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吃這件事兒,有時候竟然也要有點“不要臉”的精神。

平時吃飯來個腦花,炒盤肥腸都要默默接受小夥伴們的批判,認為是不義之徒。一群人吃燒烤的時候要是膽敢點個蠶蛹羊槍,連服務員都能察覺到同行中的姑娘已然面帶嬌羞,顧左右而言他,急於和我這種為了吃不管不顧的“亡命之徒”撇清關係。

在他們臉紅心跳的時候,卻有很多人並不以為然的,畢竟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放棄這絕美的口感豈不是因小失大,吃的時候就要一往無前。

當然這也有例外,就是在日料店吃白子的時候。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只聽白子之名,還以為是和風細雨大和撫子一般的細膩唯美的菜色,但其真名“精囊”則瞬間把人拉回了現實。前一秒鐘還提起筷子準備“大幹一場”,下一秒鐘就變得唯唯諾諾,滿腦子都是怎麼像同伴解釋白子是什麼樣的菜。

說出真相後,不出意外的遭到了無情的鄙視,不過在我的好說歹說之下,大家秉承著“來都來了”的精神,吃還是要吃的。

隨後真香定律再次靈驗,不說吃的大汗淋漓,但面色潮紅可不是虛話。連對吃素來十分講究的朋友都說這口感“教人難以忘懷”。也難怪我們宋代的大文豪兼骨灰級吃貨蘇東坡先生為河豚白子留下了“也值一死”的評價。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不但說了“也值一死”,蘇先生還為白子起了個更寫意的花名,曰“西施乳”。這要放在如今,簡直就是赤裸裸的開車,老司機如我都不禁有那麼點不好意思。

說到這裡,可能還是有些看官老爺們沒有進入狀態,那下面,我們就按照白子的種類,來給大家詳細來說說。

01

河豚白子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對日本人來說,吃白子首推河豚,但先不說吃河豚白子,即使只是吃個河豚,不少人就有那麼點提心吊膽。

這點敬畏之心確實也十分合理,河豚雖然看似人畜無害,但卻擁有自然界毒性最強之一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簡稱為TTX)。TTX是選擇性極高的Na+通道阻斷劑,能快速阻止神經、肌肉活動,導致神經麻痺,進而影響到整個神經系統。

一般來說河豚的肝臟最強,而其不可描述的部位卵巢與白子(精巢)也同樣是高危區域,毒性兇猛,曾幾何時吃一頓河豚白子的風險不下於參加一場戰役。

日本早在平安時期,就有吃河豚的記載。到了戰國時代,甚至由於吃河豚導致傷亡慘重,豐臣秀吉還頒佈了“禁豚令”,武士們吃個河豚先要拼死,之後還要附上坐牢+抄家的豪華套餐,河豚的熱度才逐漸減弱。

直到明治時期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解除了“禁豚令”,日本人才又開始能合法的吃上一口河豚,為此後世還在山口縣下關為河豚裡了一個雕像。(為了吃的日本人真是哪哪都要立像)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河豚像

為了能早日安全的吃上河豚白子,日本的學者們紛紛致力於河豚及其不同部位的毒性的研究和探索,還設立了河豚料理人的培訓和考試,直到無毒河豚的面世,大家才可以放心的在各種飯店肆無忌憚的吃這讓人心跳不已的白子。

從日本厚生勞動省頒佈的河豚衛生相關規定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河豚白子的喜愛,表中對於不同河豚的食用部位是否有毒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肉/皮/白子)。

比如被日本人稱為河豚之王的虎河豚(トラフグ)經過養殖後,魚肉、魚皮、白子都可以做到完全無毒,就差一碗飯了。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日本被認為最懂吃的北大路魯山人,對白子的點評則是“河豚的美味與明石鯛、海參或是鵝肝一類,都遠不可相提並論”,是一種“無味之美”。河豚白子則更是其的代表,看似平淡無味,卻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美。

在電影入殮師中,原本已經受不了工作壓力的小林,只是和社長一起吃了一頓河豚白子就放飛了自我。請注意看第一次吃河豚白子的小林同學的表情,實在是高興的不能自已。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初識白子美味的小林

這倒也不能怪他,即使如社長一樣是吃喝界的老司機,河豚白子的誘惑也讓人口嫌體直,你看社長他一邊和小林感嘆生命的與罪孽,喜悅與付出,一邊卻手不能停的露出難以言喻的表情。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著名特級廚師小當家說過,“料理是帶給人們幸福的東西”,河豚白子大概就是這樣的東西吧。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現實裡,日本各家料理名店的河豚白子做法也迥然不同。

在高級壽司店,你可以吃到河豚白子軍艦壽司,光滑的白子被火烤後散發出誘人的氣息,橙醋淺蔥的組合更是點睛之筆,把清爽順滑這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白子軍艦壽司

河豚專營店裡則花樣更多,比如臼杵河豚山田屋裡,刺身、天婦羅、碳烤等等多種多樣的白子吃法絕對可以讓你直呼過癮。如果初次嘗試這類專營店可能更佳,不然一上來就吃河豚白子刺身,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仍然還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即使知道是無上妙品,一時可能也難以下嘴。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臼杵河豚山田屋 白子刺身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臼杵河豚山田屋 碳烤白子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臼杵河豚山田屋 白子天婦羅

各種烤河豚白子和河豚白子湯則是許多料理店的保留菜色(根據時令)。例如著名米其林三星料理店龍吟的河豚白子雙色燒(鹽烤&醬烤),選用了體型較大的河豚白子,分量十足,一整個串起來放在備長炭上烘烤,帶點絲絲焦香氣上桌的烤白子已經不是單純的“奶油”氣的美味,擁有了更豐富的形式,你只需要擔心你的荷包即可。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龍吟 左白子刺身 右白子雙色燒

即使擔當配角,河豚白子也似乎打通了原有食材的“經脈”,使得境界得到了提升,什麼料理都多了一絲潤滑爽口,柔中帶香。這就是河豚白子的美,它所營造的味覺交響曲,需要細嘗慢品才能領會其精髓。

02

鱈魚白子

相比河豚,鱈魚是一個更為龐大的家族,在全世界擁有3個亞目共482種,其中根正苗紅的卻僅有三種,即大西洋鱈魚、太平洋鱈魚和格陵蘭鱈魚。日本鱈魚白子中的商品真鱈魚(マダラ),就是其中的太平洋鱈魚,一條體型較大的太平洋鱈魚可以產出一兩斤的白子。

海鮮市場上的鱈魚和白子

由於是根正苗紅的鱈魚加之又是其珍貴的白子,秋天時令季節的真鱈魚的白子價格不菲,怎麼著一公斤的價格也在10000日元左右。當然普通人家也不用擔心,除了有真鱈魚白子這樣的高級貨,助宗鱈(スケソウダラ)這樣的“假鱈魚”的白子品質也十分不錯,價格更為親民,同樣是喜歡白子人的好選擇。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左真鱈魚 右助宗鱈

網購真鱈白子的價格

鱈魚白子的名字也十分的五花八門,例如真鱈魚的白子被稱為真子(真タチ),而關東地區的料理店又多稱其為雲子(雲子)或者雲腸,到了宮城等地它又有菊子(キクコ)的稱呼,而了北海道和青森等地,更是有簡化成子(タチ)的說法。

形象上來看,私以為這些名字裡雲子和雲腸最為貼切,你覺得呢?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續方 黑胡椒醬油鱈魚白子燒

從鱈魚白子的“外貌”,你也能明顯的感覺出它和河豚白子的不同,其縱橫的紋理很難不讓人想到豬腦,口感上與圓融順滑的河豚白子比,多了一分滯塞感,與豆花頗有相似之處,再加上價格上它也是十分的平民化,所以大小料理店都十分熱衷於選擇鱈魚白子作為材料。

左河豚白子 右鱈魚白子

前段時間熱播的日劇《東京大飯店》中,木村叔背後的男人岸田週三的知名法餐廳Quintessence(カンテサンス)為你準備了黑松露鱈魚白子以及真鱈魚白子配蟹肉凍的組合,不同食材的碰撞出馥郁的火花,將白子綿軟口感所帶來的美味推向高峰,同時有將其海腥氣遮擋在身後。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東京大飯店裡的煮白子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Quintessence的低溫太平洋真鱈白子配蟹肉凍

而東京BOLT一類融合了居酒屋和法餐的性價比之選,則為你準備了黃油煎白子。焦糖的香氣配上那綿密的口感,後味中還能嚐到絲絲鹹鮮,絕對是你沒有吃過的“船新”版本。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Bolt的黃油白子燒

當然鱈魚白子也少不了刺身、燒烤和放湯,在京都懷石料理名店緒方 (おがた)的真子就是其的鎮店之寶,每吃一口都能感受到大海的精華與靈魂。在中華料理你甚至還有機會吃到麻婆鱈魚白子之類的獨特菜色,不過乍一看我還以為是盤腦花呢。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緒方的正鱈白子刺身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拌白子/白子茶碗蒸/白子火鍋/麻婆白子

03

其他白子

在白子世界裡,除了東鱈魚西河豚之外,鮭魚(サケ)、鯛魚(たい)和烏賊(イカ)也都擁有著自己的粉絲。

日本人不待見鮭魚(三文魚)這事兒,從白子也能看出:在超市買上一盒北海道產的秋鮭白子只需要兩三百日元。雖然一分價錢一分貨,比之高級的河豚白子和鱈魚白子其口感稍顯粗糙了一些,不過這種庶民的美味,恰恰就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得到的。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三文魚白子燒

鯛魚白子自帶略顯黏膩的口感,使得它在白子中十分獨樹一幟,並且能與許多其他食材搭配,共同構建出同樣讓人啞口無言的美食。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西京風味鯛魚白子燒

而烏賊白子口感雖然也十分細膩芳醇,但由於其供應量較少而且十分不穩定,所以僅有小部分高級料亭會提供烏賊白子的料理。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烏賊白子

好了,到這裡關於白子這個不可描述部位的美味之處,我已經說的差不多了,不知道羞澀的你不是已經有些臉紅了呢?其實,沒關係,《孟子·告子上》告訴:“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吃,可是天下的頭等大事。

下次如果你點白子的時候還有人抱著異樣的眼光,甚至面露難色,你就大膽的告訴他,其實大閘蟹雄蟹的“蟹膏”和白子,那可是同一個部位。

看到日本人吃這個,我都臉紅了


白子(shirako),也就是魚類的器官。較常見的有河豚、鱈魚的等,烹調方法多為刺身、火鍋、燒烤。 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被奉為補身極品。“白子”入口感覺滑膩,很有特色。

“Shirako”,日語意為“白色的孩子”,其實就是雄性鱈魚、琵琶魚、河豚魚等魚類的生殖腺。在經過烹飪的情況下,魚白會呈奶油和膠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