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孩子的“嘮叨”呢?

“小話癆”的產生

疫情的這段時間,我們都不能出門,成人不能上班,孩子不能開學,親子時間變得越來越多,很多穩定的親子關係也在這段時間得到比較好的建立。但是,另外一方面來水,也凸顯出來許多的問題,來自於孩子的,來自於父母關係的,來自於親子關係的,各個方面的,甚至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呢也慢慢的從母慈子孝向著雞飛狗跳的節奏在發展,之前我舉過一個抖音上的段子作為例子,大家可能海有印象,這裡就不再做細緻描述了。

剛剛說了,疫情期間的相處也讓親子間產生一些問題,孩子的一些小行為呢也在這段時間內被放大,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例子,孩子愛說話這個問題。那愛說話本身不是一個問題,甚至有的家長還是希望孩子多說話。李老師覺得孩子應該多說話,多和人進行交流,但如果孩子一直不停的說,不管什麼時候,只要孩子想說,他就會拉著家長不停的去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能就是一個讓家長比較焦慮的問題了。

怎樣看待孩子的“嘮叨”呢?

孩子會不停的去說


仔細想一想,你的周圍是不是有這樣的一個孩子呢,孩子特別愛說話,當你跟他聊起來的時候呢,你就發現,他特別的能說,不管什麼話題,總是滔滔不絕的說個不停,而且在他說的過程中還要要求你必須認真的去聽,而且還得坐下來好好的聽,他的話呢可能會是他經歷的事,也可能是他想象出來的事,總之就是有的切合實際,有的天馬行空,很多時候,你永遠想象不到,他的下一句會說什麼。

當我們跟這樣的孩子去交流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就會很崩潰,那作為自己家的孩子,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不能出去的情況下,父母們只能和孩子們在一塊,本來在家的辦公效率就低,再加上有一個孩子在不斷的干擾,如果這個孩子還是一個小話癆,試想一下,這將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

有的家長還會發現,以前我們的孩子不是這樣的,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還是比較聽話,也能夠安靜的玩玩具活動等,在疫情期間陪著孩子玩的時候也不是這麼多的話,最近這段時間,開始話越來越多,不斷的去說。搞不明白為什麼。


怎樣看待孩子的“嘮叨”呢?

孩子的談話總是天馬行空


所以,孩子不說話是一個煩惱,孩子說的多呢,也是一種煩惱。那怎麼能夠讓我們成人消除或者減輕這個煩惱呢?那首先我們需要做的還是和以前一樣,先分析孩子問題形成的原因,找到原因後再根據原因來制定相應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之前也說過,孩子的任何問題的形成都有原因,而這個原因呢也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孩子身體發展上的,另外一個就是孩子心理發展的需要。那孩子話語比較多的問題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我們也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幼兒身體發展的需要

我們都知道,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其中有兩個年齡段比較特殊,就是2-3和5-6這兩個階段,

2-3歲的孩子經過從出生到2歲這個階段的語言的吸收,大腦裡已經形成了比較多的語言概念,雖然說孩子在1歲左右就開始說話,但是孩子在1歲的時候嘴巴肌肉的發展沒有到位,並不支持孩子長期的說話,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呢有說話的能力,但是很少有說話的慾望。到了兩歲孩子的嘴部肌肉發展的相對健全,能夠支持孩子去進行較常時間的語言表達,這個事情的孩子會有一個語言的爆發期,你就會發現,,孩子使用著自己並不熟練的語言,不斷的跟你表達著他自己想要表達的事。

5-6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在五歲之前已經上了幼兒園,有的呢也已經進行了各色各樣的課程,也有了較為豐富的語言基礎,同時也會使用不同性質的詞語,會使用一些語法等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當孩子體會到說話的樂趣的時候呢,擁有豐富詞彙量的這些大孩子就會不斷的用語言來去表達自己。


那這兩個階段的孩子呢由於自身身體的發展和知識量的積累,會出現我們所說的語言爆發期,而這個語言的爆發就會導致孩子對於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一直不停的去說。這個呢也屬於孩子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比較正常的一個階段,當這個階段過去之後,孩子就會進入到一個比較正常的語言表達的狀態。

怎樣看待孩子的“嘮叨”呢?

在知識積累後孩子會進入語言的爆發期


第二:幼兒心理的發展需要

孩子不停的去說一些話呢,是孩子的一種需求的表達,需求什麼呢?需求成人的關注,近期孩子開始不斷的去說話就是一個很好的驗證,前階段的孩子很幸福,因為父母都能夠比較好的陪伴他進行活動,但是呢當父母需要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不能夠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的時候呢,孩子就會有種焦慮的感覺,這種焦慮的感覺會讓孩子不斷的想要父母的陪伴,孩子知道,當他和爸爸媽媽說話的時候呢,他們會聽,這樣他們雖然在做其他的事情,但是也是在我身邊的,所以,當我說的越多,和爸爸媽媽一起的時間就會越多。

這個呢其實也是疫情期間大家會比較容易忽略的一個孩子心理的一個變化,從正常的幼兒園生活到長時間的父母的陪伴,這是一種安全感和親情的飆升階段,但是當父母開始工作,孩子又不能上學的情況呢,孩子就會在內心產生情感的落差,這種落差就會讓孩子走向兩種方向,第一個是拼命的獲得成人的關注,一直和成人嘮叨,變成小話癆,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另外一種就是失去安全感,對於周圍環境的信任感降低,容易形成自閉的性格。

怎樣看待孩子的“嘮叨”呢?

愛說是孩子的正常心理


人類總是這樣,接受失而復得的東西很開心,對於得而復失的就表示的會很難過,更可怕的是孩子經歷了的是失而復得然後再得而復失的過程,試想而知,多麼可怕。

成人的平常心對待

那孩子語言的行為較多的話,我們應該以怎樣的一個心態來去面對呢?客觀的來說,這個並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對於我們成人來說確實應該注意一些。李老師給的建議呢還是從兩個方向來去進行:

第一:孩子身體發展的需求

1、不要批評孩子的這種行為表現,因為這個並不是孩子所能左右的,是孩子成長的需要,所以我們要以正確的心態來看待他,如果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就和其做深度的交流,傾聽他所需要表達的內容。

2、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 就是孩子為無目的的表達或者是不清晰的目的的表達,我們在與孩子進行聊天的時候就需要幫助孩子找到他想要表達的事情的目標,準確的和孩子進行高效的溝通。

3、孩子是為了滿足自己說的需求才會不斷的和我們成人嘮叨,所以,我們就可以提供給給孩子一些孩子可以去說,去表達的一些機會,比如聽故事、學古詩、或者進行一些有難度的語言活動,繞口令、兒歌等都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五六歲的孩子,我們甚至都可以讓孩子錄製屬於自己的故事集。

怎樣看待孩子的“嘮叨”呢?

要給孩子充分的說話的機會


第二、孩子心理發展的需要

1、要給到孩子安全感,為什麼我在好幾個問題的分析上都提到安全感,因為安全感的建立不僅會影響到性格,還會影響到孩子許多方面的發現,讓孩子對自己建立穩定的安全感,而不是隻是陪伴時的安全感,這樣我們在短暫的離開孩子之後,孩子才不至於會焦慮,也有可能就不會導致後面孩子見到之後會不斷的說個不停。

怎樣看待孩子的“嘮叨”呢?

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2、要以平常心來去看待,不要把這個當作我們成人工作的負擔,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儘量的去傾聽,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

3、如果一定會要進行比較大的活動的改變,比如突然間有急事需要離開孩子一段時間,那需要提前和孩子溝通好,說好自己的目的及時間,併合理的給孩子一些小任務,這樣可以在我們回來之後與孩子進行簡單的互動。

怎樣看待孩子的“嘮叨”呢?

提前的預設很重要


結語

總之,孩子的語言發展及心理發展決定了孩子愛說話這個行為並不是一個特別不好的行為,滿足了孩子的需要,很容易就能夠得到過渡,我們要用平常心對待我們家裡的“小話癆”們。

好了,今天的分析就到這裡了,我是Leo,一個做蒙臺梭利的幼兒教師,歡迎大家分享你們的帶娃趣事,一起來聊一聊你家的“小話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