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春節的假期長了不少,時間突然多了起來,很多人都開始學著做起美食來,翻開朋友圈除了曬孩子的,曬的最多的就是美食了。什麼手抓餅啊,油條啊,小麵包啊,涼皮啊以前統統都能在街上買到的小吃都被一個個做出來了。

難怪有人在網上說:疫情過去後,什麼賣涼皮的,炸油條的估計都沒有生意了。因為自己都學會了還用得著出去買嗎?

我覺得以後還是有生意的,畢竟上班後都忙碌起來了,沒時間去做那些複雜的美食了,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比較好,你們說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8種在朋友圈中最常曬的美食,沒想到朋友們個個都成了大廚,做的都這麼好,看的人直流口水呢。那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飽飽眼福。

第一款:油條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油條作為我們多年來的早餐,雖然從營養角度上講它不是很健康的,但是它的地位還是很牢固的,幾天不吃就覺得饞的慌,這不有人就做起來了。看看做的都不錯吧。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第二款:火燒/餡餅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火燒是我們這裡的叫法,有的地方也叫餡餅。以前早上不做飯,就會出去買個菜,甭管是素的還是肉的,外焦裡鮮,咬一口,油汁順著嘴就流出來了,想想就覺得香。疫情出不去,那就自己做吧。還別說,有人做的是真好,看著就饞的慌。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第三款:涼皮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其實涼皮在朋友圈曬的是最多呢,但是為什麼把它排在第三呢,主要是因為做涼皮真的需要技術的,不僅食材重量要控制好,做法也是有技巧。不過,不用害怕,這些小問題肯本難不倒我們這些好吃的美食者。甭管你是做需要洗面的,還是不需要洗面的,統統都不在話下,看著一個個曬出的成品,我真是懷疑以後賣涼皮的還有市場嗎?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第四款:不用烤箱的小麵包和用烤箱做的小麵包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不用烤箱的小麵包也就是用電飯煲做小麵包,一個個曬的有鼻子有眼的,真心不錯。有烤箱的也做出來了。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雖然也有失敗的時候。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第五款:水煎包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水煎包其實還是很好做的,就是將蒸包子換成水煎,基本都會做。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第六款:花捲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真是應了朋友那句話,十幾年了沒學會,就著十幾天就學會了,很神奇吧。

第七款:手抓餅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我記得以前都是去超市買上幾袋的,回來煎著吃,現在也不用去超市買了,自己在家多做些放冰箱,以後想吃拿出來就可以了,真方便,以後的早餐不愁了。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第八款:發糕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無論是紅糖發糕還是紅棗發糕,還是大米發糕,統統不在話下。

第九款:豆腦


朋友圈最常做的9種廚藝大展示,個個都成了大廚,看的人直流口水

做這個需要內酯,估計一般家裡都不會準備,但是即使這樣也難不倒我們這些美食家,沒有內酯,就找替代品—白醋,雖然不如內酯那麼完美,但是味道一點也不輸用內酯的。看看我們是多麼的聰明啊!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家有悅味,文章是本人的原創作品,希望大家能喜歡,如果大家在製作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留言一起探討和交流美食經驗,我們共同把美食做好,讓我們吃的更健康,更營養。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一樣的美食分享,希望大家吃出好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