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張派名劇《西廂記》,反二黃唱腔中“七香車”一詞的三次變更

1958年冬劇作家田漢,根據王實甫《西廂記》重加編寫寫成京劇劇本,以崔鶯鶯為主。後半增入長亭送別,張珙落第歸來,崔夫人拒婚,草橋驚夢,出奔等情節。同年由中國京劇院及北京京劇團聯合首演於北京,張君秋飾崔鶯鶯、葉盛蘭飾張珙、杜近芳飾紅娘、李金泉飾崔夫人、張君秋在唱腔上有很多革新創造,成為張派代表作之一。

今天我們來談談張派名劇《西廂記》,“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這段唱詞中,一句唱詞的變動。這句唱詞就是:“七香車快與我把馬兒趕上”,其中的“七香車”一詞前後三次的變更情況。

張派名劇《西廂記》,反二黃唱腔中“七香車”一詞的三次變更

京劇《西廂記》“哭宴”一場

這段唱腔的全部唱詞是: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

北雁南翔。

問曉來誰染得霜林絳?

總是離人淚千行。

成就遲,分別早,叫人惆悵。

系不住駿馬兒空有這柳絲長。

七香車快與我把馬兒趕上,

那疏林也與我掛住了斜陽。

好叫我與張郎把知心話講,

遠望那十里亭痛斷人腸。

張派名劇《西廂記》,反二黃唱腔中“七香車”一詞的三次變更

張派名劇《西廂記》長亭送別

大家知道,《西廂記》這出戏,號稱張派唱腔經典大全,可以講,在這出戏裡,張先生設計的唱腔,段段好聽。特別是這段反二黃唱腔,更是膾炙人口,在戲迷中廣為傳唱,只要是喜歡張派的戲迷,基本都喜歡都會唱。

這其中的“七香車”一詞,最早不唱七香車,唱七星車,田漢的原作,以及《張君秋唱腔選集》的曲譜裡,都是這樣標註的。

張派名劇《西廂記》,反二黃唱腔中“七香車”一詞的三次變更

《張君秋唱腔選集》上的曲譜標註

但是,這個七星車在古代代表什麼呢?網絡詞條標註是“靈車”的意思。 明魏禧《金精行》有詩云:

長沙鐵甲屯逕口 ,

素帶花旌動楊柳。

玉驄斜駕七星車,

路上行人盡回首。

這就有點麻煩了,既然是靈車的意思,那用到這裡也就不大合適了。我估計張先生後來可能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張先生1959年的錄音,已經改唱為“驅香車”了。這個驅香車,做名詞就有點牽強附會了,當然,大多數時候,人們可理解為驅動香車,但是彷彿還是感到有那麼一絲絲的彆扭,沒有說完整明晰。那麼1976年傳統戲解禁以後,張先生這句詞就改唱為“七香車”了。好像後來她的弟子門人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沒有深究,因此,這三種,唱什麼的都有,當然,大部分唱“驅香車”的比較多,這樣唱好像只說明瞭一件事,文化的美感似乎就淡弱了不少。

張派名劇《西廂記》,反二黃唱腔中“七香車”一詞的三次變更

京劇大師張君秋演《西廂記》

那麼我們今天探討這個問題,我個人還是覺得“七香車”比較合適,因為這個名詞它也有出處。

在古代“七香車”是個什麼東西呢?它是用多種香料塗飾或用多種香木製作的車,一般情況下亦泛指華美的車。今天看來也相當於一種高級座駕,相對於蘭博基尼一類的豪車。但是,從某種意義講,它還和今天這種機器車有很大不同,它有很深的文化在裡頭,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好車所能概括的。

在古代,往往也是貴族賞賜贈送下屬和貴賓的豪華禮物,相當有面子和貴重。比如,三國.魏.曹操《與太尉楊彪書》裡這樣說:“今贈足下……畫輪四望通幰七香車一乘,青牸牛二頭。”

張派名劇《西廂記》,反二黃唱腔中“七香車”一詞的三次變更

七香車

另一種情況,那也像是今天的豪車一樣讓別人喜歡和羨慕。比如,唐.白居易《石上苔》詩有云:“路傍凡草榮遭遇,曾得

七香車輾來。”,天哪,讓這個什麼勞什子“七香車”壓一下,都激動的徹夜難眠,成了一種極其幸福的事情,這得有多賤骨頭!這不和今天某些人的粉絲一樣了嗎?!呵呵

至於京劇《西廂記》為什麼最後用七香車,那麼下面的古人留下的詩詞和詞句裡,應該有一些讓我們找到的答案。

唐代王維《洛陽女兒行》詩云:“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這樣寫道:“怎奈紅娘心似鐵,把鶯鶯扶上七香車。”這個,也可能是京劇《西廂記》那句唱詞中,最後確定為“七香車”的一個根據吧。

張派名劇《西廂記》,反二黃唱腔中“七香車”一詞的三次變更

明末清初.陳老蓮繪《西廂記》圖譜

明朝末年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曰:“一朝天子招賢,連登雲路,五花誥,七香車,盡著他女兒受用。”

從“七星車”到“驅香車”再到“七香車”,藝術需要嚴謹需要精益求精,這體現了作為聲腔大師的張君秋先生的創腔原則,也體現了他對待唱腔一絲不苟的創作理念,這些無論理念和原則,都是值得我們後輩好好學習和借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