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三种泻心汤的区别

调和寒热剂最重要的知识点是几个泻心汤,尤其是半夏泻心汤,在历年各大类考试中一直是出题人的宠儿。那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三种泻心汤的区别。

从历年考试来看,最易考的是三种泻心汤的用药配伍以及主治证型,基本不会考其误治核病因,所以这一节的讲解我们的重点要放在三个泻心汤的用药和它们的主治上,以此来掌握三种泻心汤的区别。

半夏泻心汤组成为: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其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临床表现为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西医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

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方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证。

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调中补虚,配合辛开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气虚弱,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

从证候上来说,半夏泻心汤证最简单,仅是心下痞,生姜泻心汤证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且硬,干哕,嘴里有异味,肠鸣而下利的证候,甘草泻心汤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肠鸣而下利,且下利次数多的证候。

从用药上来说,生姜泻心汤比半夏泻心汤多了一味生姜,甘草泻心汤比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少了一味人参,炙甘草被置换成了甘草。

从用治范围上来说,这三个泻心汤被广泛运用于各种胃肠疾病的治疗,虽然如此,其治疗的重点和范围却不尽相同。如某种胃病,半夏泻心汤主要治疗胃胀且不硬;生姜泻心汤主要治疗胃反酸,口有异味,干哕,胀而且硬兼肠鸣下利;而甘草泻心汤主要治疗胃有烧灼感,干呕,心烦,安静不下来,胀硬而且满兼肠鸣下利次数多。

最后我们通过一道例题,回顾今天的知识点。

【例题】症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宜选用:

A.半夏泻心汤

B.生姜泻心汤

C.甘草泻心汤

D.小柴胡汤

E.黄连汤

【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泻心汤的主治功用。用此三方,偏于伤食,用甘草泻心汤;偏于下利,干嗳食臭,用生姜泻心汤;没下利只呕,心下痞硬腹中雷鸣用半夏泻心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以上就是三种泻心汤的区别,其中半夏泻心汤的知识点请同学们重点把握,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