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死營養學的生活飲食模式


氣死營養學的生活飲食模式


我奶奶八十多了,BMI 32.5(為女人的身高體重保個密)已經嚴重超過了健康體重的標準。除了超標的體重外,我奶奶還特別愛喝飲料,吃零食,不愛運動,最大的愛好就是躺在床上看評戲。以上種種全是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但是,我奶奶卻很健康。

相信人人身邊可能都會有我奶奶這樣的“健康大神”,他們吃香喝辣卻不長肉;無肉不歡卻沒有高血脂,冠心病;抽菸不見得會得肺癌。他們的存在就是對科學最大的挑戰,真可謂是氣死營養學的生活飲食模式。

當然科學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也不是無法撼動的權威,科學正是因為不斷地被挑戰才得以發展。我們歡迎這樣的“特例”,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我們離真理又近了一步。

為什麼對於大多數人的疾病危險因素,對於這些“健康大神”來說不值一提呢?“

基因”可能是解開謎底的第一把鑰匙。比如:參與膽固醇轉運的載脂蛋白ApoE,其基因多態性就導致心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氏病和2型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當然,除了先天因素,我們的後天的行為和環境也會對基因進行“篡改”。酒精對基因造成的損害是不可逆的;而葉酸可以通過調節細胞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達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作用。

忽略了“量”的問題

我奶奶雖然愛吃零食,愛吃喝飲料,但是她有個原則:無論吃什麼都不讓自己吃撐。如果吃了零食,正餐就會少吃一點兒,不會讓自己超“量”。

營養學和毒理學都是研究“各種物質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科學。再“好”的東西如果攝入太多,對人體也是有害的;再“壞”的物質,如果過達不到有效劑量,對健康也不會構成威脅。

營養學家們在制定膳食營養素攝入量時,也會設置“推薦攝入量”和“可耐受最高劑量”。缺乏或攝入過多某些營養可能會得營養相關疾病,如果缺鈣和維生素D可能會得佝僂病,骨質疏鬆;能量,脂肪攝入過多會導致肥胖。所以“別拿營養素不當藥物,吃了可以治病,吃多了也可以致病”。

還有一些營養素,需要和基因環境共同作用,可能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比如:對於存在膽固醇敏感基因的人,可能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就會引起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維生素D雖然人群普遍缺乏,但是其與癌症、心血管疾病、痴呆等疾病的因果關係尚無明確結論得出;還有很多植物化學物質,比如多酚類、皂甙類、有機硫化物等與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衰老存在聯繫。

在未得出明確因果結論之前,科學家們只能通過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總結出適宜大多數人群的“健康飲食”,再針對其中營養物質可能起到的作用進行逐一破解。在基因檢測尚未普及,營養理論尚未完善的時代我們很難解釋你和“健康大神”存在的差異。只能將對於“大多數人”有效的營養建議推薦給你,以求讓你離健康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Rasmussen K L. Plasma levels of apolipoprotein E, APOE genotype and risk of dementia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 review[J]. Atherosclerosis, 2016, 255: 145-155.

Garaycoechea J I, Crossan G P, Langevin F, et al. Alcohol and endogenous aldehydes damage chromosomes and mutate stem cells[J]. Nature, 2018, 553(7687): 171-177.

Ferrari A, Torrezan G T, Carraro D M, et al. Association of Folate and Vitamins Involved in the 1-Carbon Cycle with Polymorphisms in the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 (MTHFR) and Global DNA Methy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 Nutrients, 2019, 11(6): 13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