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關注我,陪你一起做智慧父母!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這樣的場景,您是否似曾相識?

“孩子,你看都幾點了,還不寫作業?”

“這點兒事都幹不好,你還能幹什麼?”

“早點兒睡,明天還要上學呢!”

“玩遊戲時間長了傷眼睛,戴眼鏡多不方便啊!”

……

怎麼樣?父母們有沒有耳熟能詳的感覺?這些“至理名言”,無一不是出自父母的“發明創造”,只不過無緣斬獲諾貝爾金獎。

為什麼父母們喜歡“嘮叨”?似乎對於自己的孩子,父母總會有一種不放心,不滿意,通過語言告訴孩子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孩子按父母說的去做了,父母才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其實,父母要的,是一種安全感,說白了,就是心裡踏實。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但是,這種安全感,是以孩子的成長為代價的。

到底什麼是安全感呢?安全感來源於過去,並對未來產生作用。

父母們有沒有想過,我們自身的不安全感是怎麼來的?在過去的成長經歷中,我們很少得到自己父母的認可和鼓勵,從小耳濡目染,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錯了就得改”,“孩子要聽父母的話”,“父母都是為了你好”……我們絲毫沒有懷疑過這些奉行了幾十年的信念體系,真實性到底有幾分?

我們小時候就是一個聽話的乖孩子,所以對於我們自己的孩子,我們當然會本能的用我們被對待的方式去對待孩子。

但是你會發現,過去那一套,在我們的孩子這裡,似乎已經“失靈”了。每一句嘮叨,都源於我們愛孩子的本意,希望他把作業寫完了再玩,希望他早點睡覺,怕他玩遊戲久了傷眼睛,這有錯嗎?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可為什麼孩子就跟我們對著幹了呢?我們說一句,孩子頂十句,更有甚者,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來,不與我們交流,甚至還用“不上學”來威脅我們。

孩子明明知道這是我們最害怕被觸碰的“軟肋”啊!為什麼自己的親生骨肉,卻偏偏要扎父母的痛處?


是孩子故意要傷害我們嗎?


伊索寓言中的這個小故事也許能幫助大家明白一二:

小馬馱著幾代鹽過河,一不小心摔倒了河裡,他站起來準備再過河時,發現背上的份量減輕了很多。過了不久,小馬又馱著東西過河,小馬走到河中央時,故意的一滑,摔倒在河裡。他慢吞吞地從河裡站起來。可是那個口袋卻比原來重了幾十倍,原來這次它馱的是棉花。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時代在發展,孩子們的心理需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的舊時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連婚姻都得聽父母的,否則就是大逆不道。而現代社會呢,“孩子”已然演變成了一個新型“物種”,他們更加註重自己的人權,追求自由平等,不喜歡嘮叨說教,具有較強的自尊心,他們需要的是懂自己,能體會自己內心感受,注重自己心理需求的父母。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父母,如果你的身體活動於現代社會,而思想卻還抱著過去的舊觀念不放,那麼您很有可能是從過去穿越過來的古代人!


“嘮叨”本無罪,關鍵是“嘮叨”的內容,要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從你的“嘮叨”中,感受到被重視,感受到愛,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接納,那麼,孩子的行為,很有可能會超出你的期待。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我很喜歡“你是怎麼做到的?”這句話,既讓孩子感受到被欣賞,又能夠引發孩子思考,總結成功經驗,如果再加上驚訝的表情,雙目圓睜,嘴巴擺成正方形,只要保證下巴不掉下來,表情再怎麼誇張都不為過。

“你怎麼總是這麼厲害啊?老媽坐著火箭都跟不上啊!”每次看到孩子做出了一些挑戰,誇張的表達總要跟上。如果在親子相處中,父母給孩子的積極的,正面的反饋比遊戲中的數量多,孩子不可能去沉迷遊戲。

所以,我們可以跟遊戲做個比賽,看看每天我們給到孩子的鼓勵和認可與孩子在遊戲中獲得的及時反饋,哪個多,哪個少,如果我們慘敗,那起碼,我們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裡了。

怎樣的“嘮叨”,才是有益的?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這幾天,孩子的額頭上長了一些青春痘,他通過手機視頻看到一條信息,說是生吃黃瓜不容易長青春痘。於是,他第一時間來向我求證這個信息,我說我不清楚,不過你可以試試看。孩子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到冰箱裡拿了兩根水果黃瓜,洗了洗就開啃。

孩子是學校裡的跑步健將,家裡空間雖然有限,不過也絲毫不影響孩子在這方面的發揮。

捏著鼻子咬了第一口,我發現孩子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就已經擠到一塊兒去了,如果教弟弟學習一個“囧”字,哥哥的表情是最好的學習資源。

“這黃瓜也太難吃了吧?”兒子一邊努力的嚼著嘴巴里的黃瓜一邊說。

我實在忍不住不笑,回了兒子一句:“你從小沒吃過黃瓜,當然不習慣啦!”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孩子突發奇想:“那我把黃瓜榨成汁怎麼樣?”


孩子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了,當媽媽的怎麼能不欣慰:“好啊,那你試試看唄。”

於是乎,孩子跑到廚房,左手黃瓜,右手削皮刀,幾根黃瓜就在孩子嫻熟的動作下,完成了換裝工作。


看著水池裡滿池子的黃瓜皮,我暗想,如果我要求孩子把這些東西收拾了,孩子肯定也會來做,不過總覺得那太沒有水準了。“兒子,把黃瓜皮收拾了!”想想這老一套的嘮叨,我自己都聽煩了,孩子能不煩嗎?

我看著這些黃瓜皮,有的在洗手池底部,有的貼在池壁上,還有的在臺子上——“爬山虎?”對啊,很像爬山虎嘛!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我驚呼:“孩子呀,你的爬山虎快要爬到窗戶外邊去了,還不快把它抓回來?”孩子第一時間跑過來,把大部分黃瓜皮整理收拾到了垃圾桶裡。


“太感謝啦,我發現,你不僅有責任心,而且還很有創造力呢,謝謝你讓媽媽發現了這麼漂亮的爬山虎。”肯定孩子的責任心的同時,還多了一個發現孩子創造力的好機會。

我發現,來點兒幽默感,解決問題就容易多啦,這樣的“嘮叨”,孩子怎麼能不喜歡呢?

來個結語吧:

從過去的“嘮叨”,到現在的“嘮叨”,前者是源於擔心和恐懼,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和掌控,後者是源於愛和智慧,背後是父母意識水平的提升。在學習家庭教育五年多的時間裡,我慢慢了解了事物發展規律和大自然的法則,自己內心的愛才被一點一點的發掘出來。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有愛,才會有好的結果。做個有愛的媽媽,原來並不是那麼困難,前提是,心中有路。

溫馨提示:我是孟孟,三個男孩的媽媽,也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如果您喜歡本文,可以轉發分享哦,想要獲得更多精彩內容,就關注我!私信“智慧”,免費贈送家庭教育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