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去年餐飲規模超4萬億 企業表現分化

民以食為天,在春節,“吃”更是重頭戲。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消息稱,2019年餐飲收入為4.67萬億元,同比增長9.4%。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去“下館子”吃年夜飯,很多酒店和餐廳也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年夜飯大餐。

據商務部2019年3月18日消息,“春節前後,年夜飯、團圓飯、親朋宴等消費持續火爆,2019年1月-2月,全國實現餐飲收入7251億元,同比增長9.7%,高於商品零售增速1.7個百分點。”

不過,新京報記者瞭解到,並非所有餐飲企業都可以享受到春節黃金週的“人氣爆棚”所帶來的營業福利。

2017年,西安飲食對春節蒸碗產品生產工藝進行了調整提升;2018年,全聚德年夜飯走進美國、巴拿馬。

但*ST雲網的主營業務為團膳餐飲業務,受春節假期影響,團膳業務實現利潤較低,其2019年第一季度虧損608.66萬元。

如果從全年來看,分化更為明顯,與傳統中餐相比,火鍋更為受寵。華菁證券於2019年11月發佈的研報顯示,“火鍋是中國餐飲業增長最快的板塊。”

於2018年9月在港股上市的海底撈,2019年上半年,新開業130家餐廳,集團收入約為116.94億元。在2019年《福布斯亞洲》發佈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海底撈集團創始人張勇以138億美元身家問鼎榜首。

而無論是西安飲食,還是*ST雲網,2019年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均為虧損,全聚德雖然實現了盈利,但同比下滑近60%。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大約從2014年開始,火鍋逐漸風靡全國,究其原因,從消費端來看,新生代目前已經成為中國餐飲的主流消費群體,新生代最需要的是社交的功能與場景,火鍋具備社交屬性與場景;從產業端來看,火鍋的優勢在於避免了重資產、避免了廚師,大部分火鍋店是根本不需要廚師的,只要有刀工就可以了,節約了成本,降低了經營的風險。

關於我國餐飲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新京報記者自金龍魚於2019年年末提交的招股書中獲悉,“消費者對於餐飲的消費需求已經從簡單的‘安全、衛生’提升到了‘營養、健康、美味’,有利於具有規模優勢、品質優勢、新產品開發優勢的食品企業的發展;外賣的興起也為餐飲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記者 閻俠 編輯 孫勇 校對 張彥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