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大家都知道在山東濰坊出了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老師,其實莫言老師的老家是濰坊市高密市,高密市是濰坊市下設的縣級市。這裡除了有大作家莫言老師,還有很多山東的名小吃,其中高密爐包就很出名。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高密爐包,歷史悠久,最早始於清代年間,它以獨特的香、焦、酥、脆、菜生、肉熟而名揚天下,是民間傳統名吃美食,現在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莫言老師還曾為高密爐包寫過一首打油詩呢:“韭菜爐包肥肉丁,白麵烙餅捲大蔥,再加一盤豆瓣醬,想不快樂都不中。”可見這爐包是何等的美味和受人喜愛。

高密爐包主要是以香、焦、酥、脆、菜生、肉熟著名的,而打這高密爐包,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歸結如下:

(1)發麵:發麵除了用酵母外,再加點泡打粉。這樣和出的面才會軟,打出來的爐包不發柴。

(2) 拌餡:最好用五花肉,帶點肥的,吃起來更香。肉要切丁,不能剁成肉泥。菜,不能切的太碎,太碎的話,容易做的太爛,沒有了鮮味。

(3) 做皮:比餃子皮要大些,不能太薄,中間稍厚,邊緣稍薄。

(4) 包包子:收口要朝下。這也是高密爐包的一個特色。這是為了讓餡汁把收口處的褶子充分浸潤,吃起來更好吃。

(5) 加水:爐包放到鍋裡後,準備一碗水,最好是溫水,放入少許麵粉,攪拌均勻拌成麵漿水,倒入鍋中,浸過包子的三分之二即可。

(6) 火候:加水後,先大火10分鐘,聽到吱拉聲後開蓋再爐包上刷上一層食用油,改小火,煎煮5分鐘,水沒有了,爐包也就熟了。

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

【高密爐包】

準備食材:麵糰:麵粉400克,酵母2克,泡打粉2克,常溫水210克,麵漿水1大碗。

餡料:韭菜1小把,豬肉200克,食用油2湯匙,料酒1湯匙,生抽2湯匙,蠔油1湯匙,雞精適量,食鹽2小勺。

具體做法:

1、 先來和麵,400克麵粉中加入2克酵母,2克泡打粉,用常溫水和麵,先攪拌成棉絮狀,再和成光滑的麵糰,和好後放一邊醒發至2倍大。做這種麵食,面要和的軟點,除了加入酵母,再加入泡打粉這樣發出的面才更軟和。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2、 趁著餳面的同時來準備餡料,半肥半瘦的豬肉切成丁,放入碗中加入食鹽、料酒、生抽醃澤一下。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3、 韭菜摘洗乾淨後,切成小段。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4、 肉醃製入味後,放入切好的韭菜段,加入食用油、食鹽、蠔油、雞精拌勻製成餡料。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5、 面餳好後,放案板上揉搓排氣,儘量的多揉搓,並搓成長條,分割成小面劑。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6、 將面劑分別揉圓,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稍薄的麵皮狀。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7、 擀好後將調好的餡料放入,像包包子一樣從一邊捏起,捏至一半以上後,用另一隻手將麵皮捏住,主要不露餡就可以。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8、 都做好後,平底鍋燒熱後抹油,將做好的爐包放進去,煎至底部上色後,將事先調好的麵漿水淋在爐包上,水量約佔爐包高度的三分之二即可,然後蓋鍋蓋,大火先煎煮10分鐘。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9、 10分鐘後,開蓋,迅速地在爐包的表面刷上一層食用油,再蓋蓋轉小火煎煮5分鐘,水分烤乾了,爐包也熟了。

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10、這樣美味的爐包就做好了,吃起來格外的鮮香味美呢,如果喜歡就自己做做試試吧,相信你會喜歡的,如果來到濰坊也建議你去嚐嚐這鮮美的高密爐包。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家有悅味,文章是本人的原創作品,希望大家能喜歡,如果大家在製作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留言一起探討和交流美食經驗,我們共同把美食做好,讓我們吃得更健康,更營養。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一樣的美食分享,希望大家吃出好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