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食堂裡炒了20多年川菜,退休也不想閒著啊”

“對面美領館的老外,基本都來吃過”

“知道駱家輝嗎?他也來吃過”

“當年還上報紙,那陣子把我忙的哦”

“不過啊,我還是不想起店名”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第一次來,我就晚到了

他們家雖然靠近大馬路,但卻在內側居民樓的一層。其實說難找,也不算,但沒有任何招牌和指示標誌,很容易一晃而過……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網絡上也找不見他們家任何的營業時間與聯繫方式,第一次來,我就碰壁了。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差一分鐘,就是下午3點。本該是喝下午茶的時間,我唐突的一聲“叔叔阿姨,還能吃飯嗎?”並沒有引起任何回應……於是拿起相機,記錄下了這2點59分的尷尬。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叔叔,這個怎麼點菜啊?有菜單嗎?”為了緩解尷尬,我開始搭話詢問菜單了。不過,我又碰壁了……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沒有菜單哈,要吃什麼自己在旁邊選。”

他們家沒有菜單,沒有價目表,想吃的什麼就在菜架上選,然後告訴叔叔你想吃紅燒、爆炒還是清蒸……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為了不踩雷,索性就點了幾道家常菜。麻婆豆腐、拌豬頭肉、芹菜炒牛柳……剛說完,叔叔阿姨轉身就開始忙碌起來。

後來才知道,他們家通常中午場只賣到2點多。我這回能吃上,也是踩到狗屎運了。

“退休後不想閒著,繼續幹活”

“今天抽菸機壞了,有點嗆哈”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我來的時候抽油煙機也罷工了,不過壓根沒影響叔叔阿姨的“雙打默契”。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叔叔姓廖,阿姨姓於。於阿姨備菜,廖叔叔主勺,長久以來的默契讓他們上菜效率得到了保證。不過整家店就只有他們倆嗎?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以前我們會請人來幫忙,但是這幾年人工費漲了好多哦,後面商量著就直接我們來就可以了撒。”

廖叔叔一邊炒著菜,還一邊整理著操作檯。每一味調料都被他擺放整整齊齊,稍稍有些不平整,都會立刻歸還原樣。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我82年知青回來,就在旁邊的計生院食堂幹了20多年。後來退休了又不想閒著,就把自己的這套房子改造了一下,給周邊鄰居做個飯吃。”

因為是自己家,所以無論是廚房還是用餐區域都相當乾淨。每天中午2點多幹完活,他們都要花上1個半小時打掃衛生。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他們家還有一個大庭院,廖叔叔把那些喜歡的花花草草都種在了這。沒事兒的時候,廖叔叔就在這裡喝喝茶,於阿姨就在旁邊縫縫補補……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有一面牆,掛著密密麻麻的合照

他們家在大眾點評搜是搜不到的,名聲卻在老外圈火到一塌糊塗。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店裡有一面牆,掛著密密麻麻的合照。像美領館的現館長、前館長、前前館長……幾乎所有美領館的人,都是他們家的常客。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指不定在他們家吃飯,都能碰見自己的美籤面試官……當然,人家還是不會告訴你拒籤的理由。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甚至在11年,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專程跑來他們家吃,那時媒體爭相報道的架勢,讓廖叔叔至今都還記得。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照片也僅僅是照片。吃過他們家川菜,忘不掉的還是那口家常味。

每一道都是家常菜,很下飯

第一個要嘗的,就是他們家最有名氣的麻婆豆腐,就連奧巴馬的廚師都專門來他家學習這道菜……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豆腐不是那種一抿就碎的,而是軟硬適中。很難形容它到底是怎樣的味道,但很肯定的是,和小時候爺爺奶奶手中做出來的麻婆豆腐,一樣香。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而芹菜炒牛柳,依舊是一道下飯菜。醬香味很足的情況下,卻也掩蓋不了牛肉本身的肉香,吃完都不忘舔筷子。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於阿姨手中涼拌的豬頭肉,還沒下筷子,那股小時候熟悉的辣香味就竄入了鼻尖。豬頭肉浸著湯汁吃有點嚼勁,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裡頭的花生米,炸得剛剛好的酥脆。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像炒包菜和蘿蔔排骨湯,也都是家常菜中耳濡目染的了。起初以為會有雷點,但一頓飯菜之後,只想埋頭大口吃。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這一頓4菜1湯,才吃了94塊錢。儘管名氣很大,但廖叔叔說了,家常菜賣得貴,自己良心都過不去。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開了8年,還沒有店名

從10年開這家店到現在,8年過去了,廖叔叔也沒有起一個店名。因為連店名都沒有,所以大眾點評搜都搜不出……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開這家店純粹就是因為退休後找不到事情做,做川菜又是我的老手藝,丟了挺可惜……像我嘛,做個菜而已,不想要太張揚,喜歡吃記住味道,常來就行!”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而記住味道,比記住店名更來之不易。廖叔叔說,如果真的要一個店名,那就叫廖小廚吧,比較低調。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我們一年四季就春節休息,其餘時間都在!“

“既然做生意,要一直都在才行!”

“有時間就常來,都是些下飯菜,舒服!”

倪家橋老外常去的川菜小店,至今沒有名字


廖叔叔送走我們後,也沒歇著,又和於阿姨繼續收拾小店了。再過幾小時就是晚飯點,忙碌的時刻,又要來了……

【廖小廚】

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7號附31,定位九九文具,旁邊小區進入後,左手邊就是。

電話:028-85218262

- END -

成都同城會出品

圖 |六六六

主編 | 張姝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