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龍南:這“鳳眼珍珠”可是一道美味

鳳眼珍珠是客家人的傳統名菜,蘊藏著客家美食的精華。其生產歷史悠久,起源於清朝,祖祖代代相傳此菜的生產工藝和烹飪技術,逢年過節或宴請嘉賓時,是筵席上的一道主菜。

1988年在南昌參加全省食品展銷會被評為最具地方風味特色的優質食品;2004年為第十八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指定名菜。

贛州龍南:這“鳳眼珍珠”可是一道美味

客家鳳眼珍珠 賴國柱 攝

鳳眼珍珠是採用單一原材料——番薯製作而成。首先,用碾壓機將番薯壓爛成泥後裝入布袋並在大木桶裡反覆掏洗,置放數小時,倒水,取沉澱入布袋滴乾至六成幹;其次,把成團的薯粉捏碎放入圓底鍋中攤開(不燒火),用手順時針不停地在鍋中旋轉,使薯團慢慢分解成為一顆顆細小的像珍珠一樣的薯粉顆粒,然後,米篩過濾出均勻的珍珠米,偏大的珍珠米再放入鍋中重複上一道程序,使每顆珍珠米大小均勻;最後放在通風處吹乾(不能在太陽底下暴曬),晾乾後放入瓷缸中儲存。

贛州龍南:這“鳳眼珍珠”可是一道美味

龍南縣文化館提供

鳳眼珍珠湯的烹調技藝也是十分講究的,先在鍋中放入足夠的水,待水煮沸以後,將珍珠米逐步分批撒入鍋中,不能一次性倒入,不然珍珠米會因耐不住高溫而成一團糊狀。待煮至珍珠仍留微小白點核時,取出納入涼水中浸泡鬆散,至顆粒如魚眼時,再入高湯中烹飪,起鍋盛碗後撒上油、鹽、蔥、荸薺,即成佳餚。

贛州龍南:這“鳳眼珍珠”可是一道美味

王瓊攝

鳳眼珍珠因顆粒似細小珍珠,晶瑩剔透而名揚海內外。因烹製別具匠心,煮成珍珠湯,潤滑爽口,如咽珠璣,淡而清甜,厚而不膩,既宜喜宴佳餚,又適家常便餐,既有滋補清熱、降壓的作用,又有醒腦、明目的作用,故被稱作是純天然綠色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