下,通過上市拓寬融資渠道或是喜相逢的不二選擇。對於分公司疑似失聯是否對喜相逢赴港上市造成影響的問題,上述工作人員堅稱:“沒有影響。”

贛州分公司疑似失聯

近期,監管部門對融資租賃公司加強了監督檢查力度,上海、天津和深圳接連公示了一批經營異常的融資阻力公司,江西也不例外,一次公示了46家疑似失聯融資租賃公司。

記者從江西金融監管局瞭解到,為了加強行業監督管理,推動行業規範穩健發展,根據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等六類機構監管聯繫和情況報告的函》(銀保監辦便函〔2018〕1952號)有關工作要求,該局於2019年部署開展了對轄區內融資租賃公司的梳理排查工作。並對46家疑似失聯的融資租賃公司予以公告,公告期限為2020年3月2日至4月2日。企業如果有異議,可以在上述期限內與該局聯繫。公告期滿後,仍未與該局取得聯繫的企業,江西金融監管局將按相關規定採取相應的處置措施。

今年1月初,銀保監會正式下發《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按照徵求意見稿的規定,“失聯”是指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融資租賃公司:無法取得聯繫;在企業登記住所實地排查無法找到;雖然可以聯繫到企業工作人員,但其並不知情也不能聯繫到企業實際控制人;連續3個月未按監管要求報送月報。

記者在江西金融監管局公佈的疑似失聯公示名單上看到,福建喜相逢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贛州分公司位於31位。

天眼查顯示,贛州分公司成立於2017年11月8日,註冊資本為0元。目前,贛州分公司處於續存狀態。經營範圍包括:汽車租賃;融資租賃業務;機械設備租賃及銷售;禮儀慶典服務;軟件設計與開發;在網上從事批發零售業;經濟信息諮詢(金融、證券、期貨、保險等國家有專項規定的除外);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實行國營貿易管理的貨物除外)。(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是其100%控股的母公司。

對於贛州分公司疑似失聯一事,喜相逢相關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去年6月份集團召開年中工作會議,贛州分公司全員回總部參加年中會議,導致幾日無人駐店,使得金融監管局未聯繫到分公司負責人員,因此被列入異常名單,2019年12月20日,喜相逢集團已向贛州市金融監管局遞交報告說明。”

“經溝通,贛州市金融監管局要求我司在不新增融資租賃業務的情況下,保持現有合同業務完結。目前,我司已向贛州金融監管局報備進行申請。”這位工作人員進一步說。

喜相逢擬香港上市

去年12月31日,喜相逢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香港主板IPO上市。而在這個敏感時期,喜相逢的分公司被監管部門列為疑似失聯的經營異常企業。雖然喜相逢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此事對上市工作沒有影響”,但上市對喜相逢來說不容有失。

公開信息顯示,2007年喜相逢成立於福建,是一家汽車融資租賃服務供貨商,提供多種有關汽車零售、汽車融資及汽車相關服務之解決方案。2012年之前,該公司主要以經營性租賃的方式提供汽車租賃服務,2012年開始將業務模式的重心轉放在汽車零售及融資業務,以直接融資租賃的方式出售汽車。截止去年6月,喜相逢在國內的銷售網絡遍及24個省市,包括61間店鋪。

在經營方面,從2016年到2019年6月末,喜相逢營業收入增速明顯放緩,而盈利更是呈現下滑趨勢。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收入分別為5.37億元、7.84億元、10.24億元,營收增速接近100%。但截至2019年6月,喜相逢半年的收入為5.47億元,同比僅增長1.86%。同時,儘管喜相逢營收保持增長,但近年其利潤卻一直在下滑。2016年到2018年,公司盈利為6150萬、6082萬以及5994萬;去年上半年,利潤為2168萬,同比下降20.02%。

從披露的財務數據看,喜相逢增收不增利主要是由於公司收益成本、行政費用、銷售及營銷費用的快速增長所致。其中,收益成本的貢獻最大。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喜相逢收益成本從3.81億元增至7.14億元,增幅87.4%。進入2019年,其收益成本的仍然較高,達到3.73億元。喜相逢的收益成本上升主要受到存貨成本上升的影響。2016年到2018年,喜相逢存貨成本分別為3.49億元、4.88億元和6.32億元。去年上半年,其存貨成本依然保持在3.26億元的水平。

此外,喜相逢平均存貨週轉日數也在明顯增加。2016年到2019年6月末,其存貨週轉日數分別為37天、67天、105天和130天。喜相逢表示:“平均存貨週轉日數持續上升主要是公司的汽車零售及融資業務擴張增購汽車所致。”可見,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喜相逢存貨週轉日數大幅增加,導致汽車的利用率下降。

不僅如此,招股書披露,以往喜相逢的資金來源主要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2016年以來,喜相逢的借貸平均成本不斷上升,由2016年的6.4%增長至2019年上半年的9.3%;資金成本由2016年的0.14億元增長至0.63億元。

另外,一個必須面對的是事實是,同業的競爭壓力對喜相逢盈利下滑起到了推動作用。一位不具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以整車企業、銀行及其關聯方為代表的汽車融資租賃服務商擁有雄厚的資金支持。相比之下,以喜相逢為代表的的中小汽車融資租賃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都面臨的營收放緩、淨利減少、融資難等困難。因此,上市是解決喜相逢等中小汽車融資租賃企業融資難、擴大市場佔有率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對此,喜相逢在招股書中亦表示:“為了更高效籌集資金支持增長、降低對債務融資的依賴,是上市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