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美食指南,一道來自石縫、巖腳的美食,90後00後你們見過嗎


三月美食指南,一道來自石縫、巖腳的美食,90後00後你們見過嗎

立春的雨後一直到金色的秋天,大自然賦予了人們一道的綠色野味——地軟。地軟是天地鍾靈之毓秀,悄然墜落人間的美味。地軟生長在無汙染、潮溼的荒山、野坡、河溝,只要被雨水滋潤的地方,一簇簇、一朵朵黑黃透綠的地軟遍佈了山坡、溝壑。地軟生長範圍廣,適應性很強。


地軟的叫法有很多,地耳、地衣、地皮、地踏菜、雷公菌...,俗稱“地苦戀”,每個名字都充滿了野趣,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被譽為自然界中最典型最成功的共生現象的範例。地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益脾補肝、養顏潤膚的作用。


一場春雨過後的放晴,春光明媚的好日子,帶上家人開車去郊外,去呼吸春天裡的新鮮空氣,去感受大自然萬物復甦的神秘,再去採摘一盤春天裡大自然最好的饋贈——地軟,該是多麼溫馨多麼美妙的畫面。

三月美食指南,一道來自石縫、巖腳的美食,90後00後你們見過嗎

李時珍說:地耳亦石耳之屬,生於地者,狀如木耳,春夏生雨中,雨後既採之。地軟是一種相當不錯的食療蔬菜,可燉、可炒、燒湯、涼拌、做餡,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採摘回來的新鮮地軟,當然少不了來一盤地軟炒雞蛋。


地軟炒雞蛋


地軟像是迷你版的黑木耳,薄、軟、小、嫩,清洗乾淨後光滑、明亮,炒雞蛋食之很香。雖然地軟很美味,但剛採摘來的地軟清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於地軟常生長在石縫、巖腳,因此身上容易粘滿沙土,將地軟全部泡水,然後撒上一層面粉,讓麵粉全部附著在地軟表面,再用水沖洗,這方法小二哥真是屢試不爽。

三月美食指南,一道來自石縫、巖腳的美食,90後00後你們見過嗎

準備幾個笨雞蛋,攪拌均勻,地軟清洗乾淨焯水瀝乾切細條,起鍋燒油放入雞蛋液,稍微定型翻炒,盛出,另起鍋,留底油倒入地軟翻炒,放入食鹽、雞精調味,倒下雞蛋混炒一分鐘,撒蔥花,關火,出鍋。

三月美食指南,一道來自石縫、巖腳的美食,90後00後你們見過嗎

笨雞蛋炒地軟鮮香爽滑,口感甚佳,似木耳之脆,但比木耳更嫩。時常吃新鮮地軟對治牙痛和夜盲症也有一定幫助。


鮮炒地軟雞蛋味道美,營養佳, 趁時光大好,不如一起去與地軟來一場美麗的邂逅吧?90後00後的小夥伴是不是愛上了地軟呢?我是龍城小二哥,每天分享一道不一樣的美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