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壹姐說

如果要說嘮叨不是出於關心,肯定是有失偏頗的。但這關心解決的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卻不是人們通常想當然的結論。於孩子而言,其隱蔽的危害,遠超它帶來的關心。那麼,是不是不嘮叨,父母的關心就無處安放了呢?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既表達關心,又不侷限孩子的成長?

“小心點!”

“慢點!”

“看著車!”

……

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各種慌張的提醒不絕於耳,甚至有不少媽媽不停尖聲高喊著追在孩子身後。

很多孩子一出校門就瘋跑,各種安全隱患和擔憂確實存在。

但是,事實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怎麼做才是對孩子好,下意識的嘮叨常常只能起到反作用。

記得有一次,兒子跟姥姥吐槽:“這件事媽媽都說了好幾遍了,真是個嘮叨大王。”自以為我算是有覺知的媽媽,沒想到,在兒子那裡還是得了個“嘮叨”的“美名”。

嘮叨似乎成了媽媽們的常態,一件事多次提醒,一句話說好幾遍都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有很多時候看似不起眼的嘮叨,卻能直接引爆孩子:

“嘟嘟,快到點了,穿上衣服了沒啊?!”媽媽忽然記起上課的時間,趕緊回頭衝屋裡的孩子喊著。

“我正在穿呢!我知道到時間了,不用你說!”孩子卻忽然被激怒。

“慢點!慢點,有車!”我追在兒子身後,想過馬路時拉住他的胳膊。

卻被他一把甩開:“我自己走!”

看孩子那份不耐煩,“嘮叨”已經成為橫亙在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一根刺了。

孩子需要成長的空間,也需要家長時常閉嘴。

可是我們在諸多擔心之下,並不相信孩子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不遲到的能力……

總之各種不放心。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尹建莉老師曾提到:

“嘮叨已經成為阻礙愛與自由教育的一種硬傷,但是,由於它的模樣如此微不足道,它的存在如此的自然,害處又如此遙遠,以至於人們根本意識不到它的危害性,甚至意識不到它的存在。它甚至比隱蔽的強權更隱蔽,但是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卻不相上下。”

一天去飯店吃飯,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一個兩歲的寶寶在隔壁桌吃飯。

媽媽不停教育著小孩:

“這個是你要的吧?這個也是你要的吧?”

“現在都不吃了,你說怎麼辦?”

“浪費糧食是不對的,要被關小黑屋。”

“你是乖寶寶,你都吃完了,我們就去買香蕉酸奶。”

……

小寶寶無言以對,只能眨巴著大眼睛不停忽閃,透著無辜。

我們都知道“粒粒皆辛苦”,要這麼多東西,不吃浪費確實不對,但是這位媽媽一頓飯不停地嘮叨、說教,甚至讓坐在一旁的我都有點不舒服了。

孩子不會表達,也不會判斷,他只能在媽媽指責的語氣中感受到自己不好。而且,在這樣的氣氛下,孩子又怎麼吃得下呢?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無意識地與孩子交流,嘮叨和說教只是大人們自我減壓的工具,似乎說出來了,我們就對孩子負責了。

其實,嘮叨聲出來後,首先治癒的是家長自身的焦躁。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對家長來說,這是沒經過思考的下意識反應,對孩子來說,收到的多是“不信任”“質疑”和“指責”。

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提醒,是成人不相信孩子的表現,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貶低。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致使兒童無法養成好習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嘮叨和指責。

家長一定要培養出一種跟孩子相處的好習慣,給孩子自律自主的成長空間。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學會閉嘴

一反常態,放學後在孩子瘋跑時,我沒再大呼小叫,而是緊緊跟隨身後。到了馬路邊,我沒再說話,悄悄觀察孩子的反應。

他一個急剎車站在了馬路邊,然後左看看右看看,小心而又迅速地過了馬路。

瞧,孩子早就具備了這些能力,當提醒消失,他自身的警覺性就豎了起來。常常,是我們的不放手和不放心矇蔽了雙眼。

學會閉嘴,當嘮叨聲要出來時,咬住舌頭。有覺察地去愛孩子,給孩子有意識的、清醒的愛,而不是下意識的、無覺知的愛。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自己的情緒自己消化

頻繁的嘮叨、提醒是家長自身過於焦慮的表現,心理學上有句話:誰的情緒誰負責。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保持一份覺知,善於反躬自問。負面情緒自己慢慢消化,而不是無意識地通過嘮叨將它傳播,影響到孩子。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學會放手

一棵樹苗如果始終在低矮的屋子裡,能長成參天大樹嗎?父母的教育往往是孩子成長的天花板。不要讓你的不敢放手,侷限了孩子的成長。

逐步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一定要減少自己的嘮叨和不必要的管束,孩子才能在空間之內承擔起自己,對自己負責。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給予信任

嘮叨和提醒呈現的往往是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不信任源自傾聽觀察的不夠。

放下家長的架子,認真聆聽觀察孩子,你會發現孩子能帶給家長太多的驚喜了,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向上、向善的。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好的媽媽是這種:我隨時都願意承認我的教育有問題,承認我曾經對孩子做錯了一些事情,我願意承認我的錯誤,我還願意改善。

看似不起眼的嘮叨,實則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如果我們不想孩子變得叛逆、麻木,希望孩子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而非依賴他人。

那麼,就請從這一刻開始,做一個願意改善的家長吧。

一木釘,兩個男孩的媽媽,專注心理、教育寫作,在文字中療愈自己,惠及他人。親子專欄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