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陝西有種面叫大刀面,你就說嚇不嚇人吧

陝西銅川,有一種叫做大刀面的麵食,聽名字還感覺怪嚇人的。

其實,大刀面又叫長壽麵,之所以叫了這個名字,主要是因為一般切面用的刀都大得出奇。

陝西有種面叫大刀面,你就說嚇不嚇人吧

大刀面歷史悠久,起源於宋朝時期,最初發源於以盛產小麥知名的河南蘭考縣小宋鄉,後傳至陝西銅川,經人們改良後成為陝西本地的一道美味。

相傳在清朝時期,乾隆皇帝過生日、慈禧太后過壽等,這大刀面都曾作為長壽麵進貢到朝上。

陝西有種面叫大刀面,你就說嚇不嚇人吧

​大刀面製法獨特、工藝精湛、香味濃郁、酸辣可口,長期以來一直都被人們所喜愛。

刀,長二尺二寸,背前端寬三寸,背後端寬四寸,老秤重十九斤。

切,右手提刀,左手按面,邊提邊落,案隨刀響,刀隨手移。

面,搓成絮,木槓壓,呈硬塊,盤起,擀開一毫米薄厚,拎擀杖疊起成半圓形。

陝西有種面叫大刀面,你就說嚇不嚇人吧

​據說有藝高而膽大者,揮刀自如,切出的面細如絲,待水開下鍋,略微滾上兩滾即熟。撈出後澆上肉臊子,吃時一口未咽,便急嚼第二口,一碗下肚後,又等不及吃第二碗,兩三萬吃過,滿頭熱汗,鼻耳通暢,還想再吃,只可惜肚子已飽,再也容不下一絲一毫,食客徘徊猶豫一會兒,只得怏怏離去。

陝西有種面叫大刀面,你就說嚇不嚇人吧

​關於大刀面的來源,其實還有個典故。

銅川自古產煤,多煤礦,礦工下礦挖煤是常事,但古時候礦井安全問題頻發,於是民間有礦工下礦前吃一碗長面的習俗,象徵著牽拉魂魄。

因為這個緣故,至今許多礦區附近都有很多大刀面館。

陝西有種面叫大刀面,你就說嚇不嚇人吧

​有吃過大刀面的外地人傳言,說賣大刀面的大多姓關,是關公的後代。又說姓包,是包拯的後裔。

其實這些都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有人專程考證,問銅川東關的一家大刀面賣主,夫家姓華,婦人姓陳,要這麼說,這兩個姓可都是關公、包拯在世時斬殺過的人了。問道它們的手藝從何而來,說是祖傳,又問祖上是何出身,答:馬場鍘草夫。

陝西有種面叫大刀面,你就說嚇不嚇人吧

​銅川大刀面,麵條白中泛黃,麵條極細又光綿,極為勁道;湯汁紅裡透黑,香味非常濃郁,酸辣可口。

由於大刀面切法眾多,於是又分為很多種不同的小分類:細面、簾子蔑面、寬面、閃刀面。

細面,較為常見,其粗細程度近似於現在所賣掛麵;

簾子蔑面,粗細如簾蔑;

寬面,大都寬如韭菜;

閃刀面,大致有兩個韭菜葉並排寬,由於切面時實切一刀,再閃寬一刀,故名閃刀面。

有年頭的大刀面館,通常再早晨賣細面、簾子蔑面,中午賣寬面。

大刀面的味道基本以酸辣為主,用來澆面的臊子和配菜,常常根據節令有所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