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高頻知識點之方劑學各論——解表藥(三)

方劑學各論——解表藥(三)

(全國卷歷年出題數:23道)

1.方劑對比分析與鑑別應用——扶正解表類


(1)敗毒散益氣解表,適用於體虛而感風寒溼邪之表證,時行感冒易見表寒證者亦可用,再造散助陽益氣,辛溫發汗,適用於陽氣虛弱而見表寒證,非汗不解者。


(2)加減葳蕤湯:養陰解表,適用於陰虛之人又受風熱之表熱證。

2.具體方劑


(1)敗毒散


【方歌】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許姜三片,氣虛感寒有奇功。


【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人參、甘草、生薑、薄荷。


【用法】水煎服。


【功用】散寒祛溼,益氣解表。


【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溼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痠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


【方義】


①羌活、獨活發散風寒,除溼止痛,羌活長於祛上部風寒溼邪,獨活長於祛下部風寒溼邪,合而用之,為通治一身風寒溼邪的常用組合,共為君藥。


②川芎行氣活血,並能祛風;柴胡解肌透邪,且能行氣,二藥既可助君藥解表逐邪,又可行氣活血加強宣痺止痛之力,俱為臣藥。


③桔梗辛散,宣肺利膈;枳殼苦溫,理氣寬中,與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暢通氣機、寬胸利膈的常用組合;前胡化痰以止咳;茯苓滲溼以消痰,皆為佐藥。生薑、薄荷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調和藥性,兼以益氣和中,共為佐使之品。人參亦屬佐藥,用之益氣以扶其正,一則助正氣以鼓邪外出,並寓防邪復入之義;二則令全方散中有補,不致耗傷真元。


④綜觀全方,用羌獨活、芎、柴、枳、桔、前等與參、苓、草相配,構成邪正兼顧,祛邪為主的配伍形式。扶正藥得祛邪藥則補不滯邪,無閉門留寇之弊;祛邪藥得扶正藥則解表不傷正,相輔相成。


⑤喻嘉言用本方治療外邪陷裡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氣疏通,裡滯亦除,其痢自止。此種治法,稱為“逆流挽舟”法。


【加減應用】


若正氣未虛,而表寒較甚者,去人參,加荊芥、防風以祛風散寒;氣虛明顯者,可重用人參,或加黃芪以益氣補虛;溼滯肌表經絡,肢體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靈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風除溼,通絡止痛;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膿血、裡急後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氣和血止痛。


【注意事項】


方中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溼溫、溼熱蘊結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附方】


①荊防敗毒散


組成:羌活、柴胡、前胡、獨活、枳殼、茯苓、荊芥、防風、桔梗、川芎、甘草。


功用:發汗解表,消瘡止痛。


主治:瘡腫初起。症見紅腫疼痛,惡寒發熱,無汗不渴,舌苔薄白,脈浮數。


②倉廩散


組成:人參、茯苓、甘草、前胡、川芎、羌活、獨活、桔梗、枳殼、柴胡、陳倉米、生薑、薄荷。


功用:益氣解表,祛溼和胃。


主治:噤口痢。

「方劑學」高頻知識點之方劑學各論——解表藥(三)

(2)再造散


【方歌】再造散中芪人參,桂枝草芍熟附齊,細辛羌活防芎姜,陽虛寒閉最相宜。


【組成】黃芪、人參、桂枝、甘草、熟附子、細辛、羌活、防風、川芎、煨生薑、大棗、白芍。


【用法】加大棗,水煎,槌法加白芍,煎三沸,溫服。


【功用】助陽益氣,解表散寒。


【主治】陽氣虛弱,外感風寒證。惡寒發熱,熱輕寒重,無汗肢冷,倦怠嗜臥,面色蒼白,語言低微,舌淡苔白,脈沉無力,或浮大無力等證。


【方義】


①方中以桂枝、羌活為君藥,臣以防風、細辛,君臣相伍旨在發散風寒。


②熟附子溫補元陽,黃芪、人參補益元氣,共為佐藥,既可鼓舞正氣以利發散,又可防陽隨汗脫。


③白芍養血斂陰,合桂枝可調和營衛,且制附、桂、羌、辛之辛熱溫燥而不礙汗;甘草甘緩,使汗出不猛而邪盡出,是佐助而又有佐制之意。煨生薑溫胃,大棗滋脾,合以升騰脾胃生髮之氣,調和營衛而助汗出,是佐使之品。


④本方配伍上,扶正而不留邪,發汗而不傷正,相輔相成,以免顧此失彼,變生不測。


⑤本方意在助陽發汗,故仿效麻黃附子細辛湯法,卻又不用發越陽氣之麻黃,而用桂枝湯加羌、防、川芎,於發汗中兼和營衛。甚至生薑亦須煨過,使其專事溫胃。白芍用炒,使其涼血制燥而不礙汗。


【加減應用】


若證為陽氣虛弱而見面色蒼白、語聲低微、肢冷等,宜加人參、黃芪合附子以助陽益氣;兼咳喘吐痰者,宜加半夏、杏仁、蘇子、白芥子以化痰止咳平喘;兼溼滯經絡之肢體痠痛,加蒼朮、獨活祛溼通絡止痛。


【注意事項】


血虛感寒或溼溫初起者,均不可使用本方。


【附方】


麻黃附子甘草湯


組成:麻黃、甘草、附子。

功用:助陽解表。

主治:少陰陽虛,外感風寒。惡寒身疼,無汗,微發熱,脈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腫,氣短,小便不利,脈沉而小。


(3)麻黃細辛附子湯


【方歌】麻黃附子細辛湯,助陽解表代表方,陽虛外感風寒證,寒重熱輕脈沉良。


【組成】麻黃、附子、細辛。


【功用】助陽解表。


【主治】


①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證。發熱,惡寒甚劇,雖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脈沉微。


②暴啞。突發聲音嘶啞,甚至失音不語,或咽喉疼痛,惡寒發熱,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脈沉無力。


【方義】


①麻黃辛溫,發汗解表,為君藥。


②附子辛熱,溫腎助陽,為臣藥。麻黃行表以開洩皮毛,逐邪於外;附子溫裡以振奮陽氣,鼓邪達外。二藥配合,相輔相成,為助陽解表的常用組合。


③細辛歸肺、腎二經,芳香氣濃,性善走竄,通徹表裡,既能祛風散寒,助麻黃解表,又可鼓動腎中真陽之氣,協附子溫裡,為佐藥。


【配伍特點】


三藥並用,補散兼施,使外感風寒之邪得以表散,在裡之陽氣得以維護,則陽虛外感可愈。另外,此方具有宣上溫下、開竅啟閉之功,為以表裡同治之方易作上下同治之法的體現。

「方劑學」高頻知識點之方劑學各論——解表藥(三)

(4)加減葳蕤湯


【方歌】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蔥白桔梗隨;草棗薄荷八味共,滋陰發汗功可慰。


【組成】生葳蕤、生蔥白、桔梗、白薇、淡豆豉、薄荷、炙甘草、紅棗。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陰解表。


【主治】素體陰虛,外感風熱證。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乾,舌紅,脈數。


【方義】


①葳蕤(即玉竹)味甘性寒,入肺胃經,為滋陰潤燥主藥,用以潤肺養胃、清熱生津,因其滋而不膩,對陰虛而有表熱證者頗宜;薄荷辛涼,歸肝、肺經,“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藥”,用以疏散風熱、清利咽喉,共為君藥。


②蔥白、淡豆豉解表散邪,助薄荷以逐表邪,為臣藥。


③白薇味苦性寒,善於清熱而不傷陰,於陰虛有熱者甚宜;桔梗宣肺止咳;大棗甘潤養血均為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藥性。


④諸藥配伍,汗不傷陰,滋不礙邪,為滋陰解表之良劑。


【加減應用】


若表證較重,酌加防風、葛根以祛風解表;咳嗽咽乾、咯痰不爽者,加牛蒡子、瓜蔞皮以利咽化痰;心煩口渴較甚,加竹葉、花粉以清熱生津除煩。


【注意事項】


外感表證無陰虛者,不宜使用本方。


(5)參蘇飲


【方歌】參蘇飲內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齊;幹葛木香甘桔茯,氣虛外感最相宜。


【組成】人參、紫蘇葉、幹葛、半夏、前胡、茯苓、枳殼、桔梗、木香、陳皮、甘草、生薑、大棗。


【用法】加生薑、大棗,水煎溫服。


【功用】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主治】氣虛外感風寒,內有痰溼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疼,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滿悶,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苔白脈弱。


【方義】

蘇葉辛溫,發散表邪,宣肺止咳,行氣寬中為君藥。葛根解肌發汗,人參益氣健脾,既助解表,又使表藥祛邪不傷正,共為臣藥。半夏、前胡、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氣;木香、枳殼、陳皮理氣寬胸,醒脾暢中;茯苓健脾滲溼,以治生痰之源,諸藥共為佐藥。


【配伍特點】


一是散補並行,則散不傷正,補不留邪;二是氣津並調,使氣行痰消,津行氣暢。


【加減運用】


惡寒發熱、無汗等表寒證重者,加荊芥、防風去葛根;頭痛甚者,加川芎、白芷、蒿本;氣滯輕者,可去木香。

「方劑學」高頻知識點之方劑學各論——解表藥(三)

(6)蔥白七味飲


【方歌】蔥白七味《外臺》方,新豉葛根與生薑;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最相當。


【組成】蔥白、幹葛、新豉、生薑、麥冬、乾地黃、千揚水。


【功用】養血解表。


【主治】血虛外感風寒證。病後陰血虧虛,調攝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咳血、衄血)之後,感冒風寒致頭痛身熱、微寒無汗。


本方是補血藥與辛溫解表藥並用,故為治血虛外受風寒證之代表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