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一些呼市人都不知道的:“百歲焙子”的前世今生

一塊關乎呼市老百姓早點的食品——焙子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了,焙子是將發酵的白麵兌食用鹼揉勻,再分別摻入植物油、糖、鹽、雞蛋等,成形後放入特製的爐灶先烙後烘烤而成。成品有白焙子、牛舌頭、油旋、羅鍋、千層、油酥、豆沙焙子、糖焙子、鹹焙子等,形狀各異,口味有別。在追溯其既往發展的歷史變遷中顯得頗有意思。按照歷史記載焙子與歷代小吃畢羅、胡餅——燒餅等存在著必然的血緣關係。內蒙古農業大學續維國老師認為,細琢磨起來,“內地的燒餅和呼市的焙子應為同宗,而畢羅和胡餅則是它們的老祖宗,而籍貫則是胡地,當時塞北邊陲。呼市的焙子到底都有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一切還需從歷史開始談起。

一些呼市人都不知道的:“百歲焙子”的前世今生

“三年兩城一焙子“

按照呼和浩特的歷史,呼和浩特青城此前共有兩城,即“歸化城”“綏遠城”,歸化城建於明朝,而綏遠城則建於清朝,築城時間相隔164年。

歸化城俗稱舊城,而綏遠城則屬於新城。而具有驚人一致的是,兩城在修建時均用了三年時間,這就是傳說中的三年兩城的說法,而作為焙子這樣一個媒介,貫穿其中,形成了民間的俗語“三年兩城一焙子”的說法。

關於焙子的最早記錄的歷史,源於明朝隆慶六年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落來到現今呼和浩特,仿照元大都建“歸化城”時,條件艱苦,而當時的背景是,明朝長期頑固堅持不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互市”政策,致使這一地區在炊具方面異常奇缺。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原先所流傳的“溫石而炊”的畢羅在製作工藝上有了突變。築城之初,鍋類供烙餅的鐵炊具少之又少。

續維國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民間流傳的野史說,當時出現了“擇片石層層疊積若山,以火烘之,待石溫熱,取兩片上下焙一面團,因壓熟後自然成餅,忌石為火所裂”的製作工藝。按照續本人的推測,當時製作這種工藝的應該是笨手笨腳的男人們之手。

一些呼市人都不知道的:“百歲焙子”的前世今生

而與焙子相關的歷史典故,還有與此相關的另一則趣聞。在清朝的乾隆元年,仿山西的右衛城建綏遠城時,清政府從山西各地召集了大批民工建窯燒磚燒瓦,而在這個過程中,對於眾多民工而言,吃飯亦是大事情。建城主事兒的官員通智聽了老呼和浩特人的話,於是又把“溫石而炊”的法子重新上演了一番。迥異的是,這一次把石片變成了磚。

在續維國的瞭解中,上述所言乃是土默特川野史中所說的“三年兩城一焙子”的故事最好的解讀。

焙子,名揚全國

按照相關記載加之民間傳說,呼和浩特在過往的歷史中,確曾有在呼市城區周圍乃至山西境內,建城、建堡、建寨、建大宅門,凡起了土木工程,用了大量工匠人丁者,購買焙子。

而在續維國的解讀中,歷史上呼和浩特的焙子的經營者們,一看你用量大,就會想法的搭建一個大的“建築”,用以滿足需求,往往會“一開爐就能從中掏出上千個焙子”,據民間人士介紹說,這個手藝唯獨老呼和浩特的先人們會,別的地方沒有這樣的人才。

一些呼市人都不知道的:“百歲焙子”的前世今生

時光流逝,關於焙子的知名度一直到民國年間,依然還有人提起“做了焙子去呼市好賣”的說法,而在續維國的觀察中,直到今天,呼和浩特周圍的人家在婚喪嫁娶中情急之下還會說出:“這可是上百口子人吃飯啊,實在不行到呼市買上幾百個焙子去”的俏皮話。在續看來,種種跡象表明,呼市絕對是“焙子的集散地”,這一點名不虛傳。

而關於焙子的各種傳說亦在坊間不斷流傳,據說,當年馮玉祥將軍來呼和浩特,還曾專門差人尋訪舊城“會用焙子樓的人”,其目的是為了他的兵馬伙食而去?關於這個故事的結局,至今沒有答案,訪到與否顯然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關於這段故事的不斷流傳。

與馮玉祥故事版本不同的是,已故呼和浩特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鐵兆義先生82歲時隨團出遊赴昆明世博園,一路上帶的食物,除了雞蛋之外,全是白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