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為了使美食更加芳香迷人,我們會使用到多種的天然香辛料。但是每種天然香料的屬性不同,用量也不同,用量少了去異增香的效果不好,用量多了,容易掩蓋食材本身的香味,甚至有些香料用多了會出現濃重的中藥味。中國美食講究藥食同源,香辛料我們習慣稱為藥料,其實也是中藥的一種,不僅能賦予食材香氣,同時還具備開胃,散寒,補肝腎,滋補等功效。

本期給大家介紹能賦予食材香味的香辛料—芳香料

此類香料主要是指香味濃郁,味道甘甜,聞之有愉悅感的香辛料。可用於燒,滷,醬,燉等技法。使用廣泛,比較常見的有,八角,桂皮,小茴香等。

一:八角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八角又稱為大料,大茴香,是木蘭科八角屬植物,烹調中取果實作為調味品,乾燥後為黑褐色,棕紅色,香味強烈,味甜,性辛溫。八角在我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均有種植,以廣西的產量最大。採摘後直接陰乾的八角為棕褐色,也是香味最為濃郁的,市場上比較多見的為棕紅色,是經過水洗或者蒸過的八角,雖然色澤好看,但是香味卻打了折扣。

八角可除臭味,異味,曾香味,促進食慾,是市面上用途比較廣的香辛料。同時還是調製十三香,五香粉,咖喱粉等符合香料的主要原料。每千克豬肉食材用量為0.8—20克,牛肉類食材用量為2—6克,羊肉類食材用量為2—8克,雞肉兔肉添加2—4克,鴨肉添加0.4—4克,水產類添加1—6克。

二:肉桂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肉桂又稱桂皮,大桂,玉桂,桂樹皮等,是樟科樟屬植物,其樹皮,樹枝,樹葉等都可作為調味品使用。肉桂以皮細,肉厚,斷面紫紅色,油性大,香氣濃,味甜微辛,嚼之無渣為佳。

肉桂氣味芳香,去腥解膩,增進食慾,多用於燒,醬,滷,燉,煮等烹調技法,同時肉桂也是製作五香粉,十三香,咖喱粉的主要原料。特別適合滷製動物性食材。每千克豬肉類食材用量為4克,牛肉類為克,羊肉類為3克,煮制動物內臟時用量要翻倍。肉桂入聞起來有香甜氣,入口有苦勁,口味複雜,略帶橙味,有增回味的作用。

三:小茴香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小茴香又稱茴香,小茴,小香等。是傘形花科茴香屬植物,烹調中取其果實作為調味品。小茴香芳香溫和,帶有類似樟腦的氣味,微苦回甜,帶有麻舌感,味辛性溫,顏色為綠色或者黃綠色,值得注意的是小茴香有苦甜兩個品種,在烹調中用後者效果最佳。小茴香的原產地位南亞和南歐,現在世界各地都有種植,我國主要產區為山西,甘肅,內蒙古,遼寧。國產小茴香生產週期更長,個頭均勻,嘗之有甜味,是作為調味品的首選。

小茴香可添香祛異,對於禽類食材的腥異味具有很好的壓制作用,香氣持久,多用於醬,滷,燒,燉,燜等烹調技法。小茴香也是傳統五香粉的主要原料。每千克畜肉類用量為0.5—10克,每千克禽肉類用量為2—10克。

四:肉豆蔻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肉豆蔻又稱為肉果,玉果,是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烹調時取其果實為調味品,性辛溫,分為帶豆蔻衣和純果仁兩種。肉豆蔻主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西等赤道沿海地區,國內兩廣地區,雲南,福建,海南等地也有種植,以個大,粒重,堅實,破開後香味濃郁者為佳。採購時有橢圓形和長圓形兩種,橢圓形果實氣味更濃郁。

肉豆蔻具有去異味,增辛香的功效,是西方食品行業用量最大的香辛料之一。除了用於肉類食材的調料,還廣泛應用於各種甜品,布丁,巧克力等食品的生產中。中餐使用肉豆蔻多用於肉類食品,每千克食材用量為5—10克。一定劑量的肉豆蔻科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腸道蠕動,有顯著的刺激食慾作用。但肉豆蔻含有的肉豆蔻醚有致幻作用,故用量不可過大。

五:砂仁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砂仁又稱春砂仁,陽春砂,小豆蔻,是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烹調中取其果實作為調味品,性溫,味辛,嘗之有薄荷樣的清爽感。同科山姜屬植物益智的種子也被常誤認為是砂仁,但益智種子的呈味效果和香氣濃郁程度都不及砂仁,採購時一定要注意。我國兩廣,福建,雲南,海南等地均有種植,其中以海南砂仁和廣東出產的陽春砂仁品質為最佳。

砂仁可解動物食材的腥膩異味,增加香氣,同時,因為砂仁有疏氣滯,增食慾,止冷洩,化滯消積等功效,所以有開胃消食的作用。每千克豬肉食材用量為2—10克,牛肉類添加量為5克左右,禽肉類添加量為5—10克,我們在電視題材中看到的山東名菜九轉大腸,大廚秘方最後添加的就是砂仁粉和肉桂粉。

六:草果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草果又稱為草果子,草果仁,是姜科豆蔻屬植物,烹調中取其果實作為調味品,具有獨特的芳香氣息,味道辛辣,嘗之會有少許苦味,性辛溫,種子帶有油脂樣變質性的強烈刺激性氣味,種皮有薄荷般清涼氣息並夾雜著淡淡的煙燻味。在我國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均有種植。

草果增香提味效果明顯,可提振食慾,同時也可去除食材中的腥羶氣味,是中餐使用頻率較高的香辛料之一,尤其適用於,燒,燉,煮,滷,醬等需要長時間加熱的菜品中。值得注意的是,烹調動物性食材,製作醬滷菜時,可連同草果籽一同加入,但是製作炒菜是或者烹調腥味較小的食材時,應破殼將種子去除,以防草果種子刺激性氣味過大掩蓋食材本身香氣。

七:孜然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孜然又稱為孜然芹,安息芹,野茴香等,是傘形花科植物,烹調中取其果實作為調味品,孜然香氣濃郁嘗之稍有茴香和薄荷中和的味道,並有輕微的馬舍感,大小模樣於茴香接近,但顏色更深,呈棕褐色,是燒烤菜品中主打香料。在我國新疆孜然的品質是非常不錯的。

孜然可顯著去除畜肉,特別是牛羊肉類食材的腥羶氣味,同時,孜然特異型的香味也賦予菜餚獨特的味感,可促進食慾。常用於燒烤類食材的添加。但是由於香味國語濃郁,因為最高添加量不超過3%。

八:藿香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藿香又稱為排香草,大葉薄荷,貓尾巴香,山茴香等,是唇型科藿香屬植物。烹飪中取其地面上的莖葉部分用於調味。藿香氣味芳香,嘗之有清涼感,具有解暑和提振食慾的功效。在我國主要產自廣東,雲南等地。

藿香的強烈氣味對水產類食材的行為有很好的遮蓋作用,除此之外,製作湯,粥等菜餚時也可適量加入藿香以增加香氣。

九:木香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木香為菊科木香屬多年生早本植物,烹調中取其根作為調味品,表面黃棕色至灰褐色。木質堅硬,不易折斷,香氣特異,嘗之味苦,且有少許麻舌感,回口微甜,性辛溫,有行氣,和胃,消食的功效。主產於我國雲南四川等地。

木香的芳香氣味比較濃郁,具有增香祛異的作用,能提振食慾,多用於醬,滷,燒,燉等長時間加熱的烹調技法。可顯著祛除動物類食材中的腥,羶,騷,臭等異味,但不宜添加過多,過多則會掩蓋食材本味,一千克食材添加量為2克左右即可。

十:陳皮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陳皮即橘皮,是芸香科柑橘屬植物的果皮,烹調中取其鮮皮或者乾製後的皮做調味品,其中幹皮氣味更加濃郁,藥用效果更好而被稱為陳皮,具有健脾潤燥的功效,氣息香,味道苦,辛辛溫。我國兩廣地區,雲南,貴州,四川,江西等地均有出產,其中產自廣東新會的陳皮稱為廣陳皮,其他地方出產的均稱為陳皮。一般出產年限越長,價格越高,和味功效越強,保存時應注意盛器密閉,以免香氣散發。

烹飪菜品時加入陳皮可增香提味,併兼具祛腥解膩的作用,在符合調味料,比如滷料中,陳皮的作用除了祛腥解膩之外,還兼具著調和諸味,即和味的功效。能有效中和甚至屏蔽各種香辛料中散發出的藥材氣味,使滷製出的產品只呈現出香氣,避免過重的重要氣味,影響口感。

十一:排草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排草有稱為香排草,排香草,香草,滿上香等,是報春花科細梗香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味甘,性平,因其解毒和抑菌的作用明顯,故而在烹飪中有排草防腐的說法。我國江西,湖北,福建,河南湖南等地均有出產,鮮用或者乾燥後使用均可。

排草在麻辣火鍋中比較常用,也可在滷水中使用,但是一定要注意用量,每千克食材添加3—5克即可。

十二:辛夷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辛夷又稱為玉蘭,木蘭,望春,毛辛夷等,是木蘭科玉蘭屬植物。烹調中取其乾燥的花蕾作為調味品,習慣上我們稱之為毛桃,夷桃。辛夷氣味芳香,有行氣的作用,性溫,味辛。

我國雲南,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出產。

辛夷清新的芳香氣味,有較好的增香作用,可以顯著提升各種食材香氣,此外辛夷還廣泛應用在醃製品,方便麵,膨化食品和符合調味品中。

十三:檸檬香草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檸檬香草是禾本科檸檬香草屬50多種芳香性植物的統稱,因為有檸檬香味故稱為檸檬草,在烹飪界俗稱香茅草,國內廣東,海南等地均有栽培,目前主要產區為馬達加斯加,南非,爪哇,斯里蘭卡,其中爪哇生產的香茅草品質最佳。

香茅草富含檸檬醛,有消毒,殺菌,防腐的作用,還能顯著提高消化機能,有消脂健脾的功效。燒烤,麻辣燙,火鍋,頓,煮,滷均可使用。因果味濃郁,回口甘甜,增香之餘還能顯著去除動物性食材的行善異味,但是香氣過於突出,若使用過多,對其他香料有屏蔽作用,所以用量一定要慎重,每千克用量為0.1—0.4克左右即可。

十四:草豆蔻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草豆蔻也稱為草寇,是姜科山姜屬植物的種子,氣味芳香氣味略帶辣苦味,性辛溫。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均有出產。

草寇具有去腥除異,增香賦味的作用,多用於配置滷料和複合香辛料,常與花椒,白芷,肉桂,白豆蔻,八角等香辛料搭配使用,每千克食材用量為1—4克左右。

十五:白豆蔻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白豆蔻又稱為白蔻,豆蔻,圓豆蔻等,是姜科豆蔻屬植物,烹調中取其果實作為調味品。白豆蔻具有濃郁的芳香氣味,嘗之稍有辣感,打碎後有薄荷樣的刺鼻香氣,用量過大則會呈現苦味,性辛溫,可解酒毒。主要產於東南亞,其中產自印度,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質量最好。我國海南,雲南等地有少量種植。

白豆蔻祛腥解膩效果顯著,同時能為菜品賦味增香,中餐多用於烹製肉類食材,每千克食材添加量為1—5克。此外,白豆蔻也是製作五香粉,咖喱粉的主要原料之一,十三香小龍蝦的香料配方中,白豆蔻和白芷並稱為二白,二者在配方中的用量很大,均為君料。

十六:高良薑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高良薑又稱為良姜,蠻姜,佛手根等,是姜科山姜屬植物,烹調中取其根狀莖作為調味品,高良薑性辛溫,有濃郁的芳香,嘗之略帶辣感,有少許桂皮香味,表面為棕紅色或紫紅色,切面為棕黃色,韌性強。主產於我國兩廣,雲南等地。

高良薑可去除食材的腥羶氣味,為食材增香,是調製五香粉,十三香的重要原料之一,每千克食材添加2—5克左右。高良薑通常於八角,肉桂,胡椒等香辛料搭配使用,所產生的馥郁氣息能顯著提升肉類香味。

十七:白芷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白芷為傘形花科當歸屬植物的根,氣息芳香,味道微苦,性辛溫。白芷全國各地均有種植,其中以四川的川白芷,浙江產的杭白芷為佳,選購時個頭越大,價格越高。

白芷在調味時散發的濃郁香氣能顯著去除動物類,水產類食材的腥羶氣味,且賦香能力較強,可增進食慾,聞名全國的道口燒雞,聊城燻雞等地方名吃的配方中,白芷均為用量最大的香料之一,每千克豬肉類添加用量為1—5克,牛肉類食材用量為2克左右,禽類食材用量為3克。

十八:紅豆蔻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紅豆蔻又稱為紅寇,是姜科植物大良姜的果實,香氣濃郁,味道辛辣。主要分佈在我國兩廣,海南,雲南等地,採購時以個大飽滿,香氣濃郁者為佳。

紅豆蔻可解除動物類食材的腥羶氣味,為食材增香,每千克食材用量為10克左右,通常於八角,肉桂,胡椒等香辛料搭配使用。

十九:芫荽籽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芫荽子又稱為香菜籽,是傘形花科芫荽屬植物,其根莖葉均可食用,種子乾燥後稱為芫荽子,全國各地均有種植。

香菜籽能顯著去除動物性食材中的異味,同時還能大幅度提升菜餚的香氣,在印度咖喱配方中香菜籽是必備的主料,在西餐中不僅在肉類食材中運用香菜籽,烘培,蔬果,熟食等都會運用到香菜籽,在西方有著萬能香料的美譽。

二十:月桂葉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月桂葉我們通常稱之為香葉,是張科月桂屬植物的葉片乾製後得到的香辛料,嘗之略甜,芳香中透著少許檸檬和丁香樣氣息,性辛溫。我國江浙,福建等地均有出產。

月桂葉可顯著去除各類食材中的腥,羶,邪,臭等異味,能增進食慾,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殺菌的作用,中餐除用於滷水,還可以醃製肉類,通常一千克食材用量為1—4克。

二十一:丁香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丁香也稱丁子香,公丁香,雄丁香等,是桃金娘科丁香屬植物,烹調中取其花蕾乾燥後作為調味品,聞之帶有濃郁的話梅般果香味,嘗之有麻舌感,性辛溫,採購時以大小均勻,香氣濃郁,色澤紫紅者為佳。丁香原產地為印尼,我國海南雲南廣西均有種植。

丁香可解異增香,為菜餚提味,也是各種符合香辛料的重要成分之一,因為氣味過於濃郁,所以用量不宜過大,否則影響成菜口味,一般每千克豬肉類食材用量為1—4克左右,牛羊肉0.5—1克左右,禽肉類為0.5—3克。

二十二:百里香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百里香又稱為地椒,山椒,麝香草等,是唇形科百里香屬植物,其新鮮的枝葉有薄荷型香氣,乾燥後的葉子有刺激性藥材樣氣味。主產地為法國,西班牙,埃及等國,在我國多產於黃河以北,特別是西北地區,百里香是歐洲烹飪常用香料,法餐和意大利餐用量較大,百里香常用於肉類的燉煮和湯類的製作,還可以用來醃製海產類食材,有很好的去腥作用,並能顯著提升香氣。乾製後的的百里香氣味濃烈,使用時應嚴格控制用量,每千克用量一般不超過3克。

二十三:九里香

賦香芳香料的作用及用量

九里香又稱為七里香,萬里鄉,過山香,青木香,黃金桂等,為芸香科九里香屬植物,烹調中以乾燥的種子為調味品,因為香氣濃郁,業內通常稱之為千里香,性辛溫,微苦。我國兩廣,雲南,福建,海南等地均有出產。

千里香可去除異味,增加香辛味,多見於滷製牛羊肉的配方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