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麗美味集於一身,海中帶刺的玫瑰——東星斑

一直以來東星斑是廣大美食愛好者餐桌上較為高檔的海鮮珍饈。東星斑的高雅,一來自顏值,二來自口感,三是其捕撈和運輸成本高。

艳丽美味集于一身,海中带刺的玫瑰——东星斑

東星斑也稱七星斑或豹紋鰓棘鱸,原產於中國東沙群島,主要分佈在印度洋西部,多自然生長於100米以下的深海,汙染少,生長時期長,在幾十年上下。由於野生資源驟減,近年來市面上東星斑一般為養殖產品。東星之名,乃指該魚從中國東沙群島而來的星斑,其外形與一般石斑魚不同,全身佈滿幼細星點,外皮光滑,色澤有藍色、紅色、褐色和黃色,顏色繽紛,美麗引人,深受食客喜愛。

艳丽美味集于一身,海中带刺的玫瑰——东星斑

目前東星斑廣泛分佈在非洲、日本、澳洲、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及中國。這種魚顏色豔麗、體態富貴優雅,在普遍長相怪異的石斑魚大家族中是難得的一股清流。

東星斑鰓蓋有三個扁平棘,胸鰭寬大,頭部體側及鰭散佈著淡藍色小斑點,靈片為細小的櫛鱗,吻圓鈍而眶間骨區窄,口裂很大,頭長和身高相等,頭型細小,身形修長,體呈橘紅色至紅褐色而身帶小黑點,胸鰭呈橘黃色;背鰭軟條部、尾鰭及臀鰭通常有窄的藍色緣,腹鰭呈橘紅色,也有帶藍灰色緣。

艳丽美味集于一身,海中带刺的玫瑰——东星斑

其外表豔麗秀美,“舉止”優雅高貴,與其他石斑魚不同,他們不喜歡躲藏,經常在單獨珊瑚礁附近遊弋,發現食物後以高速獵食。東星斑不僅長得美麗耀眼,連形體也比一般的斑魚瘦長,十分優美,它在水中游動的時候簡直美得讓人移不開眼,不過美人雖美,卻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喜歡清晨及午後覓食,幼魚會棲息礁石底以甲殼類為食,尤以蝦類為主;成魚愛吃珊瑚魚,甚至會吃掉同類幼魚,平均可長至42cm。

春季為其繁殖期,並做短距離洄游至礁區群集交配,每次皆有1條雄魚和12-13條雌魚交配,在澳洲大堡礁一代會在9-11月出現群集交配情景,因為南北季節不同,造就全年均有魚種上市。東星斑另一特徵是雌雄同體,出生時屬雌性,並在兩三年急速成長,成長後變為雄性。

艳丽美味集于一身,海中带刺的玫瑰——东星斑

東星斑捕食一般會整個吞下獵物,但是他們會量力而為,不會騷擾吞不下的魚類。自東星斑被列入受保護魚類後。其捕撈受到了嚴格的控制,因此 野生東星斑在市面上價格一般比較高。隨著人工養殖技術的成熟,養殖東星斑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野生資源的壓力,價格也日漸親民。除了鮮紅色之外,東星斑還有藍色、褐色及黃色等,但由於國人更喜歡紅色(紅色代表著紅紅火火、吉祥如意),所以紅色的價格往往較其他顏色的東星斑要貴出很多。

石斑魚肉質有嚼勁,其魚味淡中含鮮,肉質嫩滑潔白,深受美食家的喜愛,全年可上市。營養價值是一般海產品無法比擬的。其中魚肉內含有二十幾種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魚皮的膠質層含有大量的“角沙烯”成分,是特效美容元素、愛美女士的首選,而魚骨內還有珍貴的“腦黃金”成份,能激活腦細胞,提高記憶力,延緩大腦老化。除此之外深海東星斑易消化,吸收率極高約為85%-90%,有助於人腦及視力的發展。

艳丽美味集于一身,海中带刺的玫瑰——东星斑

東星斑刺身

艳丽美味集于一身,海中带刺的玫瑰——东星斑

紅燒、高湯小盞

東星斑因魚肉薄,出肉率高,清蒸後會出現裂皮,露出如雪白色的魚肉,令人垂涎三尺。其魚味淡中含鮮,肉質嫩滑細緻,外皮纖薄而魚肉潔白,饕餮一族愛吃大魚三味。尤其佳節及宴請席面上能夠充分提升紅火的氣氛和檔次。

作為石斑魚家族中的貴族,東星斑按其種類和大小規格也分為幾個等級。一般來說按種類一等品東星斑通體淡紅,或紅色斑塊多為野生;二等品紅中帶黑,色澤較暗;三等品為養殖東星斑略帶粉色;四等品通體黑色或黑色斑塊,也稱為黑斑。而按規格區分則分為小東、粗東、中東和大東幾個等級,其中以1-1.5斤重的小東價格最貴。

艳丽美味集于一身,海中带刺的玫瑰——东星斑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經常用珊瑚斑冒充東星斑,兩種魚粗看相似,但細看珊瑚斑體色要比東星斑深,斑點也較為大,肉質正宗的的東星斑要差,因此其價格也較低。

明明可以靠顏值,但東星斑還是拼品質。東星斑美味營養價值高不僅僅是美食家喜愛的佳餚食材,就連廚師在烹飪過程中也時時接受著其美味誘惑的考驗。(本文轉自【順景發】。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東星斑飲食水產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