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三種瀉心湯的區別

調和寒熱劑最重要的知識點是幾個瀉心湯,尤其是半夏瀉心湯,在歷年各大類考試中一直是出題人的寵兒。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總結一下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這三種瀉心湯的區別。

從歷年考試來看,最易考的是三種瀉心湯的用藥配伍以及主治證型,基本不會考其誤治核病因,所以這一節的講解我們的重點要放在三個瀉心湯的用藥和它們的主治上,以此來掌握三種瀉心湯的區別。

半夏瀉心湯組成為:半夏、黃連、黃芩、乾薑、甘草、大棗、人參。其具有調和肝脾,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之功效。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臨床表現為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西醫上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寒熱錯雜者。

生薑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湯減乾薑二兩,加生薑四兩而成。方中重用生薑,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氣而消痞滿,配合辛開苦降、補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熱互結於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證。

甘草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調中補虛,配合辛開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氣虛弱,寒熱錯雜所致的痞證。

從證候上來說,半夏瀉心湯證最簡單,僅是心下痞,生薑瀉心湯證在此基礎上多了心下痞且硬,乾噦,嘴裡有異味,腸鳴而下利的證候,甘草瀉心湯在此基礎上多了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腸鳴而下利,且下利次數多的證候。

從用藥上來說,生薑瀉心湯比半夏瀉心湯多了一味生薑,甘草瀉心湯比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少了一味人參,炙甘草被置換成了甘草。

從用治範圍上來說,這三個瀉心湯被廣泛運用於各種胃腸疾病的治療,雖然如此,其治療的重點和範圍卻不盡相同。如某種胃病,半夏瀉心湯主要治療胃脹且不硬;生薑瀉心湯主要治療胃反酸,口有異味,乾噦,脹而且硬兼腸鳴下利;而甘草瀉心湯主要治療胃有燒灼感,乾嘔,心煩,安靜不下來,脹硬而且滿兼腸鳴下利次數多。

最後我們通過一道例題,回顧今天的知識點。

【例題】症見“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宜選用:

A.半夏瀉心湯

B.生薑瀉心湯

C.甘草瀉心湯

D.小柴胡湯

E.黃連湯

【答案】A。解析:此題主要考察瀉心湯的主治功用。用此三方,偏於傷食,用甘草瀉心湯;偏於下利,幹噯食臭,用生薑瀉心湯;沒下利只嘔,心下痞硬腹中雷鳴用半夏瀉心湯。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以上就是三種瀉心湯的區別,其中半夏瀉心湯的知識點請同學們重點把握,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