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不喝酒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茅臺,特別是最近一些日子,茅臺頻頻上熱搜,簡直風光無兩。而其他名酒品牌,不僅曝光少得可憐,甚至很多人連聽都沒聽說過。

中國不缺少名優好酒,只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後的四十年來,白酒業隨著中國的經濟浪潮,經歷了巨大的變革。

中國白酒行業曾舉辦過五屆評酒會,選出過四大名酒、老八大名酒、新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等,這些被官方認證的名優酒品牌,一時之間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白酒行業曾經歷過低潮,也迎來過機遇。一些名優酒品牌,正是在機遇和挑戰的共存的市場經濟裡,有的一飛沖天,有的黯然失色。

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名酒究竟經歷了什麼,導致同命不同運。

茅臺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茅臺酒是醬香型的典型代表,在醬香型白酒裡無出其右。茅臺最早只是茅臺鎮的一個小酒廠,因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從而聞名全國。此後在國內外多次獲獎,五屆評酒會上都榜上有名。

茅臺酒口味優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

如今,茅臺已成長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酒企,市值一度超過貴州省GDP,長久以來,在A股始終屹立不倒是,所謂“流水的股王,鐵打的茅臺”。

如今的茅臺一瓶難求,市場價格居高不下,茅臺酒早已超脫了“商品”的屬性,成為兼具投資、收藏等高價值的寶物。

五糧液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五糧液和茅臺可謂是中國白酒業的“絕代雙驕”,從20世紀初的巴拿馬博覽會開始,兩個大佬都開始明爭暗鬥,到今天已經持續了近百年。

最輝煌的時候,五糧液的市值是茅臺的三倍,然而,如今僅為茅臺的三分之一,即使在廣告營銷上下足了力氣,依然很難扭轉現狀。

近年來,五糧液開始重新整合旗下系列酒品牌,並且開始向“低度酒”發展,未來的五糧液依然值得期待。

瀘州老窖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瀘州老窖曾被評為中國四大名酒之一,並且擁有我國白酒行業唯一的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瀘州老窖窖池”,然而,這些年瀘州老窖的品牌價值持續下滑,早已跌出了“白酒前三”的地位。

但瀘州老窖坐擁歷史悠久的釀酒窖池,其生產的白酒,依然是當今最好的濃香型白酒之一。未來希望瀘州老窖繼續努力,重現往日的輝煌。

劍南春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唐時宮廷酒,今日劍南春”,這句廣告語訴說了歷史上濟南春酒的輝煌地位,也道出了劍南春今天的野心。

劍南春曾經與茅臺、五糧液並稱為“茅五劍”,然而,時過境遷,中國白酒探花的地位早已易主,這也是劍南春一直以來的心病。

沉寂了十年的劍南春,近年來一改往日的低調沉穩,開始在國內外的市場上動作頻頻,開始推行各類事件營銷。

劍南春在品牌與市場上同步發力,正大步走在復興的道路上。

洋河大麴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洋河大麴擁有400多年曆史,屬於濃香型大麴酒,通過新老工藝結合,形成了“甜、綿、軟、淨、香”的獨特風格。

過去十年,洋河大麴的營收翻了近8倍,從而實現了彎道超車,成功躋身中國白酒前三甲的行列。

現如今,洋河藍色經典系列覆蓋了整個低度濃香市場,那句“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懷”的廣告詞至今深入人心。

在白酒市場,洋河坐三望二,一直對五糧液虎視眈眈,可謂是五糧液接下幾年來需要警惕的勁敵。

西鳳酒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西鳳酒產於鳳翔縣柳林鎮,始於殷商,盛於唐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曾贏得“國酒之母,白酒之源”的美譽,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

但如今的西鳳酒,遠不能和曾經同為四大名酒的茅臺、瀘州老窖相提並論。2018年,西鳳酒營業收入為50億元,是同為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的一半。作為四大名酒中唯一尚未上市的一家,西鳳的上市之路可謂是舉步維艱。

汾酒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山西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同時享有“白酒之祖”的美譽。山西汾酒歷經4000餘年,作為南北朝時期的宮廷御酒,被載入二十四史。

但隨著時代的演變,以及一些事件的影響,汾酒的發展一度陷入谷底,汾酒品牌嚴重受損,行業地位一落千丈,可謂是命途多舛。

然而汾酒的歷史底蘊以及酒的品質,依然留下了許多老顧客,近年來,汾酒加快改革步伐,並且定下了“2021年實現150億元的營收目標”。

郎酒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郎酒發源於赤水河,與茅臺在歷史、工藝、原料上淵源頗深,兩者直線距離不超過40公里。

是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郎酒與茅臺在市場上的品牌和形象不相上下,但改革開放之後,因為經營戶額品牌塑造等多種原因,郎酒開始落後於茅臺,甚至一度陷入發展困境。2000年後,郎酒開始覺醒,用了11年的時間,業績從3個多億增到100多億,品牌價值高達500多億,連續9年穩居白酒行業前三位。

在不斷升級的消費新需求下,以郎酒推出的青花郎等代表品牌正在新時代以匠心書寫著中國白酒的新傳奇。

宋河糧液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宋河糧液位於河南鹿邑,居淮河名酒帶的中心,是豫酒的代表。

1988年,全國第五屆評酒會上躋身全國老十七大名酒之列,榮獲中國名酒稱號及金質獎,是河南唯一獲得中國名酒稱號的濃香型白酒。

但近年來宋河糧液陷入發展困境,公司內部管理層重組,未來能否在眾多名優酒中突圍,誰也沒有答案。

古井貢酒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古井貢酒是皖酒的典型代表,作為老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貢酒曾四次蟬聯全國白酒評比金獎,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等榮譽,被世人譽為“酒中牡丹”。

它以“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獨特風格,在白酒市場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86.86億,2019年有望衝擊百億大關。

寶豐酒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寶豐酒具有“清香純正、綿甜柔和、甘潤爽口、回味悠長”的特點,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寶豐西依伏牛,東瞰平原,沙河潤其南,汝水藩其北,菽麥盈野,地湧甘泉,為中州靈秀之地。寶豐酒史,源遠流長。據史志記載,中國釀酒鼻祖儀狄在寶豐造酒,距今已有4100多年。

寶豐酒與宋河糧液同為豫酒代表,但也同樣面臨著發展的困境,未來希望寶豐酒能夠凝聚力量,聚焦發展,爭取在白酒市場上重現昨日榮耀。

全興大麴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成都全興大麴的前身是成都府大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1963年全興大麴被評選為中國老八大名酒之一,然而在今天全興大麴已風光不再。這個曾創下超過12億年銷售額的產品,如今一年的業績只有2億上下。

經歷了外界資本注入,品牌改換等方式,全興大麴正煥發新生,高端品牌水井坊逐漸在市場嶄露頭角,“雙品牌”運作成效顯著。

貴州董酒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董酒產於貴州遵義董酒廠,屬大麴其他香型優質白酒,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在中國名酒中獨樹一幟。

在上世紀90年代左右,董酒曾是全國最大的白酒企業之 一,銷售量一度超過茅臺。

“不喝董酒不懂酒”的廣告語傳遍大江南北,創造了一個屬於董酒的輝煌時代!然而1996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董酒一度淡出市場,後來貴州董酒被高比例股權轉讓,現狀也不容樂觀。

2004年的一場大火,更是將董酒240噸寶貴基酒付之一炬,董酒境況雪上加霜,錯過了白酒最好的發展時期。

現如今,董酒早已沒有往日的輝煌,無論在價格定位還是品牌影響力,都不具備什麼優勢了。

雙溝大麴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雙溝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1984年的第四次全國評酒會後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然而,雙溝大麴因為企業改制和政府合併做大做強的趨勢,被洋河收購,成為洋河旗下品牌“雙溝珍寶坊”。

特製黃鶴樓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特製黃鶴樓的前身是被各種榮譽環繞的“漢汾酒”,第四屆全國評酒會上,“特製黃鶴樓酒”獲評中國名酒;2011年,黃鶴樓酒更是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稱號。

然而,雖然榮譽傍身,但在湖北白酒市場,黃鶴樓只能與白雲邊、稻花香、枝江大麴等白酒品牌競爭。

隨著黃鶴樓酒被古井貢酒收購,黃鶴樓的歷史也告一段落。

武陵酒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武陵酒為醬香型大麴法白酒,酒液色澤微黃,醬香突出,幽雅細膩,口味醇厚而爽冽。

2012年被聯想斥資4億收購,成為豐聯酒業的一員。

沱牌麴酒

十七大名酒沉浮記——有的一瓶難求,有的關門大吉

捨得酒產於被譽為“海內文宗”、唐代著名詩人、文章家陳子昂的故鄉射洪縣南柳樹鎮 (今沱牌鎮) , 地處古通泉縣西郊, 涪江右岸, 一江曲繞瀦聚, 兩岸諸峰相環, 蔚然深秀, 蒼翠相屬, “有泉甚旺”, 具有得天獨厚的釀酒“天賦”, 為名酒“故鄉”。

曾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質量獎,創建了中國首座釀酒工業生態園。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沱牌捨得被天洋集團收購。

以上就是十七大名酒的境況,其中的興衰更迭,也是中國白酒市場幾十年來的真實寫照。中國白酒不缺少發展的機遇,但也面臨著重重危機,如何保全自我,在競爭中生存下去,並且壯大,是每一個白酒從業者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人生如酒,經多世事知況味,唯有榮辱不驚,保持心態豁達、思想通達,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